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哲学家安培能成曾评价康德:“康德哲学如同一个蓄水池, 一切之前的水向它注入, 一切之后的水从它流出。在哲学之路上, 任何思想家都必须经过一座桥, 这座桥就是康德。”
康德哲学向来以难懂闻名,其之所以难以为今人所欣赏,是因为康德用了很多形而上学的概念和论述。
其实,康德哲学之意义在于其宏伟壮丽的理论结构,而非具体论述正确与否。换言之,这座哲学大厦上沾满了形而上学的污泥。
学者金观涛曾说:我尝试用高压水龙头冲掉这些污泥,以呈现出康德哲学的宏观结构。为此,选编了金观涛老师的一篇文章,理解康德哲学中其问题意识的历史和思想根源。
01
康德哲学诞生之背景
康德出生于1724年,这时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已30多年了,经典力学的世界观已经建立,启蒙运动刚刚开始。
1804年康德去世,这一年正值法国大革命冲击欧洲,天主教文明开始现代转型。也就是说,康德在世的80年恰逢欧陆理性主义如日中天,并有可能压倒英美经验主义的时期。
如前所述,笛卡儿作为欧陆理性主义的代表人物,创立了解析几何,开启了用数学精神(几何般清晰的思考)来解释自然现象、自我意识以及人类社会制度和行动的思想理论,并用其取代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亚里士多德式)形而上学。
康德是在对牛顿用数学精确地解释天体运行规律的惊异中长大的,目睹了法国启蒙运动中理性对天主教传统的颠覆。
作为一个力图用启蒙运动的火焰取暖而不是被其焚毁的哲学家,康德毕生致力于重建形而上学,维系西方现代性中对上帝的信仰和认知理性分离并存的结构,从而保持真善美的统一。
需要强调的是,康德生活在科学和经济远比英国、法国落后的边远地区——德国柯尼斯堡,在那里可以知晓现代科学的成果,也会受到法国越来越激进的启蒙思潮影响,但身为一个“乡下知识分子”,康德只能作为现代科学研究和启蒙运动的旁观者而存在。
可以说,康德在发表《纯粹理性批判》以前所做的任何工作都不是最重要的。
1770年,康德获得柯尼斯堡大学的教授职位,开始了“沉默的十年”,酝酿《纯粹理性批判》。
康德思想的成熟是受到两件事情冲击的结果:一是休谟经验论对笛卡儿理性主义的批评,二是卢梭思想的刺激。
康德曾表示:“就是休谟的提示在多年以前首先打破了我教条主义(欧陆理性主义)的迷梦,并且在我对思辨哲学的研究上给我指出来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
卢梭对康德的巨大影响,则集中在法国启蒙运动对个人自主性的注重。康德意识到个人自由是现代价值系统(特别是个人权利)的核心,立足于这一价值的契约社会具有无可置疑的正当性。
康德虽然不同意法国大革命这种建立现代社会的方式,但完全接受了启蒙价值。
康德的目标是重建形而上学,一方面响应休谟的怀疑论,另一方面找出不同于欧陆理性主义的哲学作为现代价值的基础。
康德通过对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进行以人为中心的“认识论”转向,建立了一种以“判断”为基础的新哲学,力图重新证成现代性,给出一种真善美统一的理论。
这一切造成康德哲学的复杂性及其深刻的内在矛盾:一方面,形而上学已经过时,是一种早已死亡的分析方法;另一方面,康德利用形而上学的认识论转向,开启了现代哲学。
直到今天,西方哲学家依旧认为严格的道德论证无法离开形而上学。
02
“三大批判”之结构
康德在处于土崩瓦解的形而上学中注入了哪些新要素,从而使其“起死回生”,成为一种能够容纳现代性的哲学呢?
这就是“先验观念论”。暂且撇开“先验观念”是什么不谈,“先验观念论”一个极为重要的功能是成功响应了当时科学革命对哲学的挑战。
康德哲学并没有像经验论和怀疑论那样,仅仅划清“应然”和“实然”、“事实”和“价值”之界限,以防止科学进入终极关怀和价值领域就心满意足了。
它将理性归为某种先验观念,实现了本来以宇宙为中心的理性向以人的主体为中心的转化。康德认为自然科学(物理学)和数学本是同源的,它们都蕴含在理性之中。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牛顿力学可以用数学来认识天体运行,引发了近代科学革命。据此,康德哲学重新界定了道德的基础和终极关怀的位置,再一次像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那样,实现了真善美的统一。
由此可见,先验观念论的意义是在欧陆理性主义和英美经验主义的对立中找到一条新路,把两者都超越了。
康德超越两者的做法是实现理性中心的转化,这必须通过批判欧陆理性主义展开其哲学论述。康德哲学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开启了思想理论的“批判范式”。
要强调的是,“批判范式”本是在欧陆理性主义具有不可动摇地位时,通过剖析其内在缺陷彰显自己主张的一种方法,而不是批判本身一定会导致创新。
根据欧陆理性哲学,数学是理性的纯粹形态,用它来推出自然规律就是自然科学(物理学),牛顿力学就是例子。理性不仅支配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还可规定终极关怀。康德对此的否定就是《纯粹理性批判》,也就是“第一批判”。
按照欧陆理性主义,理性在人类社会中的表征是法治、个人权利和道德规范,现代社会本质上是建立在理性之上的制度和社会行动。对其进行反思即重新界定“实践理性”,这构成康德的“第二批判”。
欧陆理性主义不仅主张知识和社会必须处于理性的主宰之下,还提出审美和艺术也必须是理性的。对此进行再思考就是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也就是“第三批判”。
简而言之,康德哲学的本质正是破除理性主义用理性(数学和基于几何公理的推理)笼罩一切领域的谬误,指出理性在认知、实践和审美中各自的位置与前提。
03
一场哲学的“哥白尼革命”
理性原本是整合数学、宇宙和人类社会法律的客观外在的法则,这时却变成人处理感性知识的一种模式,人自此成为科学理性的中心。
康德由此实现了理性中心的转化。他自称这是哲学从“地心说”向“日心说”的大转化,也就是将理性(认识论是其一部分)从符合客体转向以个人主体为中心。
康德哲学因此被视作哲学界的“哥白尼革命”。
然而数学和现代科学的本质是如此深奥,远不是康德时代可以回答的。
但康德将《纯粹理性批判》称为理性主义的“哥白尼革命”,也并非虚言,因为它虽然在科学上不正确,但有助于建构容纳现代性的哲学。
根据康德的“第一批判”,理性是人先天具有的,这样一来,法律和道德的存在并不是理性主义所说的外在理性法则(自然法)在人心中的反映,而是人的一种先验观念。
由此,康德实现了一个哲学上的伟大跳跃,即人必须将理性上升到自觉层面,意识到自己应当服从理性(包括理性规定的法则)。
“实践理性”是指人意识到自己必须自觉遵循道德规范,人的道德自律成为理性的最高实现,其基础是人的自由意志。更重要的是,只有这种自律才能证明人是自由的。
“第二批判”全面展开了休谟“实然”不能推出“应然”的观点,指出理性的社会实现,其本质是自由的个人遵循道德,并服从正义的法律。
道德和自由是无法认识和证实的,其只具备实践的可能性。这与宇宙法则以及用理性认识宇宙(实然的世界)是两回事。
康德在历史上最早把道德定义为向善的意志,从而将“道德律令”和“自然法则”区分开来,道德哲学从此诞生,这是一件划时代的事。
“第三批判”进一步将“第一批判”和“第二批判”对认知理性的限制扩展到人类生活的其他领域,从而阐明“第一批判”和“第二批判”的关系。
《判断力批判》由《审美判断力批判》和《目的判断力批判》两部分组成。前者属于艺术哲学,讨论判断的本质和普遍性;后者进一步凸显出主体内在的自由,论证道德追求和自由互为前提。
如果用人们熟悉的说法来解释,“第一批判”的内容是“我能知道什么”,“第二批判”的内容是“我能做什么”,“第三批判”的内容是“我能期待什么”。
三者共同构成了“人作为人的条件”,即“人是什么”。
其中,个人自由成为整个哲学系统的“拱顶石”。
康德说:“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这句话道出了康德哲学的精神:
第一,康德实现了真善美的整合,星空和道德都是永恒的、值得探索和敬畏的对象,二者不同貌,但同源,而美学则是作为“真的哲学”(星空)和“善的哲学”(道德)的逻辑延伸;
第二,17世纪最令人惊奇的事情是数学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的运用,康德凭借先验观念论证明数学和自然科学(物理学)本质上的一致性,对此做出令当时人信服的解释。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