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的上午,闲来无事,静下心来,坐在书房里,写一写,问渔楼。问渔楼,是我现工作单位的(百年名校板浦实验中学)学生楼。稍懂得历史的人都知道,问渔楼,因江问渔而得名。问渔楼建于何时?我特意请教了知情人黄友志主任。黄主任在微信中解答:问渔楼建于2013年,2014年竣工。
写到问渔楼,有一件事值得一提,问渔楼一楼,是醋文化展览馆。走进展览馆,一眼就可以清晰地看见,墙壁上有一篇文章,题目是《板浦醋事》。作者是谁呢?话说到这,我就不低调了,拙文就出自我手。此篇文章2015年11月15日,有幸被市民俗学会评为优秀成果奖,接着2019年2月13日,由刘毅编辑推送,上了《苍梧晚报》美食城。
问渔楼东侧,有一片竹林,竹荫很大。风大时,竹声如潮,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竹,四季常青,苍翠可爱,不怕寒暑。
问渔楼东临龚庄。庄上龚姓居多,杂姓罕见。譬如:姓庄的。龚庄和我沾亲带故的较多,他们和我,皆以老表相称。我那早已过世的奶奶,便是龚庄人氏。奶奶去世后,葬在了龚庄。龚庄对我而言,是有特殊情感的。
西临204国道。紧挨着204国道的是一小型的食品厂。食品厂招牌有气势,招牌上牛哄哄的写着:吴尚记肠来肠往香肠古镇守艺人。板浦香肠作坊尚多,但这一家不甚了解。虽整天,上下班都要途经这一家食品厂,却没有真正在意,至于香肠滋味如何?没尝过。不了解,就没有发言权。香肠牌名,肠来肠往。品牌名起的好奇怪。有机会的话,我一定去探究一下。
忍不住,聊了一些闲话。不可聊的太远,继续写江问渔。文章千古事。酒可以乱喝,菜可以乱吃,历史不可以随意乱写。历史有痕。去单位阅览室找了一些资料,资料内容如下:江问渔,名恒源,字问渔,又号蕴愚,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出生于海州板浦西郊墩埌庄(今尤庄村),是民国初著名的教育家。
江问渔聪颖过人,5岁进私塾读书,父亲给他取名恒源,塾师给他取号问渔。五十岁后,有时自称补斋。15岁到海州应童子试,3000名童子应试,在最终录取的的150余人中,他名列第六十一名。第二年,他考取了秀才。19岁时,他考进设于南京的江苏省立两江师范学堂,毕业后回板浦,任教于权舆学堂。1915年,他任中国大学任教,兼做《申报》记者,期间他撰写了《理论学概论》及《中国先哲人性论》《中国文学大意》《中国诗学大纲》等著作。出版后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顿时声誉鹊起。1926年,他经黄伯雨、黄炎培二人推荐,任江苏省教育厅长。1927年秋应冯玉祥邀请,任河南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1928年,又受黄炎培电约,辞去厅长职务,到上海担任中华职业教育社办事处主任,并在中央大学兼课,主讲职业教育课题。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率中华职业教育社成员迁往重庆,收容安置流亡学生。
1945年抗战胜利后,江问渔返回上海旧寓,立即写下了感人至深的绝句一首:寇退东归旧寓庐,闭门咄咄向空书。东风吹绿江南树,塞道荆榛待剪除。
1949年5月23日上海解放,江问渔率先欢迎解放军,并公开讲话,受到陈毅赞许。1954年,他被选为上海市第一届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府委员,上海文史馆馆员,同时兼任比诺中学校长。1961年2月,心脏停止跳动。上海市成立治丧委员会,陈毅虽离泸,但仍为治丧委员之一。追悼会由黄炎培先生致悼词,对江问渔的一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江问渔整整为教育事业奋斗了50余年。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是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江问渔先生,国之脊梁也,值得世人怀念。
关于尤庄和诗。尤庄这个地方只是偶尔去,不是太熟。记得,我曾经有一个纺织厂的同事王猛,恰巧是尤庄人。同事瘦瘦的,戴着一副近视镜,文质彬彬的,后起之秀,写现代诗的。这几年发表了不少作品。为了稻粱谋,王猛不得已去了异地(如皋)后,再没见过。甚是想念!
作者简介:潘友国,土生土长连云港板浦人。喜欢看书、写作。时常有小文发表。偶尔获奖。连云港作家协会会员。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