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已至,新的一年,你有哪些新的期待呢?
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面向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发起“我的2025年关键词”调研,2196名受访者票选出10个关键词——成长、独立、奋斗、初心、包容、感恩、活力、平安、创新、机遇。这些关键词是他们对2025年的无限期待,站在新年的起点上,新青年满怀激情,蓄势待发。
本版特邀10位青年,分享他们2025年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领域的新期待。他们的期待,既关乎个人成长,也着眼于社会发展,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新青年必将奏响一曲激昂的青春之歌。
1.成长
黑龙江大学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专业2022级本科生 臧立国
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是继北京冬奥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重大综合性国际冰雪运动盛会,我有幸入选成为志愿者,这是我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新的起点,相信我会在志愿服务中不断收获、成长。
从申请到入选,在这个过程中,我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沟通能力,不断学习冰雪运动的相关知识和赛事服务的技巧,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培训活动,这让我从一个懵懂的申请者逐渐成长为一个有信心、有能力的志愿者。
2025年开年的期待,如我在亚冬会志愿者出征仪式的宣誓中所说,在自己的岗位上为运动员和观众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用暖心的笑容和周到的服务展现哈尔滨风采和黑大青年的精神风貌;用实际行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让这段志愿服务经历成为我人生中不可多得的一笔宝贵财富。
2.独立
暨南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2023级硕士研究生 廖孔港
从大三开始做自媒体到如今研二,世界上似乎出现了两个我,一个在现实中用心地体验和记录生活,一个在“网络的平行时空”分享与表达。从日常点滴的随手发布,到有规划的内容输出,在“泡泡超人”这个ID中,我慢慢地为自己搭建了一个鲜活有趣的舞台——去分享校园经验,助推后浪力量;趁年轻频繁地记录沿途珍贵的风景和人,为老年的自己留下些有趣的读物。
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我被看见、被认可,慢慢地实现了经济独立,能靠自己去到很多想去的地方,不再拘泥于自己的舒适区,变得更勇敢,更愿意尝试未知。面对质疑,我也有自己的判断和立场,变得更独立、更果敢。
崭新的2025年,我也即将走出校园,希望自己能更自信从容地走入广阔天地间,沉淀内心,不骄不躁,迎接挑战、体验生活,能有更多的灵感,输出有价值的内容,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3.奋斗
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2020级直博生 张志强
作为一名政治经济学博士生,“为什么学政治经济学”是我常常思考的问题,在福建宁德管阳镇锻炼的经历给了我答案。
2022年以来的3个暑假,在与管阳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时光里,我亲身经历了他们为打造白茶产业的一次次讨论,亲眼见证了他们为追求美好生活的一滴滴汗水,也有幸在其中贡献了一些思考。这份经历让我明白学问不仅来自书本,更来自现实。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2025年,即将走出校门的我希望可以凭借这几年对农业现代化的思考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毕业后投身到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同时我也希望千千万万的中国乡镇在新的一年能够时和岁丰,奔向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4.初心
福建农林大学 金山学院产品设计专业2022届毕业生 吴鑫源
新角度、新创作是青年工艺美术工作者的优势,也是非遗年轻化、大众化的一种体现。我所在的福建福州,目前活跃的00后青年漆艺家屈指可数,但有人仍保持着作为福州漆艺工作者的初心,坚守使用天然大漆与传统工艺进行制作的底线,在使用传统非遗工艺的制作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使传统的非遗工艺年轻化、大众化。2024年,我积极尝试制作了脱胎首饰《殇》系列,简化了脱胎的流程,将价格控制在大众能接受的几十元之内,让脱胎漆器能融入人们日常生活。我和青年漆艺工作者们通过集市、新媒体等方式向大众传播福州传统的脱胎漆器髹饰技艺和传统的漆画制作,弘扬传统非遗技艺。
作为新一代的工艺美术工作者,2025年,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我会坚守非遗传承者的初心,将传统文化传承好、弘扬好,提高福州漆艺的影响力。
5.包容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特殊教育专业2022级本科生 房欣苗
2022年,我刚上大学,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社团中,一眼看向了手语社。这就是我和手语的缘分,我和特殊教育的缘分。
“包容”不是多数给予少数的同情,是人生来就有的彼此爱护与尊重。在这两年的时光里,我不仅学会了基础的手语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对“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我曾多次参与手语公益展演活动,我的手语打得并不标准,但场下观众仍给予我们热烈的掌声;我曾多次参与支教活动,分享手语知识,我讲得可能并不精彩,但台下的学生学得津津有味;我也曾多次参与听障儿童交流活动,我的手语并不流畅,但孩子们都对我竖起了大拇指……正如手语社的社训所言,“手语无音,温暖有形。大爱不言,木铎传声”,声音并非沟通的唯一途径,爱才是跨越阻碍的桥梁。
2025年,让我们继续怀揣爱与尊重,用真诚交流、以平等沟通!
6.感恩
中国海洋大学 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2021级本科生 陈荧楠
初中时期,我一度对未来感到迷茫,幸而得到了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帮助。他们的关怀和支持不仅帮助我完成了学业,更在我心中埋下了感恩与回馈的种子。那段时光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力量,也让我坚定了通过努力去影响和帮助他人的信念。
当我追随着他们的脚步,成功从云南巍山考入中国海洋大学后,便积极投身于各类支教活动,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将爱心传递下去。那架与孩子们之间的“知识桥梁”,也连接着现在的我与曾经的我。
展望2025年,我希望能继续践行爱心接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参与更多有意义的支教项目,为更多孩子带去知识与希望。我期待用行动诠释“感恩”的意义,像当初研究生支教团的老师们那样,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温暖引路人,为社会贡献青年力量。
7.活力
中国美术学院 工业设计专业2022级本科生 罗行原
对我而言,2024年是充满惊喜与挑战的一年。从举办食物设计工作坊到参加设计展览与设计大赛,我努力探索设计的无限可能性,在美院这片土壤中迸发更多活力。这一年,设计不再只是理论与技巧的堆叠,而是融入了我的生活。一杯清晨的咖啡、一趟街角的散步,都可能成为创作的起点。而每一个被反复打磨的作品背后,都是无数次与世界、与自我的对话。
2025年,我将从更深层次探索工业设计的可能性,将创意与实际需求结合,设计出既实用又充满美感的作品。同时,我期待参与更多跨领域的合作,让设计超越传统的边界,真正触动更多人的生活。在已然开始的时代变局之中,要寻求更多的创新活力,需要先在变化中寻求稳定,保持创作的本质,坚守“设计定力”。而设计的活力便将从这“定力”中生发。
8.平安
北京林业大学 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2021级本科生 艾合买提江·热合曼
我于2023年3月入伍,现服役于西藏军区某边防团。在这片海拔4100米、被称为“生命禁区”的高原上,我体验到了戍边的艰辛与荣耀。
这里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摄氏度,含氧量不足平原的一半,紫外线强烈,头痛、失眠、嘴唇皮脱落成为我们的“家常便饭”。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坚守岗位,因为卫国戍边是我们的本职工作,无论什么条件,我们都要站在我们应该在的岗位上,守护家国平安。
随着2025年到来,我退役的日子也一天天临近,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在军营度过的这些日子,使我深刻理解了责任和牺牲,这些宝贵的品质将成为我未来人生旅途中的指南针。军旅生涯锻炼了我的意志和体魄,我深知在知识更新迅速的今天,我还需要不断学习新技能,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9.创新
浙江大学 能源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2023级博士研究生 高近爽
刚刚过去的2024年,我非常荣幸能够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深度参与“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也在专业领域国际顶级期刊发表了论文,这些经历不仅让我得到了成长和锻炼的机会,也让我切实感受到国家推动科技创新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决心与力度。
2025年,我对科研创新充满期待。作为一名能源学科的博士研究生,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希望自己能够在太阳能复合热泵系统的效率提升和相变储能材料的性能优化方面的研究取得更多进展,同时积极推动成果的转化与落地,助力我国高寒地区实现“双碳”目标。
我坚信,只要我们在脚踏实地的努力中前行,在追求创新的道路上不断突破,无论是在科研创新的实验室中,还是在应用落地的前沿阵地上,我们都可以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10.机遇
天津大学 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计算机技术专业2024届毕业生 田非凡
2024年在联合国实习期间,我亲身感受到了国际舞台上的机遇与挑战。这次实习经历不仅让我拓宽了视野,更让我深刻理解了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对我来说,这不仅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更是我走向国际舞台的起点。这段经历给我带来的不仅是工作上的成长,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更多期待。
机遇并非等待,而是需要在不断探索中争取的结果。每一次尝试,都是在积累经验和信心,而这正是我们成长的一部分。2025年,我希望能继续拓宽自己的国际视野,去看更多没看过的风景,体验更多文化、发现更多机会。同时,我也希望自己能通过努力,激励更多同龄人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抓住属于自己的机遇。
来源:中国青年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