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 年陈永贵当了副总理后,得知毛主席也不喜欢等级制,所以,即使在人民大会堂开会,仍穿老农民的对襟衣服,包白头巾,不计较什么级别,连工资都不要,回了大寨就和社员一样下地干活,年轻人仍叫他永贵大叔,谁能做到这些?

人民大会堂中,一个穿着朴素的老农民走上台发言,没有一个人觉得他的穿着奇怪,甚至认真倾听他的发言。

这样的场景出现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而这个看起来质朴老实的农民其实正是我国当时的副总理陈永贵。

陈永贵是一位可亲可敬的好领导,他原本就是农民出身,即便是进了中央也没有改变初心,不在意形式,不要求回报,仍旧是一身和以前一样的打扮走在百姓中。

陈永贵的童年十分艰苦,陈家人世世代代都生活在村子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到了他这一代也没有丝毫的改变。

他出生的那一年,军阀混战,百姓过得民不聊生,又碰上大旱灾,庄稼颗粒无收,家中的情况愈发艰难。

为了谋生,他的兄弟姐妹甚至母亲都被迫卖到了别家,只为了换来一口能下咽的粮食。

年幼的他,在苦水和眼泪中长大,早早地清楚了贫穷的可怕。

解放之后,陈永贵所住的大寨在他这个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勤恳能干,一心为百姓着想,敢说敢当,在当地有着极高的声望,很受信服。

虽然陈永贵没有接受过文化教育,最开始的时候连字也不认识,但是他的学习热情高涨,很快就克服了这一困难,能简单读书看报。

他原本就出身底层农民阶级,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在带领群众工作的时候,又有针对性地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

在陈永贵的努力下,大寨的农民们用自己的勤劳双手,创造了令全国感到不可思议的好成绩,成为了全国的优秀模范。

尤其在遭遇了特大自然灾害之后,陈永贵没有气馁,拒绝了政府提供的救济物资,硬生生带着大家埋头苦干,齐心协力渡过了难关。

最终,他们不仅解决了自身的困境,还在大灾之年获得了丰收的成绩,让大寨精神一夜之间传遍了全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陈永贵被邀请参加经验分享大会的时候,他身上穿的衣服仍旧是简单方便的工作服,虽然手里没有拿稿子,但是他大方的谈吐得到了在场所有人的掌声。

之后,他从一个普通的农民走到了国务院副总理的位置,这段传奇经历没能改变他勤恳的本性,而是让他有了更强的责任心,下决心起好带头作用,时刻以身作则。

即便是换了岗位,他仍旧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在参加会议的时候,陈永贵裹着白头巾,穿着农民的对襟大褂,仿佛像是一个农忙完赶来赴会的平头老百姓。

从始至终,他的信念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带着大家走上不饿肚子的致富之路。

他甚至不要一分钱工资,回到大寨的时候就和大家一起扛着工具下地劳动,从没觉得自己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没有一点所谓的官架子。

他家中的条件和最开始相比没有什么变化,吃和住都是和从前一样,然而大寨的粮食产量却连年增长,百姓们的日子好起来了,他脸上便露出了质朴的笑容。

从走进人民大会堂到后来离开,农民陈永贵两手空空地来,两袖清风地离去,让人们看到了一位真正廉洁清明的好干部应有的样子,他是大家心中敬爱的好干部,更是百姓怀念的“永贵大叔”。

资料来源:《我的爷爷陈永贵:从农民到国务院副总理》陈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