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的镜头下,一系列加油站偷油逃税的恶劣行径被公之于众,引发社会强烈关注。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错综复杂的黑色利益链?让我们一探究竟。
不少消费者在加油过程中都遭遇过疑似“偷油”的情况。福建漳州的俞先生加油时,50升油箱在还有续航里程的情况下竟加了56升多的油;河南的张先生也遇到加油量异常增多的问题。可即便投诉,因加油站作弊手段隐蔽,执法人员往往难以查出问题。
事实上,加油站偷油逃税现象长期存在且手段不断升级。过去常见油枪空转、调整计油器和主板参数等方式,如今已变得更加高科技化。比如广西贵港一加油站,执法人员在杂物间电脑里发现了隐藏的“加油站远程控制程序”。通过该程序,不仅能偷逃75%左右的税款,还能隐蔽偷油。消费者加50升油,就可能被偷走1.5升却浑然不知。
而这些作弊行为之所以能得逞,与生产环节的漏洞密切相关。加油机的计量芯片和税控芯片本应严格管控,但北京某软件公司负责人竟将税控芯片源代码泄露给深圳前海某公司。后者修改代码生产出带作弊“后门”的计控主板,还推销高价的作弊“油站管理系统”,不少加油站为求暴利趋之若鹜。
面对如此嚣张的违法犯罪活动,公安部展开专项行动,侦破95起加油机作弊案件,抓获298名犯罪嫌疑人,联合多部门查处各类作弊设备9000余件,查明偷逃税款达7.9亿余元。
法律专家指出,要想根治这一乱象,必须从源头强化对计量芯片和税控芯片的监管,提升监管技术水平并创新监管方式,将问题多发的加油站列为重点监管对象。
此外,节目此前还曝光了广东、广西等地汽车服务行业废机油、废油桶的非法回收处置乱象。茂名等地迅速行动,成立专案组,已刑拘4名犯罪嫌疑人,目前正深入调查废机油流向。众多企业废机油申报量为零,正规回收企业收油困难重重。希望相关部门建立长效机制,保障废机油妥善处理与监管,守护环境和质量安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