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专家鼓励大学生进入家政行业一事引发了轩然大波,在舆论的浪潮中,有一个群体的心声格外刺痛人心 —— 普通老百姓,尤其是那些含辛茹苦供孩子读书几十年的家庭,他们突然迷茫了,甚至觉得孩子读书好似没了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许多寒门家庭而言,读书是改变命运的 “独木桥”。父母们背朝黄土、省吃俭用,就盼着孩子能通过知识走出大山、跳出贫困的循环。在工厂流水线日夜劳作的父亲,在菜市场为几毛钱和商贩讨价还价的母亲,他们粗糙的双手、疲惫的身影,支撑起孩子读书的梦想,只为孩子能有个体面、高收入的未来,成为医生、教师、工程师,在写字楼里施展才华。

可如今专家口中的大学生家政,让他们的期望有了裂缝。在老百姓朴素的认知里,家政不就是打扫卫生、照顾老人小孩吗?这些活计没上过学的人也能干,自己孩子苦读数十年,学了高等数学、物理化学、精通外语,最后却和没什么文化的人抢 “擦地板” 的饭碗,怎么看都像是一场亏本的 “投资”。

但,我们真的能如此简单定义吗?其实,当下的家政行业早已不是传统概念中的模样。随着生活水平提升,高端家政需求涌现,需要懂营养搭配、能辅导孩子功课、熟悉智能家居系统维护的复合型人才。大学生的加入,能为这个行业注入新活力,开辟新赛道,创造出诸如 “家庭管家”“育儿规划师” 等高端岗位,获得高薪回报。

然而,这背后的问题仍不容忽视。一方面,社会观念转变艰难,职业偏见根深蒂固,老百姓短期内难以扭转 “家政低人一等” 的想法;另一方面,行业规范不完善,大学生进入家政可能面临权益保障不足、职业晋升路径不明等困境。

所以,专家鼓励背后,应有更多配套 “组合拳”。要加大对新型家政行业的宣传,展示其广阔前景;完善行业法规,让大学生从业者安心;学校、企业携手,打造家政专业人才培养链。对于寒门学子,读书的意义永远不会磨灭,知识赋予的思考力、学习力,能让他们无论在家政创新领域,还是其他行业,都有向上突围的力量。只是,社会需给他们铺就一条从知识通往多元职业成功的康庄大道,莫让寒门生疑,知识蒙尘。 让每一份努力都有对等的价值安放,才是一个健康社会应有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