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瓷收藏中,历代藏家毫无疑问地推举“汝窑为魁”,自南宋之后便成为备受追捧的顶级藏品,在清代更是万金难换的古瓷之王。
到了现代,那毋庸置疑必须是拍场上的“压轴”,动辄几千万的拍卖价,那肯定被认可为“理所当然”。最高纪录是2017年的苏富比香港拍卖,拍出了2.94亿港币的天价。
对于传说中汝窑存世只有67件半的说法,说实话我是认可的,但要加个前提,那就是“流传有序”的存世量是这个数。
因为大体上这些汝窑,不管是各大馆藏还是私人收藏,自南宋以来大多都能查清楚来源。有些是近代才发现的,但也是过去的宫廷旧藏、达官显贵认可,这一点没什么问题。
但人们似乎选择性忘掉了一点,宝丰县清凉寺汝窑窑址,是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发现的,而发掘工作前几年才停止。
那个年代什么样,经历过的人都懂,远不如现在安全,那是连兵马俑都敢去盗的年代。发掘了这么多年,没有流出去的?就算你信,拍卖行的人精们也不信!
就在刚结束不久的西泠印社2024年秋拍中,一件传世孤品,唯一的汝窑斗笠盏以1265万元的高价拍出。
虽然价格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很高了,但和以前几千万上亿比起来,似乎有点“不够看”。它虽然不是出自清凉寺,而是张公巷,但不妨碍有以下几点。
一是“流传有序”,二是传世孤品,三是器型大气饱满没有明显瑕疵,器足处三个细小支钉痕清晰可见。
无论如何都满足了“绝世稀有”的特点,然而拍卖价我估计卖方都很不满意。却还是大肆宣传了一番。
汝窑确实很稀有,价值非常高,但过于被“神话”了。我们看到拍卖市场的真实动向,却很是说明问题,这几年的拍卖价每况愈下,再不复当年一出现就在5000万以上,上亿都稀松平常的情况。
而且这些年上拍的汝窑,只有三五件是拍卖方宣传的“传世品”,我们姑且认可。但其他几十件上拍的汝窑,哪来的?
是49年以前的传世?没宣传那肯定不是!那要么就是清凉寺流出、要么就是张公巷(这里也前后五次发掘了20多年),很多都是跑到国外转了一圈变成“海外回流”,普通人不了解实情,但拍卖方肯定知道。
价值就是这么被打下来的!
如果您觉得这又是“国宝帮”的胡言乱语,那可以查查马未都介绍汝窑的那期视频,态度之转变让人咋舌。
很多年前他刚上《百家讲坛》的时候,态度是非常轻蔑的,说文献记载汝窑存世只有67件,国宝帮还是别惦记,别胡思乱想了。
几年之后老马在自己的节目里改口了,说汝窑存世肯定没有那么少,在民间也存在那么百八十件。
又过了几年,他专门做了一期视频,说他自己也有一件汝窑洗!
然后,老马这件汝窑洗还上了故宫的《汝窑雅集》目录。
为什么前后转变如此之大?很明显,他的这件汝窑来源恐怕只有自己知道了。老马对外虽然声称是80年代去日本捡漏的,但是嘛“流传有序”讲究个文献资料,啥资料都没有就默认为“讲故事”。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这句耳熟能详的话,最早出自明代谢肇淛的《五杂俎》。这本书里明确记载,此名句并不是宋徽宗对汝窑的要求,而是周世宗柴荣对传说中“柴窑”的要求。
只不过因为现代人的误传,和流行文化的传唱,“雨过天青”这四个字硬生生被套在了汝窑上面。
汝窑的烧造时间,一直被主流声音笼统的认为是北宋末年的20余年。但清凉寺这40多年先后9次的大规模发掘,出土的汝窑瓷片和窑具标本数以吨计。
基本上可以确定,汝窑早在宋初就已经开始烧造,在宋晚期达到巅峰,在金、元时期继续烧造,于元末才开始停止。烧制顶级的用于“御用”,一般的则直接卖给民间。
再加上现代两个主要遗址的出土,那么流向民间的到底有多少?恐怕没人数得清,但肯定不会少。只不过有渠道的都弄到国外搞“海外回流”去了。
67件半是没错的,这是“流传有序”的数量。就算后续再发现670件、6700件,那也不是“流传有序”,但这并不代表没有“流传有序”就可以随便舍弃。
越来越低的拍卖价,让2.94亿变成了个笑话。“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这句话,也在大量收藏汝瓷片的藏家面前,显得没有那么大的“含金量”了。
不承认民藏,不代表民藏没有好东西,只是缺少“话语权”罢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