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毛克疾】
两款中国“六代机”的影像图片在全球互联网广为流传后,长期占据技术制高点的美国人第一次切身体会落后于人的惶恐。伴随惶恐而来的是对“美国文化劣根性”的反思,及其引发的激烈政策讨论。
例如,与埃隆·马斯克共同执掌美国政府效率部(DOGE)的维韦克·拉马斯瓦米炮轰美国文化,指出“一个崇尚舞会皇后而非数学奥赛冠军、崇拜运动员而非最佳毕业生代表的文化,无法培养出顶尖的工程师”;“美国文化长久以来(至少从90年代开始)崇尚平庸而非卓越,这种文化并非始于大学,而是从美国人小时候就开始塑造。”维韦克进一步指出,美国如果想要竞胜中国,长期看必须改变这种文化,但短期内的补救办法只有引进更多海外人才。
作为中国人,目睹位于美国社会顶层的硅谷技术精英开始批判反思美国文化,既有一种闻所未闻的新鲜感,又有一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两种矛盾的感觉交汇在一起,在令人感慨的同时,更发人深省。
这种新鲜感来自反差强烈的“地位互换”。至少从改革开放以来,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说,美国文化一直是追随模仿的对象。
多年以来,我们不遗余力批判“应试教育”“填鸭教育”“功利文化”,宣称我们的文化抹杀个性创造、磨灭自由精神,导致缺乏创造力,这是需要努力革除的弊病。因此,我们推崇美国的“素质教育”“快乐教育”“多元评价”,将美国独步天下的文化创造力和科技领先优势都归因于释放天性的自由文化,因此是需要我们模仿学习的对象。而一些被视为弊病的“中国元素”之所以能够保留下来,很多并非因为缺乏“改过自新”的主观意愿,而是因为实在不具备学习西方的客观物质条件。
如今,美国精英眼见中国的产业科技成就井喷式爆发,居然开始反思批判美国文化,这对于长期处于追赶地位的中国人,可能是一种“倒反天罡”的炸裂体验。
而熟悉感则来自一种“刨根问底”的归因思路。处于暂时落后地位的国家和民族,如果上进心足够强烈,就会深刻解剖自身弊病,不惜“自贬”“自恨”乃至“自我阉割”,也要更快更好实现追赶。
为了追赶美西方,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曾寄希望于改造自身制度、传统、文化,甚至怀疑过自身人种和基因问题。有趣的是,当前以维韦克为代表的美国精英,似乎也走上了中国人长期苦苦求索的批判历程,其自我批判的对象也已从具体的美国政策、制度、社会,转向更加抽象和本质的美国文化。
美国精英如今“以华为师”的反思,表明中国的确做对了一些事情,否则他们绝无可能低下高傲的头颅。
CR450-AF样车,由中车青岛四方生产制造
然而,究竟哪个部分做对了?是我们“自我批判”“学习西方”的那个部分,还是保持“坚持自我”“中国特色”的那个部分?我认为两者皆有,而“实事求是”是贯穿两者的关键因素。
中国之所以能取得世所瞩目的成就,一方面是因为我们虚怀若谷,以最谦虚的态度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先进成果,但如果偏离“实事求是”则必然矫枉过正,乃至迷失自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们坚持因地制宜,在吸收外部先进成果的过程中做到了“实事求是”,因此才保留了如今令美国技术精英艳羡不已的“中国特色”。
世上的事情大抵是公平的,历史上处于霸主地位的国家,往往因为自视甚高、骄傲自满而懈怠疲敝,最终落入下滑的轨道。可以想见,随着中美战略博弈进一步加剧,尤其是中国优势在各个领域进一步显现,我们也要习惯理性看待外界的溢美之词,保持一种建设性的谦虚谨慎,坚持吸收一切于我有利的文明成果。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