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古城的灵魂
保护区、姑苏区牢记
“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的
殷殷嘱托
接续做好建设古今辉映的
文化之城文章
日前,位于观前街的开明大戏院改造工作正在紧锣密鼓收尾中,改造后的建筑外立面样貌初现。预计春节后,开明大戏院将以崭新的面貌回归,不仅保留历史底蕴,也将引入潮流业态,拓展“演艺+”新场景,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打造古城文旅融合新地标。
改造现场图
戏院的历史记忆
开明大戏院建于1928年,最初名为“东吴乾坤大戏院”,建筑外观融合了西方罗马建筑风格,内部装饰也十分讲究。戏院早期主要是京剧演出的场所,1930年成为苏州首家有声电影院。1933年,梅兰芳、马连良等一代大师在大戏院进行义演,为苏州筹募公益经费。开明大戏院这个名称也是由梅兰芳提议,几经洗礼,最终保留下来并沿用至今。
资料图
对于不少苏州人来说,开明大戏院不仅是苏州文艺现代化的地标建筑,更是情感的寄托和岁月的见证。苏州解放时,这里是各界人士迎接解放军进城的地方;苏州改革开放后,这里是最早的商业繁荣地;伴随着“卡拉OK”风靡全国的热潮,这里建起苏州城第一家卡拉OK厅;这里还开出了苏州第一家西餐厅,吸引不少赶潮流的年轻人打卡......
改造升级进行时
历经风雨近百年,开明大戏院内部设施逐渐陈旧。去年2月,开明大戏院启动改造提升工作。项目改造按照“戏曲明珠——姑苏记忆与体验”进行总体定位、风貌提升和业态升级。
效果图
戏院外立面,在尊重历史建筑风格的基础上,优化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重塑南侧、东西侧立面,提升保护原北侧门厅的立面效果。戏院内部,新增了展览区域,升级了4个剧场。
效果图
其中,剧院周边空间设置为展览区域,彰显戏曲文化魅力。剧场方面,一楼的大剧场以戏曲名家名剧名团的展演为主,保留电影放映功能;一楼的魔术微剧场主要用于微型近景古彩戏法表演;二楼、三楼的剧场打造为沉浸式江南小剧场。开业初期,戏院计划全年推出约800场演出。
效果图
开明大戏院还将引入中华老字号昆山“奥灶馆”,并恢复“开明西餐厅”。同时,这里将布局艺术主题文创市集、休闲茶饮与咖啡外摆商业,营造都市文旅生活的沉浸式体验。
焕新亮相后,开明大戏院有望为观前商圈带来更多的人气、商气,也将为古城演艺市场再添新热度。
新闻多一点
中共苏州市姑苏区委三届九次全会指出,要做好建设古今辉映的文化之城文章,其中提到要打造“演艺+”等消费新场景。
聚焦做优做强“文化+”文章,保护区、姑苏区着力将丰富的文旅场景资源与演艺产业相融合,努力打造“演艺中心城市”。这并非是开几场演唱会或音乐会的一蹴而就,而是城市软实力的综合比拼,或者说是以“文化自信”为底层逻辑的城市发展布局。
发展演艺,古城具有先天的优势。遍布在商圈、景区、街巷的各种演出场所,是演艺生产与文化消费的主场所、主阵地。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持续火热的文旅市场,为演艺市场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流。
左右滑动查看
古城内,“演艺+”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涌现。相门古城墙灯光秀,火爆全网;运河剧场、中国电影资料馆江南分馆,好剧连台;“拙政问雅”数字夜游、网师园夜游,场场爆满;以響、华音、梦田为代表的头部Livehouse,惊喜连连;江南小剧场、脱口秀小剧场,精彩纷呈;体育中心的明星演唱会,接二连三;还有街头演艺、户外演出,层出不穷。
丰富的演出场景,正激活演艺市场“一池春水”,让古城更有文化味、年轻态、烟火气,也为古城文旅市场带来更多可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