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天,97岁的吴养洁院士,向郑州大学捐赠500万元,引起人们极大关注。
提起捐资助学,我们往往第一时间会想到企业家。实际上,河南的很多专家学者,也在默默支持着高等教育。
公开报道显示,近年来,至少已有五位知名的河南学者,向省内高校进行了捐赠,金额从几十万几百万再到数千万。
这些一生清贫的先生们,为何对教育却如此慷慨?他们的捐款,又与企业家有哪些不一样?
“抠门”的教授,大方的捐赠者
吴养洁、何季麟、王泽霖……细看这些专家学者,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特质,他们对自己都很“抠门”。
郑州大学官网一篇关于吴养洁院士的文章,曾这样写道:
“60余载的教学生涯里,学生家庭贫困交不起学费,吴养洁组织老师们捐款;学生生病住院,吴养洁自己垫付医药费。可他却从来没拎过皮包,也没买过名牌衣服,上下班骑自行车,在学生眼里对自己的生活特别‘吝啬’的吴养洁却将节省下的钱投资在实验室建设上,竭尽所能为学生们改善实验室条件。”
2020年,77岁的河南农业大学教授王泽霖,将积攒下来的8208万元科研成果转化收入,全部捐给学校。
两年后,河南农业大学校庆,王泽霖又把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奖金300万元也给捐了。
而他和老伴,却仍然住在几十年前的老房子里,往返新老校区就骑电动车,秋衣袖子磨破边了,还舍不得扔。
2024年6月,年近80岁的何季麟院士,向郑大捐款300万元,而他自己,却拒收郑大开出的年薪,“只愿为学校多作一点贡献”。
在这些外界报道较多的事迹外,更有一些少为人知的捐赠,同样光芒闪耀:
比如,河南大学李克煌教授,临终前委托夫人捐出毕生积蓄50万元;河南大学两位离退休教授,匿名捐款20万元……
对自己抠门,对教育慷慨!可以说,他们的事迹,已经形成一种现象:捐资助学的“河南现象”。
捐款背后,是对优质高等教育的期待
除了“抠”与“大方”,这些专家学者身上,还有更深一层的共同点:
他们大多出生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年纪最小的如今也马上80岁了,吃过苦、在艰难岁月中求学,见证了河南高等教育的从无到有,也更懂河南的教育。
因此,这些学者们的捐赠,大多有着明确的针对性。
如果说,企业家向高校捐款,大多用于盖楼或者资助贫困生,那么,专家学者捐款,则更倾向于科研设施和特定学科的人才培养。
比如,王泽霖教授就表示,希望能用其捐赠的8208万元,为农大建设一座高水平的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P3实验室)。
何季麟院士向郑大捐赠的300万元,将用于郑大材料学科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助学金、奖学金。正像他所说的那样,“希望奖学金能为奖励优秀学子尽微薄之力,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投身材料科学事业。”
从这些方向上,也能够看出这些教了一辈子书的学者们,对河南高等教育“提质”的期盼。
作为全国高考考生最多的省份,河南的本科录取率尤其是双一流高校录取率,并不算高。
好学校不多,从结构上看,工科类的本科高校占比也不高。
优质的高等教育,是学生的期盼,是家长们的期盼,也是这些捐资助学的企业家和高校教授的期盼。每一笔捐赠背后,都承载着他们对学科发展的深远思考和殷切期望。
令人欣慰的是,在众志成城的努力之下,河南的高等教育也正在快速前进:
入围ESI全球前1%、前1‰的学科数不断增多;博士点、硕士点也在快速增加……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建一所好学校,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但在捐资助学的“河南现象”带动下,河南的高等教育发展,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更大进步。(宋迎迎)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