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视野下的儒家思想●
王珏丨机器人养老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出路吗?——基于儒家角色伦理学的视域
任锋 杜立昊 | 超越帝国迷思 :钱穆秩序论述的三重异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向达 |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本土资源 :儒家性善论及其司法面向
颜景高 王永灿 | 论天下为公的思想谱系、历史逻辑及其实践旨向
●中华文化资源与国家治理●
陈祥勤 | “礼”与“法”:中国与西方两种政治世界观的差异与汇通
张琛 | 国家治理视域下唐代皇太子释奠孔宣父的运行实践与仪式展示
●海外儒学●
谭小翠 | 埃兹拉 · 庞德笔下的孔子形象
●儒学源流●
孔德立 | 思想史视阈中的孔子仁学
李锐 | 由安大简《仲尼曰》重论“慎独”
王玉彬 | 张之洞与儒学的近代转型——以《劝学篇》为中心
于超艺 | 艮背行庭 :论程颐与朱子对艮卦的异读
●原典新诠●
杨柳青 | 先秦儒家人性论缺环补苴及对汉魏六朝的沾溉——以佚文献为中心
林孝斌 | 孔子“无间”思想的认识论意涵解析
高晓锋 |《乐记》的文本渊源与思想主旨——基于类书佚文与出土文献的互证研究
机器人养老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出路吗?
——基于儒家角色伦理学的视域
王 珏
摘要:针对老龄化问题的机器人解决方案依循着一种明显的功利主义思路,然而养老语境下成本与收益的计算极其复杂。从儒家角色伦理学视角出发,以关系为切入点,将碎片化的养老机器人应用情境聚拢为一个整体,从而对机器人养老的解决方案作一个系统性的伦理评估。目前,机器人养老的发展面临着一个关键抉择:是让机器人代替人类履行本应由人类承担的社会角色,还是将机器人纳入到人类的道德实践中,仅仅让其充任辅助、补充的角色?不同选择的背后,是个人主义与儒家的道德共同体观念的区别。
关键词:机器人养老 儒家角色伦理学 老龄化 机器人伦理 家庭
作者:王珏,哲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外国哲学、比较哲学、应用伦理学。
超越帝国迷思:钱穆秩序论述的三重异议
任 锋 杜立昊
摘要:帝国是钱穆关于秩序论述的重要反思性论题。他在三个层面提出对帝国的异议。首先是历史层面,钱穆反对以帝国指称传统中国。他结合历史重述,辨析了西方帝国与中国大一统国家在立国形态上的差异。其次是理论层面,钱穆在大一统的视野下理解国家形态问题,以一统与多统的秩序分型替代帝国与民族国家的二分法,尝试提供一个摆脱西方中心主义的比较框架。最后是经世层面,钱穆提出国群主义方略,一面应对中国的民族与文化危机,思考大一统国家的重建;另一面则要求超越世界政治的帝国时代,为天下新生确立现实前提。三者相互交织,贯穿着以大一统反对帝国、以和合性取代支配性的逻辑,构成了较为系统的反帝国论说,为当下超越帝国迷思提供了有益参照。
关键词:帝国 民族国家 大一统 天下 钱穆
作者:任锋,人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政治传统、历史政治学;杜立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思想史、政治学理论、世界政治学。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本土资源:
儒家性善论及其司法面向
向 达
摘要: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建基于中国式法治,而中国式法治的鲜明特征是礼法与情理法的融合。国力的强盛促进文化和理论自信,法律多元主义、东方法律主义及现代性的制度化反身性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提供了“何以可能”的国际背景,为其自主知识体系、话语体系、学术体系的建构提供了契机。在这种国际背景下,有必要运用社科法学的理论与方法,从传统文化中梳理、提炼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本土资源。儒家性善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人性本善、道德修养与教育的重要性,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儒家性善论及其司法面向是中华法系的重要构成和显著特征,解析其“性善论”“无讼”“息讼”“礼决”“原心定罪”“宽刑”等法律文化与情理法融合的运行机制,有利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尤其对当下能动司法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将促进“诉源治理”“新时代枫桥经验”“新时代马锡五审判方式”“多元化纠纷解决”“大调解”“大陪审”“五治结合”等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
关键词:中国式法治现代化 本土资源 儒家 性善论 情理法 能动司法
作者:向达,法学博士,吉首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法理学。
论天下为公的思想谱系、历史逻辑
及其实践旨向
颜景高 王永灿
摘要:夏商以来从公天下到私天下的历史大变革,促使道家、儒家、墨家以及法家等学派著书立说,其中,道家注重天之自然,人法天而尚公;儒家注重天之道德义,天之公决定了人之公,公之极处则为仁;墨家效法天道之公正无私,力求做到兼爱、尚同;法家力主把天的公正无私转化为人间的规范和秩序。天下为公所蕴含的天人关系中的大公无私、公平正义等价值观念,逐渐转变为天下之公、国家之公和社会之公的理想建构。天下为公已经内化为中国人的价值追求,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拓展着天下为公的丰富内涵,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天下为公的精神品质和人民立场,并且把这一精神理念渗透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各个层面,致力于推动实现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
关键词:天下为公 天人观 社会观 理想建构 人民立场
作者:颜景高,哲学博士,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比较。王永灿,中共苏州市委党校副教授,主要方向为先秦道家思想。
“礼”与“法”:
中国与西方两种政治世界观的差异与汇通
陈祥勤
摘要:中国孕育了以“礼”或“礼制”为基本标志的政治文明,西方则形成了以“法”或“法制”为基本特征的政治传统。中国之“礼”与西方之“法”之间的差异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政治世界观——“礼学世界观”和“法学世界观”的差异,每一种世界观各自蕴含着对政治或制度的历史起源、辩护基础和文明形态的独特认知。从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视角来看,这两种政治世界观各自所依据的“礼”和“法”或“礼制”和“法制”不仅呈现形态上的差异,还呈现历史性的关联,即中国之“礼”可以被视为西方之“法”在它的史前阶段所采取的原初或东方形式,西方之“法”则可以被中国之“礼”在现代西方世界的表现或历史延伸。
关键词:“礼学世界观” “法学世界观” 礼 法
作者:陈祥勤,哲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和政治哲学。
国家治理视域下唐代皇太子释奠孔宣父的运行实践与仪式展示
张 琛
摘要:魏晋时期皇太子释奠礼为通经而行的学成礼,梁、陈一改其制,将其寓于皇帝郊祀礼中,传输国家观念。唐采其制,将两者互为倚用来稳固皇太子的地位。同时皇帝对皇太子释奠规制的调整,传达其治国理念;皇太子则将释奠礼作为构建仁义形象、提升威势的重要举措。为防患于未然,唐玄宗及以后各朝以齿胄礼代之。与之相应的是皇太子释奠仪式的展示,出宫礼与还宫礼的仿君设计,斋戒礼与馈享礼的中心书写,陈设功能区的等次安排,讲学致用的虚化都在强化皇太子的身份符号,在神化先圣先师的神秘气氛中不断伸张储君的权力。
关键词:释奠礼 皇太子 孔宣父 国家治理 唐代
作者:张琛,历史学博士,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唐代礼制史。
埃兹拉·庞德笔下的孔子形象
谭小翠
摘要: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一生推崇儒学,尤其关注孔子。长期以来,研究者多将研究视野置于庞德对儒家思想的接受及儒家典籍翻译上,很少探讨庞德笔下的孔子形象。对庞德而言,孔子不仅是一个文化符号,更是一个令他敬仰的鲜活的人,是一位从圣坛上走下来的仁者、乐者、智者。仁者孔子讲究人的真性情,乐者孔子快乐且热爱音乐,智者孔子是有智慧的哲人。庞德是忠实的儒家弟子,在某种程度上也践行着孔子的仁、乐、智之道。
关键词:埃兹拉·庞德 孔子 仁者 乐者 智者
作者:谭小翠,文学博士,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翻译研究。
思想史视阈中的孔子仁学
孔德立
摘要:仁是儒学的核心概念。孔子基于对春秋时期礼的思考而创立仁学。春秋霸政时期的贵族之礼,已经在西周时期的礼之中有所体现。孔子评价管仲“如其仁”,是对霸政时期贵族君子捍卫诸夏共同体的肯定。霸政之后,大夫专权,礼从形式到内涵均遭遇困境。孔子教弟子博文约礼,以学成就君子,以仁寄寓于礼。“约己”与“能己”皆可以“行仁”。仁,难以及。但“为仁由己”,又可及。 孔子不反对从政,但反对弟子着急从政。孔子教弟子以修己为本,以仁培养弟子德行,做文质彬彬的君子。孔子仁学从内在价值上给周公以来的礼学提供了支撑,从而使得儒学以仁为价值核心,以礼为秩序规范,形成稳定的“合内外之道”的理论学说。
关键词:孔子 仁 礼 霸政 春秋
作者:孔德立,孔子研究院院长,山东省泰山学者,孟子研究院特聘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孔子与早期儒学史、中国思想史。
由安大简《仲尼曰》重论“慎独”
李 锐
摘要:古来有关“慎独”(即“慎其独”,下同)的讨论非常多,马王堆汉墓帛书和郭店楚墓竹简 《五行》中有“慎独”,引起了学界的讨论。近出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仲尼曰》中再次出现了“慎独”,有助于对“慎独”问题的探讨。讨论“慎独”问题,关键在于是否能将诸书中的“慎独”进行融贯的解释。综合排比传世典籍与出土简帛,诸篇章多与孔子或子思(学派)有关。而安大简《仲尼曰》中孔子语“慎独”在时间上较传世典籍和此前出土简帛为早,其含义与“心”没有直接关系。 因此,“慎独”的独居独处之说仍可成立,而以独为心乃是《五行》传文中的说法,是发展出来的观念。对“慎独”的理解,应该根据语境来解释,不必追求融贯之说。
关键词:慎独 仲尼曰 五行 帛书 郭店简 安大简
作者:李锐,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出土文献与学术思想史。
张之洞与儒学的近代转型
——以《劝学篇》为中心
王玉彬
摘要:《劝学篇》不仅是清末新政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在时代变局中“存中学”的引领性方案。张之洞关于儒学与经学的定位虽以维护圣教为本意,却为儒学与经学之近代转型提供了助力:首先,“学”之视域的开显使得儒学既成为众学之一,又被限定为以治身心为要旨的“内学”;其次,在新式学堂中设立的“经学科”或趋于通识化,或趋于专业化,蕴示着儒学之教学与研究的新态势;最后,“中体西用”是张之洞会通中西并消解“西政”对传统政教模式冲击的核心理念,但如何处理与民智等现代价值的关系,成为儒学在后续发展过程中必须直面的议题。
关键词:张之洞 《劝学篇》 儒学 经学 中体西用
作者:王玉彬,哲学博士,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暨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道家哲学、中国哲学史。
艮背行庭:论程颐与朱子对艮卦的异读
于超艺
摘要:程颐对艮卦卦辞与对《彖传》的疏解略不相同,其解卦辞,释“艮其背”为止于人“所不见”之地,以其“不交于物”,使人不被欲望牵引,所论是学者之工夫;而解《彖传》,则称“止各当其所”,讲的则是学问存养工夫之后的效验。朱子接受程颐对艮卦《彖传》的解读,但不认可他对卦辞的解读。在朱子看来,艮之止乃止于“当止”之所,而非不接于外物。朱子将“外物不接”之意大而化之,换作非严格意义之“非礼勿视听言动”来弥缝程朱之间的异读。相较而言,朱子更能接受程颢的说法,即只要依理而行,则不受物我羁绊,所谓“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如此“外物不接”之说自然就被取消了。
关键词:程颐 朱熹 艮卦 工夫
作者:于超艺,哲学博士,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
先秦儒家人性论缺环补苴及对汉魏六朝的沾溉 ——以佚文献为中心
杨柳青
摘要:人性之辩是先秦颇为兴盛的学术议题,佚文献和出土文献可补苴孔子“性相近、习相远”与孟子性善论、荀子性恶论之间的缺环。孔子以习论性,七十子漆雕开、宓子贱则言性有善有恶且善恶不可变易,七十子后学世硕提出善恶可养,公孙尼子以气论性,《性自命出》以情论性,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离不开七十子及其后学的先导。先秦人性论遗泽予汉魏六朝并衍生出才性论,后者成为人物品鉴和文艺审美领域的核心范畴。曹魏时期的才性论保留先秦余绪,主张才性乃禀天所赋,晋虞溥提出才性可随教而移,南朝刘勰则明确指出积学可富才、才性可习染。
关键词:人性论 以气论性 以情论性 才性论 佚文献
作者:杨柳青,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献与文学。
孔子“无间”思想的认识论意涵解析
林孝斌
摘要:孔子在《论语·泰伯》中以“禹,吾无间然矣”指称他和大禹间的“无间性”。孔子的“无间”思想是兼具个殊与普遍性意义的认识论命题。该命题意在揭示跨越时空的不同主体之间的感通如何可能。由于感通是一种原始认识活动,其内在结构由情感与观念复合而成,故该命题是一重要的认识论命题。其要义有二:一者,作为个殊性,它隶属孔子的切己体验,属一种私人语言,是孔子自己集判断者、判断标准和判断对象这三者于一的认识活动,他人无法置喙;二者,它又具有普遍性,体现出不同主体之间实现感通的基本原则:情感之共鸣,认知之共识。该要义能拓深当前学界对“中—西”“古—今”论域的探讨,故有发覆之要。
关键词:孔子 大禹 无间 感通 认识论
作者:林孝斌,哲学博士,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中西哲学比较。
《乐记》的文本渊源与思想主旨
——基于类书佚文与出土文献的互证研究
高晓锋
摘要:历史上关于《礼记·乐记》的作者、写成时间与传布过程的诸种说法,由于缺少思想和文本层面的综合考察,多沦为一面之词。从《乐记》文本的形成过程及其思想宗旨来看,可以将其上溯到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进行礼乐重构活动的战国中早期。具体来说,《乐记》是孔子之后以子游及其后学公孙尼子为代表的儒家,为了解答礼乐能否教化民众以及如何教化民众的问题而涉入心性论之域,从心性论高度对音乐的起源、本质及其乐教路径与意义等重大问题展开运思的产物,反映了子游学派“寻本遵道”的学术传统,并引发了儒家探究人性问题的热潮,标志着儒家乐教理论的成熟,在先秦儒家思想谱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乐记》 乐由心生 公孙尼子 子游学派
作者:高晓锋,哲学博士,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先秦诸子与文献。
来源:《孔子研究》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