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十五周年纪念文集(全二册)

编著者:国家古籍保护中心 编

ISBN:978-7-5013-7638-4

定价:198元

内容简介

为反映“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开展以来各地区取得的古籍保护成果、交流经验、推动工作发展,国家古籍保护中心面向各省古籍保护中心征集各地区古籍保护成果案例宣传稿件。这些稿件用文字、图片的形式,以宣传案例的方式,展现全国各地、各系统古籍保护风采,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图书馆报》和《藏书报》等平台发布后,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本书即以这些稿件为基础编纂而成,分为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省级古籍保护中心、基层公共图书馆、其他系统古籍保护单位、古籍保护参与者等章节,收录文章近百篇,从不同角度介绍“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开展以来,在古籍普查、古籍修复、古籍数字化、古籍人才培养、古籍整理与研究、古籍保护与传承、古籍征集与鉴定、古籍活化与宣传、古籍阅览服务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和成就。

序 言

中华古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璀璨瑰宝,它们承载着先人的智慧与汗水,记录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是滋养民族精神的沃土。自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正式启动以来,这一宏伟蓝图已悄然绘就十余载春秋。我谨代表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向所有指导、支持、参与、推动这一伟大事业的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同仁同事和社会各界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深切的感谢。本纪念文集的编纂,不仅是对过去十五年辛勤耕耘的回顾与总结,更是对未来古籍保护之路的展望与期许。

一、历史的呼唤,时代的使命:传统文化的新擘画

古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民族精神与文化自信的源泉。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珍贵的古籍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破损与流失,如何有效地保护这些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而重大的任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应运而生,它不仅是历史的呼唤,更是时代的使命。该计划的启动标志着我国古籍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对于保护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砥砺前行,硕果累累:十五年的保护征程

回望过去的十五年,我们深感自豪与欣慰。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下,“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古籍行业全国总动员。古籍工作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铺开,各省级古籍保护中心肩负重任,推动古籍工作的落地与发展;教育、宗教、民族、文物、卫生、中医药等系统古籍保护工作有声有色;各古籍收藏单位因馆藏而制宜,有序推进各馆古籍工作。古籍保护行业合力逐步形成,古籍工作全国一盘棋的局面打开。

(二)古籍普查登记与书目数据库建设。我们基本完成了全国范围内古籍收藏单位的270余万部汉文古籍普查登记工作,数百家单位编纂出版了《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建立了庞大的古籍普查登记数据库,为古籍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成果不仅让我们对全国古籍资源的分布与状况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也为后续的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

(三)分级保护制度的建立。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指导下,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组织,全国各省级古籍保护中心积极参与,《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申报评审工作有序推进。由国务院公布的13026部《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203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不仅揭示了国家的文化典藏,更彰显了中华文明的悠久传承。各省级古籍保护中心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展省级名录和省级重点单位评审工作。国家级、省级,乃至地市级的古籍分级保护体系从无到有,极大地提升了古籍的社会认知度和保护力度,使大量珍贵古籍得到了妥善的保存与传承。

(四)古籍修复与再生性保护。我们设立了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的古籍修复人才,累计修复古籍数百万叶。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及附设传习所单位制订工作计划,推进各传习所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传统的修复技艺通过师徒相授的方式得到了有效的传承。同时,通过影印出版、数字化等手段,实现了古籍的再生性保护,让古老的文字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五)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我们深知人才是古籍保护事业发展的关键。因此,我们积极推进“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古籍保护人才培养力度,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推动古籍保护学科体系和人才资源建设;我们积极搭建人才培养平台,举办各类培训班和研修班,覆盖全国2000余家古籍收藏单位,为古籍保护事业输送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联合复旦大学等四所高校培养古籍保护专业硕士,并在多个城市推进“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我们还鼓励科研创新,推动古籍保护技术的不断进步。

(六)古籍共享与服务提升。我们积极建设“中华古籍资源库”,10余万部古籍数字资源线上发布,实现免费、免登录服务,为科学研究提供一手文献;指导全国相关单位开展古籍数字化工作,边建设、边发布,各地馆藏资源为公众提供便捷服务。我们举办“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册府千华”系列珍贵古籍特展、“中华传统晒书大会”,古籍以短视频、纪录片、综艺等多种方式活化呈现,揭示馆藏,传承文明。

(七)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古籍保护领域,我们始终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积极与国际社会开展交流与合作。通过参与国际古籍保护项目、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做好海外古籍调查、推动海外古籍回归等方式,不仅借鉴了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手段,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古籍保护的成果与风采。

这些成就的背后,凝聚着无数古籍保护工作者的辛勤汗水与无私奉献。他们中既有年高德劭的老专家,也有朝气蓬勃的青年才俊;既有默默无闻的基层工作者,也有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师。正是有了他们的不懈努力与卓越贡献,中华古籍保护事业才得以蓬勃发展、硕果累累。

三、文化传承,科技创新:保护工作经验谈

在十五年的实践探索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古籍保护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同时,我们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一)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古籍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公众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古籍保护工作,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注重科学规划与分步实施。古籍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科学规划和分步实施。我们根据古籍资源的实际情况和保护工作的紧迫程度,制订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实效。

(三)强调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并重。人才是古籍保护事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技术是提升保护效果的关键手段。我们始终把人才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同时注重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不断提升古籍保护工作的科技含量和专业化水平。

(四)坚持传承与创新并行不悖。在古籍保护工作中,我们既要尊重传统、传承经典,又要勇于创新、敢于突破。通过传统修复技艺与现代科技手段的结合运用,我们实现了古籍保护工作的传承与创新并行发展。

四、新起点,新征程:展望美好未来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深知古籍保护工作的任务依然艰巨而繁重。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与机遇,我们将继续秉承“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古籍保护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我们将继续深化古籍普查登记工作,为古籍的保护与利用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信息支持;加大对珍贵古籍的保护力度,同时深入挖掘其学术价值和文化内涵,推动古籍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继续推进古籍数字化工作,依托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提升古籍的知识化、智能化服务水平,让更多人能够便捷地获取和利用古籍资源;继续加强古籍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国际交流工作,为古籍保护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在保护好古籍的前提下,积极推动其合理利用与传承发展,让古籍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最后,衷心感谢所有为“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付出辛勤努力和无私奉献的古籍工作者。你们从事古籍普查、古籍修复、古籍数字化、古籍人才培养、古籍整理与研究、古籍保护与传承、古籍征集与鉴定、古籍活化与宣传、古籍阅览服务,你们与古籍为伍,以传承文明为己任,甘坐冷板凳,乐在古籍中,是你们的智慧与汗水铸就了今天的辉煌成就。

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努力,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古籍保护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而努力奋斗!

张志清

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

内页欣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 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全部目录

■ 文章来源: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综合编辑室

供稿 | 潘云侠 编辑 | 邓旭欣

监制 | 张颀

审核 | 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