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是齐国故都,齐文化的核心发源地。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在齐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齐国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做法,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公元前355年,齐威王与魏惠王在一起讨论什么才是国宝?魏惠王夸耀魏国有十枚直径一寸左右、能前后照亮十二辆车子的大珍珠,认为这些珍珠就是国宝。齐威王则认为,贤能之人才是真正的国宝,他们所发挥的作用可以光照千里,岂止是照亮十二辆车子。

齐威王是齐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成语“一鸣惊人”的故事说的就是他。齐威王能把人才提到国宝的高度来认识,这并非偶然,因为齐国从立国之初就有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传统。从齐国开创者姜太公的“尊贤尚功”到管仲的系统人才理论,再到齐威王、齐宣王时期稷下学宫的辉煌,齐国的人才观不断发展演变,为齐国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后世识人用人留下了深刻启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稷下学宫内讲学场景(AI生图)

一脉相承的人才观

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核心要素,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和运用方式,往往决定了其兴衰成败。齐国在800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观,这些理念不仅铸就了齐国的繁荣昌盛,而且跨越时空,为当今社会人才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深刻启示。

姜太公在齐国建立之初确立了“尊贤尚功”的人才理念,这一理念具有突破性和开创性。在当时普遍以血缘关系为主要用人依据的社会背景下,姜太公将贤能和功绩作为选拔人才的关键标准。“尊贤”体现了对品德高尚、才能出众之人的敬重与推崇,“尚功”则强调通过实际功绩来衡量人才的价值,为人才提供了凭借自身努力和能力获取地位与荣誉的机会。这种理念吸引了大量来自不同阶层和地域的人才汇聚齐国,他们在政治、军事、经济等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齐国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开创了齐国重视人才的优良传统。

管仲相齐时期,齐国的人才观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管仲深刻认识到人才在国家竞争中的决定性作用,提出“争天下者,必先争人”的论断。在人才选拔上,他明确了德才兼备、以功取人的选拔原则,确保所选拔人才的质量和可靠性。

管仲强调用人所长,根据人才的不同特点和专长进行合理分工,使各类人才在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最大效能,构建起了高效协同的国家治理体系。在管仲人才战略推动下,齐国国力迅速提升,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齐景公在位时广纳贤才,身边汇聚了一批如晏子等直言敢谏、才华出众的臣子。齐景公对晏子等贤才的谏言大多能够虚心接受并付诸实践,通过减轻赋税、推行仁政等措施,缓和了阶级矛盾,稳定了社会局势。在军事方面,齐景公重用孙武等军事人才,加强齐国的军事建设和国防力量。孙武所著《孙子兵法》为齐国的军事战略和战术提供了理论指导,齐国军队战斗力显著提升,能够有效抵御外敌入侵,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汇聚人才的稷下学宫

到了战国时期,齐威王、齐宣王在位时,齐国迎来了鼎盛时代。稷下学宫的建立成为这一时期齐国人才观的生动体现和伟大创举,对中国古代文化和人才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稷下学宫汇聚了众多学派的学者,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名家、阴阳家等各派学术精英云集齐都临淄,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齐威王、齐宣王以优厚的待遇、宽松的学术环境和尊崇的社会地位吸引这些学者,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学术研究环境,鼓励他们自由讲学、辩论、著书立说,探讨治国方略、宇宙自然、伦理道德等各类学术问题。

这种开明的人才政策使稷下学宫成为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和人才培养摇篮。学者们在这里相互交流、切磋学问,各种思想在这里碰撞交融,催生出众多创新性的学术成果和思想流派,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宝库。这些学术成果不仅在学术领域具有重要价值,而且为齐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实际事务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例如,儒家的孟子、荀子等学者在稷下学宫讲学论道,其思想中的“仁政”“王道”等理念对齐国的政治产生了一定影响,引导齐国统治者重视民生、推行德治;法家的慎到、申不害等学者的思想则为齐国的法治建设和政治改革提供了借鉴,推动了齐国行政管理体制的优化和完善。

稷下学宫培养的大批人才为齐国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他们有的进入齐国的官僚体系,成为国家治理的中坚力量;有的在文化教育领域传承学术、培养后学,使齐国的文化教育事业持续繁荣发展;还有的凭借所学知识和技能在经济、军事等领域发挥作用,促进了齐国综合国力的提升。齐国国力在齐威王、齐宣王时期达到鼎盛,稷下学宫的人才汇聚和学术繁荣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这彰显了齐国以人为本、尊崇人才理念的巨大成功和深远影响,在齐国历史上书写了最为辉煌的篇章,在中国古代文化史和人才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穿越千年的智慧之光

回顾齐国人才观的发展,从姜太公的“尊贤尚功”到稷下学宫的百家争鸣,呈现出一条清晰的脉络:由打破传统用人观念的初步探索,到构建系统人才理论并与国家治理紧密结合的深化实践,再到广纳天下贤才、营造宽松学术环境以实现人才与文化繁荣共生的鼎盛局面,这一过程体现了齐国统治者对人才价值认识的不断深化和用人策略的持续优化。

这种以人为本、重视人才的文化传统在齐国历史传承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成为齐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应对挑战、实现发展的重要保障。它不仅造就了齐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辉煌成就,还孕育了丰富多彩、兼容并包的齐文化,使齐国在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

齐国人才观蕴含的理念和智慧,对当今时代的人才发展和国家治理具有深刻启示意义。在人才选拔方面,齐国打破血缘、门第限制,以才能和功绩为标准的做法,启示当代社会应构建公平、公正、开放的人才选拔机制,摒弃不合理的身份、背景等因素的束缚,让有真才实学的人能够脱颖而出,在各个领域施展才华,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在人才培养上,管仲重视教育、因材施教的理念提醒我们,现代社会要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完善教育体系,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个人特点培养多样化的人才,为各行各业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推动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稷下学宫所营造的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和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对当今科研创新和文化繁荣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在科研领域,政府和科研机构应给予科研人员充分的学术自由和研究空间,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鼓励他们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挑战学术难题,推动学术创新和科技进步。

翻看历史经常令人唏嘘慨叹。齐国的800年尚处于奴隶社会,那是个等级森严、不拿人当人看的时代,齐国的先贤们就提出尊贤尚功、以人为本,这是何等的胸怀和智慧!当今时代,汲取齐国人才观的精华,有助于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让人才真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