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沙特要求,中国政府已向其售出一些地地导弹。”
1988年4月6日晚上,中国外交部的一段突然发言,直接引爆整个中东和西方世界。
所有人都知道,消息传出前的一段时间,沙特亲王苏尔坦与中国关系打得火热,并对外放出话要进口一批“轻武器”,用于对付恐怖分子和反对派武装。
谁能想到,苏尔坦口中的“轻武器”,竟是射程超过2000公里,可以直接威胁到以色列、伊朗全境,以及美国在中东所有利益区域的重器——东风-3导弹!
外界还不知道的是,在两国磋商导弹购置事宜时,向来财大气粗的中东“大户”还闹出了一场天大误会,直接成就了中国历史上最高单笔金额军售订单。
沙特求购“东风”
1938年,达曼地区一口名为“达曼7号”的油井喷出汩汩黑色黄金,标志着沙特石油时代正式开启。
短短几十年时间,沙特便依靠全球排名第二的石油储量,从一无所有发展到现如今的中东土豪。
然而在沙特实现国家财富短期暴涨的同时,一个严峻的问题出现了——如何守住这些财富和石油?
中东向来是多事之地,各国地缘矛盾冲突、美西方对中东石油的觊觎,让沙特政府萌生出强烈的危机感。
沙特人将中东局势看得很清楚,要想避免成为被宰割的羔羊,最直接的手段就是掌握具备威慑性的武器。
尤其是进入1980年之后,先是以色列空军攻击了伊拉克核反应堆,接着两伊战争全面爆发。
再到1984年2月,伊朗悍然宣布将一切经过波斯湾的第三国轮渡视作可疑目标,并接连击沉好几艘沙特游轮。
同年6月5日,伊朗战机更是明目张胆地侵入沙特领空,侦察一番后扬长而去。
中东剧烈变动的局势,在疯狂挑动着沙特政府敏感的神经。
法赫德国王对国家前途深感忧虑,迫切需要壮大自身军事实力,对外界形成武力威慑。
可偏偏这一时期的沙特,工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国防建设仅局限于轻武器和轻工业,较之美国全力扶持的以色列、背靠苏联的伊朗,沙特落后了太多,也弱小了太多。
沙特政府很快确定目标,他们需要一种能够解除沙特民众危机感的强大武器。
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战略威慑力,一旦战争来临,它又必须是无法被拦截的大威力武器,以至于让各方敌人对沙特的挑衅有所踟蹰。
按照沙特王室和政府共同商议的决定,沙特亲王班达尔首先于1985年找上美国人,试图求购“长矛”导弹。
该类型导弹射程不超过200公里,且曾经在中东有过销售历史,不料即便是这样,难以将犹太集团排除在外的白宫,还是拒绝了班达尔的请求。
当班达尔将消息传回沙特后,法赫德又计划向苏联求购。
然而由于苏联与伊朗的亲密关系,再加上沙特与伊朗之间难以调解的矛盾,沙特计划再度落空。
走投无路之下,沙特只能将求购导弹的目标朝向两大超级国家之外。
彼时的国际社会,能造出满足沙特期望导弹的国家并没有多少,遥远且尚未建交的中国是最后一个。
沙特防空司令官苏尔坦亲王,向法赫德提出了代号为“游隼”的导弹购置项目。
随后,苏尔坦被授命全权负责此事,计划在100亿美元的价格内从中国手中购置一批“东风”导弹。
尽管两国当时尚未建交,但一穷二白的中国接到沙特的求购意愿后,还是表现出了极大的热忱。
原因无他,那一时期的中国尚处于改革开放之初,口袋里是真没钱!
两国议价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即后来的第七机械工业部,那是中国航天事业的起点,由聂荣臻元帅亲自牵头成立的火箭、导弹事业专项研究部门。
奈何从成立之初,五院就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国家逐渐减少了对一些科研项目的直接拨款,五院需要自己想办法解决资金问题。
尤其在一些重大项目上,五院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
例如,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的研发过程中,由于资金紧张,项目组不得不采取“拿着草图签合同、拿着合同找贷款、拿着贷款造火箭”的方式来推进。
1985年,国家不再拨专款来养活航天队伍,五院不得不开始考虑如何独自创收。
将航天技术推向国际市场,成了五院最初的尝试,火箭、导弹均成为五院最大的底气。
奈何由于美苏两国对国际市场的垄断,五院早期的“卖火箭、卖导弹”事业,进行得并不顺利。
正当一大帮科研专家为钱发愁时,“大户”找上门了。
1986年12月,两国代表在沙特南部某空军基地实现会晤。
苏尔坦很直接,谈判目标直指五院的“明星”产品——东风-3号导弹。
东风-3号作为一款机动、单极、液体燃料推进的弹道导弹,既可以搭载100-300万吨级别的核弹头,也能装载2150公斤的常规弹头,最大射程可达2650公里。
考虑到沙特在中东面临的对手距离较近,一旦东风-3升空,防御方几乎没有预警和反应的时间,完美契合沙特需求。
双方谈判态度都十分积极,夜谈到凌晨4点将购置计划初步敲定。
1987年2月,以苏尔坦为首的沙特代表团来华,落实导弹购置具体合同。
为了避开美国监视,苏尔坦专门绕道马来西亚访问,接着以向中国求购少量“轻武器”为借口,“顺便”去一趟中国。
为了不让美国人怀疑,苏尔坦一行乘坐飞机的驾驶员,都雇佣的美国人。
而另一边,听闻沙特要来买导弹,相关单位和五院已经给安排好最高待遇。
苏尔坦亲王入住的别墅,此前都是用来招待美国国务卿的。
随着苏尔坦顺利抵华,东风-3购销事宜有了极大进展,在全程参观和了解了东风-3的研制、保存、发射等过程后,苏尔坦亲王彻底放下心。
接下来,便到了两国在谈判桌上沟通价格的时候。
一千万“讲价”到一亿
有关中国对东风-3导弹的报价,坊间有不同说法。
此前,我国也并无多少对外军售经验,尤其是牵涉到东风-3这样的重器。
于是在出价时,我方人员有些忐忑的伸出一根手指头。
苏尔坦亲王一盘算,一亿美元一枚导弹,买35枚就是35亿,连法赫德给他设定的80亿美元预算的一半都不到,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于是东风-3的价格,就这么被轻松加愉快定了下来。
结果,我方人员一看到合同上的款项傻眼了,我们的心理报价是一千万,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两边都觉得自己大赚特赚,购销合同自然快马加鞭当场敲定。
苏尔坦亲王重重松了一口气,带着三十五枚导弹回去,还省下来45亿款项,绝对算是大功一件。
我方人员则在35枚基础上又多送了一枚,诚意拉满。
有关中沙东风-3导弹的价格谈判,坊间一直有不同的论断。
也有人说中国一开始的报价是一亿人民币,结果被苏尔坦误以为是一亿美元,最后成就了中国历史上单项军售金额最大的订单。
这事儿说到底,是两国当时的财富与外汇储备完全不在一个量级,沙特不知道我们有多穷,我们不知道沙特有多富,合同一敲定,双方都认为血赚一笔。
1987年下半年,沙特人以现金支付的方式将款项交付,成功带走36枚东风-3导弹。
随后在中国的帮助下,东风-3导弹被悄悄运送到一艘货轮上,计划以海运方式运输至沙特南部。
一路上沙特战战兢兢,生怕沿途被美国人发现,35亿外汇打了水漂是小事儿,万一遭到美国的制裁那才是得不偿失。
好在沿途并无意外发生,装载着几十枚东风-3导弹的货轮顺利抵达目的地,并完成部署。
1988年4月6日,一则来自中国的新闻引爆中东,更让美国人大跌眼镜。
“中国已向沙特售出一批弹道导弹...”
从电视机中收听到中国外交部的播报,美国人暴跳如雷,这才反应过来去年苏尔坦从中国订购的“轻武器”是什么。
紧接着,一系列声称要对中沙两国采取严厉制裁的声音出现在国际社会,中东关系一度骤然紧张。
但沙特并未屈服,反倒愈发靠向中国,与华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自此,沙特成为中东地区导弹打击范围最远的国家。
而就在东风-3部署到沙特的两年后,它就发挥出了强大的威慑力。
1990年8月,伊拉克大军进犯科威特,兵锋直指沙特边境,沙特电视台与军方同步行动,播报了东风-3导弹被推出防空洞,在发射基地就位的场景。
在东风3-面前,伊拉克终究是没敢将战火烧至沙特地界。
而多年以来,在美国干涉中东局势的大背景下周旋、利用各种方式增强自身力量,也就成为了沙特独特的生存之道!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