小寒
Minor Cold
小寒,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
虽然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大寒冷于小寒,但在气象记录中,北方的小寒却比大寒更冷。在北方就有“小寒胜大寒”一说,民谚有云:“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
但在南方则是大寒更冷,那是因为中国北方地区地表“余热”相对较少,至小寒时已释放殆尽,使温度降至最低。而南方地区地表相对较热,其“余热”至小寒节气尚未释放完毕,至大寒则地表“余热”散尽,气温方降至最低。
地表温度已散尽,人体如何保暖?接着往下看~
头脚要暖
头为“诸阳之会”,是全身阳气最为旺盛的部位之一。头部受寒,体内阳气就易散失。因此,外出时最好戴上帽子。而“百病从寒起,寒由脚下生”,冬季更不要忽视脚下保暖。白天应穿保暖作用好的鞋袜,晚上则可多用热水泡脚。
小编推荐:驱寒足浴方
【药材】艾叶、红花、花椒、防风、鸡血藤、五加皮。
【用法】六味药材各5克,放在一起打碎,做成小药包,把药包放在水里煮沸,晾凉至合适的温度泡脚;如果用沸水泡药包,需要焖15分钟左右,再加热水泡脚。每晚泡一次,一般连续泡半个月,泡的时候可以再加上足底按摩。
【功效】红花推动气血运行,艾叶、花椒助经脉循行,鸡血藤养血。
【注意】泡脚的水一般在40℃左右即可,而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则不宜泡脚。
脖颈要暖
颈部有大椎穴,是人体阳经交汇的要穴,此处一旦受寒,全身的气血运行都会受到不利影响,特别是大脑供血将更加困难,还容易引起感冒。
小编推荐:出门多选择衣领处防风保暖的衣物或者围巾,尽量不让后颈裸露在外。
心脏要暖
寒冷气候下,人的生理机能反应相对比较迟缓,但是室内外温差较大,机体时常处于应激状态,再加上寒冷刺激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减少,心脏供血容易不足,会加大心脏的日常负荷。因此,冬季如果不能保护好心脏,那心脏病突发事件将比其他季节高2-3倍。
小编推荐:冬季护心方
【食材】赤小豆5-10克、红茶适量。
【做法】用80度左右的水把赤小豆泡开,10分钟左右放入红茶,再泡10分钟就可以喝了。
【功效】赤小豆性微寒,具有祛寒、除湿、利水的功效,富含维生素A,能辅助提高免疫力,红茶可以温阳散寒,两者共用,可一同发挥冬季护心的功效。
肺也要暖
《医学源流论》说:“肺为娇脏,寒热皆所不宜。太寒则邪气凝而不出;太热则火烁金而动血;太润则生痰饮;太燥则耗精液”。简而言之,无论外感内伤,皆可病及于肺,发生咳嗽、气喘等症状。
养肺润燥离不开食补,小寒讲究“温润”,注重及时补充气血津液,抵御寒冷的侵袭。可适当食用一些百合、雪梨、山药、杏仁、白萝卜、银耳、鸭肉等滋养肺脏的食物。
【食材】10粒甜杏仁,15克的百合,以及新鲜的梨一个,梗米200克左右。
【做法】雪梨切丁,杏仁剥皮,尖部掰掉。适量的水,放入准备好的百合、杏仁和梗米,先开中火将水煮开。随后再转小火,慢慢的煮至成粥,快熟的时候加入准备好的雪梨丁,一边搅拌一边熬煮,直至雪梨煮熟即可。
【效果】杏仁止咳、百合润肺、雪梨滋润,这样做出来的粥有着很好的滋阴润肺,平喘清热的效果,特别适合经常感到口干、咽干或者由于肺燥阴虚引起的咳痰症状。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