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往河里随便一摸,就能摸出一把苦螺。”1月2日,在市区荆东小溪中游河段旁,三元区荆西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罗金芳递过来一把螺,向记者展示这条河的治理成效。

曾经,荆东小溪是三元区境内著名的黑臭水体,人人避之不及。“河岸边堆满漂浮物,滋生了许多蚊虫,给周边群众带来了健康隐患。”回忆过往,罗金芳皱起眉头。

荆东小溪穿村而过,全长约5公里,其中有2.7公里被列为黑臭水体。它虽然不长,但治理难度不小。

如何建立长效机制,让这条小溪重焕新生?

从2016年起,三元区启动了荆东小溪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此后,还出台了《荆东小溪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区级河长,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任区级流域河长,荆西街道书记、主任担任街道河长,荆西街道任命街道河段长1名,层层压实责任。

巡河,是保障河长治水长清的重要手段之一。

整治工作开展以来,乡级河长开展“一周一巡查”,河道专管员“一日一巡查”,及时上报发现的问题,至今已打捞水葫芦、垃圾漂浮物等330余吨,发现并处置问题14个。

让人惊喜的是,如今,村民们也经常自发地为小溪“洗脸”。村民王新胜对此深有体会地说:“这些年村民的环保意识提高了不少,以前村民把小溪当作天然的垃圾场,现在大家互相督促,自觉当起了村里的环保‘卫士’。”

治水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多方联动,点面结合,对症下药,方能实现荆东小溪旧貌变新颜。

组织关停拆除小溪周边禁养区内大小36家畜禽养殖场,其中包括被列入环保责任清单的6家生猪养殖场;完成荆东小溪清淤疏浚、河面漂浮物清捞维护工作,拆除侵占河道两岸的违章建筑,打击随意倾倒建筑垃圾、弃土等违法行为;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在小溪沿岸新添置垃圾箱14个,新建垃圾固定堆放点5个,并积极推广改水改厕、沼气池工程……三元区打好“组合拳”,不断提升治理成效。

一个个生态治理项目,助力荆东小溪颜值“回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秀三元

近年来,三元区政府整合山水林田湖部分资金、政府债券投资约1200万元,建设污水管网、底泥处理、河岸生态修复以及2500吨/天的黑臭水体处理设施。随着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行,切实提高了片区的污水处理能力。同时,有力推进了河道整体改造和生态修复,提高了小溪水体的自净能力与承载力,做活了荆东片区开发建设“水文章”。

针对原小溪水位低于外河沙溪河水位,荆东小溪河口死水无法流动,导致河口水质下降的问题。三元区通过清理河口积累的黑臭底泥,在河口位置筑坝抬高水位,切实缓解河口水质下降问题,让小溪河水顺利流入沙溪河。

村民王新胜家离小溪几十米,对这里的变化深有感触。“现在溪水清澈,环境变好了,我们住着也舒服。”他说,“村里经常有人来钓鱼,还能看到白鹭从天上飞过……”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