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陆弃

20世纪30年代的“肮脏的三十年代”,旱灾迫使数百万美国人背井离乡。罗斯福总统设立安置管理局,试图将被摧毁的农业社区迁至新的城镇。这种果断而全面的干预,不仅为数以万计的家庭提供了重新站起来的机会,更展示了政府在危机时刻的担当与执行力。然而,今日的美国,在气候变化带来的巨大威胁面前,联邦政府的反应却迟缓而无能,这种无所作为简直令人愤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至2022年底,美国已有54.3万人因气候灾害被迫逃离家园。这个数字还只是开端,随着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增多,美国无数社区正面临生死抉择。历史的教训再次摆在眼前,但这次,没有安置管理局,没有联邦政府的强力援助。政策制定者们的冷漠令人愤慨,他们几乎是赤裸裸地放弃了那些处在危机前沿的乡村与边缘社区。

沙克图利克村的命运是美国政府失败的写照。这个白令海边的因纽特人小村庄,多年来被海岸侵蚀和暴风雨折磨得岌岌可危。2009年的政府报告早已警告该地存在“紧迫威胁”,但十多年过去了,什么也没发生。2022年的台风摧毁了他们赖以生存的砾石堤坝,将这个小社区推向彻底毁灭的边缘。这不是“意外”,这是明摆着的政策失败!

而这还只是冰山一角。美国的大城市通过巨额投资建立了高效的防洪堤与海堤,而偏远乡村和小镇只能听天由命。纽约、伦敦这样的富裕城市拥有抵御极端天气的资本和资源,但乡村社区只能眼睁睁看着家园被摧毁,文化被侵蚀,人民四散而去。这种资源分配的不公,是对社会公正的嘲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政府并非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而是选择性忽视。为什么罗斯福时代能设立安置管理局,而今天却无法为气候灾民提供类似的支持?原因简单:官僚主义的僵化与政客们的冷漠。多个联邦机构各自为政,受灾社区得不到统一的资源分配与支持。他们需要向环境保护署、住房与城市发展部等多个部门申请资金,过程中充满了繁琐的成本效益分析。结果是,贫困社区因“效益不高”被排除在援助之外,而富裕地区继续巩固其已有的优势。

拜登政府曾在2024年提出改革建议,声称要解决这些障碍。但这些提议不过是纸上谈兵,真正关键的改革,比如设立专门负责迁移的中央机构,至今连影子都没有。这是彻头彻尾的失职,是对数十万受灾民众的背叛。

这种不作为正在铸成更大的灾难。气候变化不会等待政府慢吞吞的反应。随着灾害加剧,美国沿海、山地甚至城市的低洼地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沙克图利克村。到那时,整个国家的社会稳定都会面临崩塌,而这本可以被避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不是简单的环境问题,而是社会公正的问题。气候灾害最先打击的总是最弱势的群体,而这些群体恰恰最需要帮助。富人可以搬到高地,可以建造海堤,但贫困社区呢?他们甚至无法负担搬迁费用。联邦政府的冷漠态度,正将他们推向不可逆的深渊。

历史已经证明,政府的果断行动可以在危机中创造奇迹。罗斯福的安置管理局是一个先例,它展示了危机时刻政府的力量与担当。而今天,美国需要的正是这种魄力——建立一个统一、强有力的中央机构来协调因气候变化而产生的迁移工作。这不仅是为了救灾,更是为了避免社会分裂。

此外,美国需要重新评估其“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人类的生存权利岂能用经济数据衡量?对于像沙克图利克这样的社区,迁移不仅关乎安全,更关乎文化与身份。如果政府放任这些社区消亡,那它毁掉的远不止是一片土地,而是整个文化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