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数万台住宅老旧电梯已经进入更换高峰期。老电梯“超龄”运转,会有哪些风险?精细化保养能否延长老电梯的使用寿命?全市电梯如何提高后续维保水平?针对这些问题,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副处长尤晓源。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副处长尤晓源(中)。受访者供图
去年消除2600余项电梯安全隐患
电梯故障成为老电梯长期“超龄”运转的通病。记者在近段时间走访北京“老电梯楼”的时候,也遇到过多次居民讲述各种电梯“卡壳”的经历。那么,这样的电梯是否已经意味着随时会发生较高风险?
“对于电梯故障的理解,大众和行业内是存在一些差异的。”尤晓源说,“电梯是由微电脑系统控制的,运行过程中通过多个传感器实时监测电梯运行状态,如果某个监测点的信号出现了异常,比如,层门地坎滑道内异物卡阻,人为长时间挡门、扒门时,门关闭触监测信号就会反馈异常,控制系统会认定出现故障,电梯就会停止正常运行,或进行系统修正。所以,电梯突然‘卡壳’的触发情况有很多,居民要保持冷静及时呼叫援助。”
但如果居民遇到的是电梯突然下坠、卡停,则是电梯的自我保护机制启动了,“电梯设计有多种安全保障装置,比如牵引电梯轿厢的钢丝绳由多根组成,一般不会出现多根钢丝绳同时断裂的情况。电梯设计有限速器和安全钳的联动保护装置,如果钢丝绳有运转异常或限速器检测出轿厢超速,都会触发安全钳动作,使电梯轿厢紧急制停在导轨上。”
也就是说,碰到电梯运转故障,乘梯者不要过分惊慌甚至去进行扒门等危险动作。尤晓源介绍,每年包括北京住宅电梯在内的全部电梯,都会按照规定去定期进行“体检”,还会进行电梯使用管理、维保质量、检验检测质量等方面的专项抽查,安全性是有保障的。2024年,通过电梯专项抽查,北京市已消除2600余项电梯安全隐患。
全市启动“一梯一码”智慧监管工作
目前北京老旧住宅电梯常见的故障有哪些?尤晓源介绍,“一般来说,包括电梯门触点接触不良,选层按键损坏或失效,电梯控制系统、驱动装置、制动装置中的部件或电气元件出现老化、损坏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检修或更换部件。”
记者留意到,2024年11月,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曾通报过一次电梯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其中就包括未经检验的电梯投用、电梯底坑积水,以及电梯发生困人事件后,未对电梯进行全面检查继续使用,导致该电梯再次发生困人情况。
如何规避类似的事情,让电梯维保更加精细化?更换了新电梯,寿命如何更持久?“最近不少市民肯定留意到了,楼里的电梯都贴上了一张‘身份证’,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就能查看电梯的维保档案。”尤晓源介绍,2024年聚焦居民住宅老旧电梯安全监管问题,北京启动了“一梯一码”智慧监管工作,即为每台电梯附上专属的数字“身份证”,这其实是在传统监管基础上,对未来电梯维保监管模式的一次全新升级。
目前,“一梯一码”监管已率先在使用时间15年以上的8万余台老旧电梯(其中包括4.5万台住宅电梯)试点实施,2025年4月底前,实现全市31.6万台电梯全覆盖。尤晓源谈到,有了这张“身份证”,居民可一键扫码了解电梯基础信息、维保信息、电梯检验、检测信息、救援电话等信息。而电梯维保人员扫码进行人脸识别和位置定位验证后,才能开展维护保养,实现维保记录电子化、维保过程可溯化。
试点电梯安全监督“哨兵团”
“对我们的执法人员来说,实施‘一梯一码’后,可以通过系统后台调阅检查,实现全过程非现场监管。过去,可能存在维保人员与实际不匹配、未持证上岗,或是随意填写维保记录等情况,现在有了这套系统,就可以很好地规避这些现象。”尤晓源透露,当前,北京电梯维保市场非常“卷”,存在非良性竞争,甚至存在“价格战”的现象,持续压低维保价格,电梯维保的品质就难保证。“一梯一码”施行后,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电梯维保市场持续、健康的发展,实现优胜劣汰。
此外,在非现场监管领域,海淀一些小区也在试点运用物联网数字化监管,探索“数字+共治”特种设备安全新型治理模式,“比如海淀区正在花园路街道试点,聘请美团、顺丰、京东等‘花园路小哥’担任电梯安全监督员,打造北京市首个电梯安全监督‘哨兵团’。”尤晓源认为,未来,随着电梯制造技术的更新迭代、电梯维保行业的发展以及监管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北京住宅电梯维保难题将逐步得到破解。
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贾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