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地区被日军占领后,短期内出现了地方权力真空。此时的日军忙于作战,也抽调不出多少力量对占领区实施完善的军管。

于是中国本地的“亲日团体”在这一过渡时期,体现出了“使用价值”。江浙皖地区的“大民会”组织由此从“线下走到线上”,开始参与一些地方事务之中。

“大民会”的前身是“兴亚会”,成立于八一三抗战前夕,1938年7月变身为大民会。其总部原在上海日租界新亚酒店,后随汪精卫迁往南京

“大民会”中央机关称为“总本部”,内分总务、组织、宣传职能部门,最初以日本人北原雄龙为最高顾问,三浦斯夫为指导。

日军占领江苏大部后,先在镇江、苏州等市设立了数个“大民会联合支部”,下面按层级还有“县支部”“区分会部”,主要日常工作是为日军的侵略战争粉饰,宣传所谓"东亚新秩序"及反抗日、保乡、联村自卫等活动。在苏浙皖三省大约设立了10个联合支部和44个支部。

随着汪精卫政权的逐步完善,大民会于1940年12月声明解散,参加汪精卫的“伪国民党”。

大民会镇江联合支部(1938年10月-1940年12月),运作期间是与“镇江自治委员会”存在一定功能和人员重叠的。

日军曾给予大民会一定的物资经营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军曾给予大民会一定的物资经营权

日军镇江宣抚班最先寻求的是镇江商会头面人物,如陆小波、冷御秋等。但这些人顾及名节,早已去往外乡。最后锁定了大照电气公司的经理郭志诚。郭怕汉奸的名声,只肯在幕后活动做副职也不愿意出头,于是又推出了旧北洋官僚柳肇庆出来做正会长。1938年1月,镇江自治委员会成立。

到了当年5月,柳肇庆因不愿继续配合日本人而辞职。8月,自治委员会改为丹徒县公署,郭志诚当了一把手,后一直维持到汪伪“清乡”时下台,地位被多面间谍袁殊取代。

由于日方发现镇江当地的“亲日”政工太过薄弱,于是1938年9月,安排大民会到镇江筹组机构,10月,大民会镇江联合支部成立(管区为镇江、扬中、丹阳、金坛、溧阳)。

大民会镇江联合支部开支表(1939年6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民会镇江联合支部开支表(1939年6月)

胡克之、胡筠、陈子宽、张忠惠等32人时为”镇江大民会“的主要工作人员,至1940年底解散前,实际发展会员也仅千人左右,主要限于镇江政商界,社会面发展情况极为不佳。

为维持该会运作,体现职能价值,日方将镇江火柴厂和面粉厂的部分供销权给予了大民会,该会在镇江也设有小额信贷所和医疗机构,客观上对镇江也提供了一定的社会服务。

平心而论,在当时的社会形势下,因为战乱正盛,大量的人口流离失所、命悬一线,一些社会人物出于无奈和怜悯,“捏着鼻子”出来维持地方局面,也是具备一定现实意义的行为。比如大照公司经理郭志诚,就自费收拢难民,组建救济所。

当汪记政权的“专业团队”建立起行政构架之后,这些”社会活动家“大多选择了“急流勇退”,以摆脱那种矛盾、尴尬的社会处境(甚至有被军统暗杀的危险),这是当时国人的一种无奈,也是当代人无法理解和想象到的一种扭曲状态。

大民会镇江联合支部运转期间,其宣传科办有《新镇江》杂志,主要内容自然是搞“亲善宣传”,这也是抗战时期,沦陷区舆论环境的真实写照之一。

《新镇江》杂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镇江》杂志

抗战中的中国社会复杂性、利益群体的多样性,从“大民会”这类组织的活动轨迹中,即可见一斑。其也是镇江在特殊历史时期,城市状态的一个典型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