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舞动千年的“无为鱼灯”,展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祈福来年风调雨顺;

听,那婉转悠扬的“无为民歌”,正在校园上空盘旋,谱写出生产劳动场景和田园风光;

赏,那若隐若现的“无为剔墨纱灯”,一笔一画都是文化传递,让你领略传统艺术的极致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与智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近年来,芜湖电缆工业学校在学生社团中广泛推广非遗文化,不仅丰富了学生校园生活,更让古老的技艺在年轻一代心中生根发芽,延续民族文化血脉。

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为非遗传承与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芜湖电缆工业学校引进“无为鱼灯”(国家级非遗)、“无为剔墨纱灯”(省级非遗)、“无为民歌”(省级非遗)、“无为庐剧”(市级非遗)等各类非遗项目,聘请非遗传承人作为社团指导教师,每周三下午全校开展社团活动,并定为学校“社团活动日”。通过面对面交流与手把手传授,让学生亲身体验非遗的魅力与精髓,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同时,社团积极组织各类非遗活动,如展览、比赛、文化节等,特别是学校组织的“职业体验日”活动,让中小学生走进职业学校,感受职教魅力。社团学生和中小学生们在一起交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心得与感悟。这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还能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非遗传承氛围,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其中。

此外,融媒体社团学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短视频、直播、DIY体验等,让学生社团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播者。通过网络平台,展示社团活动的精彩瞬间,分享非遗技艺的制作过程,让更多人了解非遗、关注非遗,使古老的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非遗传承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工程,让非遗在学生社团中“活”起来,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更能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绽放光彩,在传承与创新中走向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搭鱼骨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为民歌走进校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学习制作剔墨纱灯

学生感悟

璀璨鱼灯 舞动青春

□2024电商(1)班 倪容慈

指导教师 赵 骏

要说起鱼灯,就不得不提无为市的传统鱼灯舞,鱼灯和舞者相得益彰,以夸张的造型和流畅的动作在当地民间流传了数百年。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到正月三十,无为大街小巷都会热闹非凡,人们舞动着形态各异的鱼灯,祈求幸福美满的生活。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不仅展示了无为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更寄托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2011年,无为鱼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之一。

作为职业学校学生,我被鱼灯体现出的工匠精神打动:鱼灯造型精美,制作工艺考究。鱼灯社团指导老师蒋章的作品堪称艺术和技术的完美结合,从选材、雕刻到彩绘,每一步都堪称精雕细琢。鱼灯形态各异,有鲤鱼、鲫鱼、草鱼等,无不栩栩如生。夜晚,鱼灯亮起,晶莹剔透,色彩斑斓,仿佛真的在流光溢彩的空气中自由游弋,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生活娱乐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无为鱼灯依然在传承和发展。许多无为老艺人纷纷行动起来,积极收徒授艺,将这门独特的技艺传授给年轻人。无为鱼灯八里灯会常务副会长兼总教练蒋章更是身先士卒,和芜湖电缆工业学校强强联手,招收了许多有志于传承鱼灯艺术的少年学子。正是这些匠师们的辛勤付出,才使中华诸多传统艺术形式得以代代相传,并在当今焕发出新的活力。一些年轻艺术家正在积极探讨现代技术手段和传统技艺的结合,如使用LED灯、激光等,让鱼灯更加绚丽多彩;同时将现代舞蹈元素融入到鱼灯舞中,使鱼灯舞更加富有时代感和艺术感,更能吸引我们年轻人。

作为芜湖电缆工业学校学生,我为学校在无为传统文化传承方面所做出的贡献感到无比自豪。

剔墨纱灯 照亮世界

□2024电商(1)班 徐运会

指导教师 赵 骏

说起剔墨纱灯,无为人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占据安徽省内八件“物华天宝”首位,正所谓“纱灯笼皓魄,宣纸载烟云”。新中国成立10周年时,无为剔墨纱灯曾挂于人民大会堂安徽厅。令我感到自豪的是,市内唯一一家剔墨纱灯传承基地正是由芜湖电缆工业学校打造建立。我校张文泉老师负责传承基地的传授工作,她也是纱灯唯一传承人朱晓钟的弟子。

剔墨纱灯的制作工艺复杂,包括木工、雕刻、漆工和绘画等多个方面。灯架通常使用坚硬木材如紫檀、红木等制作,灯面则使用绢纱,并绘以花卉、山水、人物等图案。但张文泉老师并非循规蹈矩、墨守成规的人,她在传统技艺中融入了全新理念,不断研究创新,在薄纱上绘制了许多卡通形象,设计开发出许多纱灯文创产品,让剔墨纱灯技艺有了更多元的现代表现形式。她还鼓励学生在纱灯制作上进行改良和创新,使剔墨纱灯能够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受到更多年轻人的喜爱。

当纱灯亮起,灯光从密针缝就的薄纱上倾泻出来,那细笔勾勒出的人物宛如有了生命,光影流转,翩跹起舞,眉目传情,令人不禁拍案叫绝。我想,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参加社团,剔墨纱灯的技艺一定会在东方艺术长廊中发光发热、惊艳天下。

无为民歌 唱响四方

□2024电商(1)班 张加慧

指导教师 赵 骏

小时候,外婆就经常用无为方言唱歌给我听,独特的旋律陪伴了我一整个童年。没想到在学校的无为民歌社团,我竟然又听到了熟悉的曲调,仿佛回到了儿时。

无为民歌社团是我校三大非遗文化传承社团之一,指导老师是荣誉等身的无为市文化馆馆长胡晓兰。据她介绍,无为民歌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那时无为水运发达,商贾云集,周边文化汇集碰撞,形成了兼容并蓄的地方特色,体现在音律上就演变成无为民歌。民国时期,无为民歌在部分音乐家的搜集和整理下,得以流传。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无为民歌获得广泛关注和传承。

我把外婆唱的山歌哼给胡晓兰听,她激动地说这是《采茶调》,歌咏着茶农采茶的情景。我的脑子里立刻就浮现出了女孩在茶园中采茶的场面,她们在阳光下采摘嫩绿的牙尖,用手背轻轻抹去额头的汗,脆声齐唱着《采茶调》。我仿佛看到了年轻的外婆穿梭其间,不禁湿润了眼角。

胡老师还给我们哼唱了好几首经典无为民歌,《打麦歌》歌唱的是麦收季节的劳动场面,《孟姜女哭长城》歌唱的是古代爱情的凄苦悲伤......无为民歌记录劳动人民生活,是属于老百姓的,这正是它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根源所在。

胡老师说,虽然无为民歌在题材上以歌颂劳动为主,但它形式多样,独唱、对唱、合唱和表演唱等都有。润腔是其中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法,通过声音的颤动、滑音等技巧,使歌曲更加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在伴奏方面,二胡、琵琶、笛子等民族乐器是它惯常的乐器,可以说,它是百分百的原汁原味。但这也为它的传承发展带来了挑战,现代流行文化的冲击使得年轻一代对传统民歌的关注度降低。在这个背景下,学校开设包括无为民歌社团在内的诸多非遗传承社团,为莘莘学子汲取传统文化养分搭建平台。

是啊,无为是我的家乡,也是所有无为人的家乡,如果失去了这些珍贵的艺术形式,我们还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看着眼前执着专注的胡老师,想起她几十年如一日在无为民歌推广和传承方面付出的努力,我不禁肃然起敬。今后我要学习好、传承好、发扬好这门宝贵的文化艺术。

(记者程榕娟、通讯员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