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西伯利亚力量二号”天然气管道,由于蒙古国要的过境费太高,而迟迟没有动静。
有人说,如果再谈不妥,俄罗斯会选择绕开蒙古,从哈萨克斯坦过境。
其实一开始,我并不看好这个计划。
原因有两个。
第一,俄乌冲突开始后,哈国明里暗里在疏远俄罗斯,主动站在美西方阵营,时不时还搞个制裁威胁。
俄罗斯能咽下这口气?
还有就是,现在的哈国已经在不断减受俄罗斯的影响,语言文化也在不断改变。
在这种情况下,过境哈萨克斯坦,不太现实。
第二,如果俄罗斯绕开蒙古,意味着5年的工作白费,大量资金付诸东流,显然不划算。
这是我之前的观点。
现在,我承认是自己目光短浅了。
近日,中俄天然气管道出现了新变化,俄副总理宣布与哈萨克斯坦的管道合作已经启动,预计每年向中国供应350亿立方米天然气,向哈萨克斯坦东北部地区供应100亿立方米天然气。
目前,中国和俄罗斯只能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进行运输。
它是世界上最长的输气管道之一,一年的最高输气量可达380亿立方米。
这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北溪2号”管道一年的承载能力也才有550亿立方米。
所以,一旦中俄哈新管道修建完成,对三方都有好处。
对中国来说,多了一条管道,能够减少依赖,能源安全可以得到保证。
对俄罗斯来说,可以挽回大部分欧洲市场。
对哈国来说,也能获得一部分廉价天然气。
这买卖,真不错。
文章开头也有提到,其实这条管道一开始想合作的对象是蒙古国。
因为本身蒙古就在中俄的中间,距离近,施工成本自然就小。
但为什么最终选择了哈国?
除了我们刚才说了过境费问题,从哈国方面的表态看出一二。
三号的时候,哈总统托卡耶夫在哈《母语》报刊登的专访中说,哈中之间不存在分歧,哈方是中方非常重要的战略伙伴。
哈中合作全方位快速发展,目前已达到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高水平。
“这无疑符合哈萨克斯坦的利益。”
他还说中国是哈萨克斯坦最大贸易伙伴和最重要外来投资国。哈中贸易额翻一番的雄心目标完全可以实现。
从这番表态不难看出,托卡耶夫在对华示好,目的就是希望管道项目顺利推进。
客观来看,和哈国合作的消息是由俄罗斯放出来的,说明中俄哈已经达成了初步合作。
但达成合作远远不够,什么时候正式动工,项目才算落地。
俄罗斯需要天然气赚钱,他是最着急的,哈国通过这个管道项目不仅能增加收入,还能增进和中俄的联系,也非常着急。
现在,中俄都在观望中方态度,想尽快动工。
这样的态度和蒙古国形成了鲜明对比。
此前,普京访问蒙古的时候也说到了这个事情。
意思是,蒙方不止可以收取管道过路费,还能获得廉价俄气,何乐而不为。
但蒙古坚持将该管道项目,排除在了未来5年的发展规划之外,这是要无限制搁置这一项目的意思。
分析认为,蒙方唯利是图,一直拖着该项目,就是想坐地起价。
去年9月份,我方领导也抵达蒙古,进行了一番“提醒敲打”。
希望进一步加快推进三国经济走廊的建设。
但蒙古依旧没有松口。
近几年,蒙古国的外交策略有了新变化。
他们提出要发展"第三邻国"政策,开始向西方示好。
单方面取消了与中方的煤炭合作协议,希望能在可再生能源矿产领域取代中方的地位。
正因为看到了蒙古国的这些小动作,我们在谈到中俄蒙三方合作时,特意强调要"保持合作的初心,把握正确的方向,加强彼此团结,不受外部影响"。
蒙古国的要价越来越高,这可能会让他们失去重要的合作机会。
相比之下,哈国就显得明智得多。
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国家的位置,愿意让中俄两个合作发起方来主导项目,而不是反客为主,把管道当作要挟的工具。
对哈萨克斯坦来说,这条管道建成后,该国北部每年可以获得100亿立方米的俄罗斯天然气供应。
无论是用来改善人民生活,还是转售获利,都对国家发展大有裨益。
更重要的是,一旦合作顺利开展,未来还会带来更多商机。
而对心存观望的蒙古国来说,中俄给予的合作机会窗口期可能不会太长。
合作最重要的,除了互利共赢,还在于真诚。
本期内容到这里就要结束了。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在某些方面观点与本文不一致是正常的。
大家要文明交流,互相赋能。
感谢理解。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