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让美国头疼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我国已经相当成熟,这背后离不开邢球痕院士的付出,他生命的最后阶段,还奋战在一线工作岗位上。

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去世原因是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技术差距只是冰山一角

2024年12月29日,我国95岁高龄的邢球痕,在西安因病逝世,他是我国航天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领域的元老级人物,研发出来的相关技术,至今仍为我国航空航天、导弹事业发挥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50周年阅兵仪式上,我国大型导弹方队出现在天安门广场上,不少人都因为我国有了导弹这样的大国重器而热泪盈眶。

而1998年从工作岗位上光荣退休的邢球痕,依然没有放下自己肩上的担子,彼时的他在中国航天四院任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邢球痕

中国航天四院的前身,是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也是我国第一个固体火箭发动机研究所,如今我国的运载火箭、导弹、卫星、载人飞船等,都要用到这家研究单位的成果。

2024年12月,我国的火箭如期进入测试阶段,预计今年3月份就可以被生产出来,而火箭发动机是重中之重。

可并不是所有国家的火箭发动机,在关键时刻都不掉链子,2024年末美国的遭遇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火箭资料图

2024年12月,美国宇航局正在重新评估SLS重型火箭的消息传来,这款火箭的发射系统,和他们的土星五号非常相近,在全世界范围内鲜少有竞争对手。

于是SLS被称为“超重型运载火箭”,承担着支持美国航天员“重返月球”等任务,如今却有消息称,他们的SLS重型火箭项目有50%的可能性被取消。

业内人士对火箭无法发射进行评估时,也没能绕火箭发动机相关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他们用到发动机是十几年前,甚至是美国航天事业发展早期使用过的退役发动机,这些发动机的真实工作能力和我国航天发动机存在一定差距。

SLS重型火箭的运载能力有限,也和发动机动力不足有直接关系,于是发动机问题,给美国整个火箭发射项目带来不小的困扰。

反观我国,1月3日有消息称,我国火箭发动机研究测试工作再次提出,有了这一关键技术的支持,我国今年有希望迎来商业航天的“黄金时代”,而这背后有邢球痕在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邢球痕

一生为国的科学家

邢球痕的原来叫邢圣淼,后来老师帮他改名叫邢圣苗,而邢球痕这个名字,是他的同学帮他取的。

因为他上世纪30年代出生在浙江省嵊县,和同学们亲眼见证了战争年代的家仇国恨,所以同学给他取的名字“球痕”和“仇恨”是谐音。

但他从事火箭发动机研究事业后,他的名字有了“在地球上留下痕迹”这个新的解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合照

新中国成立前,邢球痕刚刚被华东军政大学录取,以他的学习能力,在这所学校能收获很多,但他却因为家中经济条件比较困难,没能到这里上学。

于是他就当了一段时间的小学教师,能适当地为家中减轻一些负担。

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1979年10月,邢球痕远赴上海投考华东野战军特纵科学校,在这所学校学成后,成为一名优秀的解放军战士,在我军中间得到了几年时间的锻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军装照

邢球痕的学习能力出色,担任华东军区炮兵速成小雪的历史教员的时候,被组织上选中,进入全军最好的理工大学“哈军工”学习,从此开始在我国的导弹研发领域工作。

他年轻的时候开展研究工作的同时,在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担任教师的职务,因为我国开展重点项目研发计划,他被调入国防部五院,成为众多科研人员中的一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作照

那个年代我国的科研条件相当有限,也买不来先进的设备,邢球痕等研究人员,只能更多地依赖人工做实验、计算来完成研究任务。

邢球痕作为国防五院的关键研究人员,埋头苦干长达9年时间,才获得一个探亲假,这个假期他回家后,他做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合照

硬核研究人员低调付出

1958年,邢球痕利用探亲假期,看望家人的同时,终于和自己心爱的女子周慰君结婚。

周慰君和邢球痕一样,都是从事我国研发事业的重要工作人员,但她一直比较低调,至今百度百科等网站上都没有她的详细资料。

上世纪邢球痕还和导弹打过一段时间的交道,主要负责“543”导弹的仿制工作,这个仿制过程相当不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我国能查阅到的重点资料,主要是来源于国外,但这些资料中什么地方有纰漏、哪些实验数据后来被验证出来是错的,都需要邢球痕等研究人员进行分辨。

邢球痕等人搞研发的时候,还刚好赶上苏联专家全都撤走的节骨眼,很多已经完成一半的实验,后续还要从头开始。

他们外出研究的时候还赶上饥荒,不光缺少材料、设备,研发地还没有足够的粮食,可他们的研发工作却一点没有被耽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合照

多年后邢球痕回忆当时的场景记忆犹新,表示他们做实验的时候没有混合器,他们就自己想办法用洗脸盆代替。

他们没有专业的搅拌器,就用一双手当做搅拌器,因为长时间接触化学品,手上出被腐蚀出不少清晰可见的斑点。

邢球痕等人还因为接触到的化学品太多,鼻子被熏得丧失嗅觉。

但他们还是圆满地完成任务,设计“红旗一号”固体火箭发动机,为我国火箭发动机事业奠定扎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60年代,邢球痕和妻子共同投入到固体发动机事业中,两人终于有机会经常见面,但他们都忙于工作,没时间看孩子,只能将孩子交给家里人照看。

2006年,为国家研究事业奋斗半生的邢球痕,担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负责为专业研究人员答疑解惑,两年后,他亲自到大学生中间,为他们作出了题为《“两弹一星”精神》的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报告会后,邢球痕院士接受了学生记者的采访

2024年病逝后,官方媒体发表题为“巨星陨落!邢球痕院士今日在西安逝世”的文章,几年他为国奉献的一生。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短暂的,但我们能通过自身努力,决定生命的宽度,成为一个对祖国和人民有价值的人,激励更多年轻一代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