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章开始前,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你们的父母都有退休金吗?
这两天,十点君在网上看到一个话题:
#有没有退休金的养老生活,差别还是蛮大的#
有网友分享,自己的舅舅和姨夫,年轻时都曾在国营工厂工作。
后来又都选择回到老家务农。
在十几年前,他们当地出了一个政策:
但凡在国营工厂注册过的员工,只要一次性补缴3w,等退休后就能按月领取养老金。
网友的舅舅听说后,马上掏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又借了点钱,完成补缴。
但姨夫却拒绝补缴,还念叨舅舅太傻:
“有这几万块为什么要交给别人?
拿在我们自己手里,存在银行里拿利息,想买啥买啥。”
当时他们都还年轻,感受不到“有没有养老金”的差别。
但如今,同样是生活在农村的70岁老人,两人的生活质量却天差地别:
舅舅每月拿着2000多的退休金,还能额外领到夏天的降温费,冬天的取暖费。
只靠这笔钱,就能保证自己吃穿不愁。
他的孩子也不必担心父亲的基本生活,能更专注于自己的小家庭。
反观姨夫却要靠捡破烂和儿女接济为生,导致全家都经济紧张、精神焦虑。
因此网友感慨:
“父母有没有退休金,会直接影响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
退休金,意味着稳定的现金流。
不论多少,在当下都意味着全家多一份安全感。
否则带给子女的,往往是经济与心理上的双重压力。”
也有网友分享,她的爷爷奶奶没有养老金,每年的开销在2万左右。
如果只负责老人的日常开销,因为家里有4个儿女平摊,所以压力并不会太大。
但非常害怕老人生病,因为要全自费。
“一旦去了医院,钱根本不叫钱,只是数字而已,存款瞬间就没了。”
相信在我们身边,类似的故事也不少见。
很多生活在小地方的父母,可能年轻时因为政策原因或信息闭塞无法交社保;
又或是因为贫穷,交不起社保;
还可能因为“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不认为自己需要养老金的保障,所以“不屑”交社保。
如此种种,导致他们在本该享清福的年纪,却反而陷入了没有收入的不安全感里。
即便有一定的积蓄,但钱毕竟花一分少一分,也很难抗风险。
焦虑,很难避免。
处境好一些的,还可以外出打零工贴补家用。
处境差一些的,经济压力就全落在子女身上了。
可现在哪个子女的日子又好过呢?
谁不是被房贷、车贷、孩子的教育费用、日常的吃穿用度追着跑?
能给父母的钱太有限,但看到他们日子过得不好,又心里难受。
着实左右为难。
也难怪。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把“父母有没有退休金”列为结婚的门槛之一。
像我身边就有一个女孩,和男友非常相爱。
两人都事业有成,收入不错,还靠自己的能力贷款买了房和车。
但最后他们还是分手了——因为男生的父母没有退休金。
“将来赡养男方父母,相当于用我爸妈的退休金去补贴他爸妈。”
这话听着刺耳,但也的确戳中了很多现实。
年轻时,总觉得“相爱可抵万难”。
但当真来到中年,承受着“全是需求,没有帮衬,左右夹击”的压力时,才发现:
没钱,能磨灭所有的相爱。
不过,即便孩子的经济能力足以让父母安享晚年。
没有退休金,还是会带给不少父母焦虑。
之前看过一个故事。
网友小林的父亲因为腰伤加剧,被医生“勒令”休息,被迫放弃打零工的生活。
失去收入的父亲,因为没有退休金,只能靠儿子赡养。
渐渐地,性格就变了:
以前总是处处指责儿子的生活习惯,现在通通都不说了。
以前说话总是一言堂,现在却开始小心翼翼,很少反驳儿子的想法;
以前会责备儿子带全家去旅行是“浪费钱”,现在则夸儿子“懂事了”。
从“频频指责”到“不断认可”,父亲的“巨变”被小林觉察出似乎有些讨好意味。
直到母亲意外受伤住院,父子俩才有机会敞开谈谈。
之前由于父亲怕费钱,始终不同意母亲买个家用梯去打扫高处的卫生。
这就迫使母亲只好一直踩着几个旧箱子做家务。
后来有次不小心踩空了,就意外摔伤了。
在得知母亲受伤的原因后,小林对着父亲大发雷霆,指责他为了省小钱,却带来了更大的麻烦:
害母亲住院,害自己耽误工作,被领导责骂......
面对儿子的愤怒,父亲则像个犯了错的孩子,手足无措,小声地解释着:
“和你一起生活后,不敢在饮食上省钱,只好在其他地方省。
没想到会发生意外......”
看到父亲的恐惧,小林想起小时候害怕犯错被责骂的自己,瞬间心软了。
便询问父亲为何变得如此小心翼翼。
“我现在不赚钱了,怕以后你不管我们,所以不敢惹你生气。”
这句话像针一样刺痛了小林的心。
在他看来,养老并不困难:
父母每年在农村的地租能缓解一部分生活压力,他们又有农村合作医疗,也不担心生病住院的费用。
除此之外,自己的经济能力足以保证父母的日常开销。
但父母不是这么想的。
他们觉得自己没有退休金,无法在经济层面帮衬小林。
现在物价上涨严重,他们的衣食住行,必然会增加儿子的经济负担。
如今儿子有了自己的“小家”,两位老人总感觉自己是“外人”,很难完全融入。
要是他们只增加儿子的负担,却不提供任何价值,保不准哪天就得被迫离开。
他们年纪大了,衰老和生病很难避免。
万一惹孩子不高兴了,以后自己生病时,没人陪伴和照料,那该怎么办?
他们不会用医院的现代机器,不懂线上操作;
身体有很多的病痛,但面对医生时又不知道怎么描述;
如果躺在床上动不了了,身边没有子女陪伴,必然受人欺负。
想到这里,小林突然明白了:
父母看似是焦虑没有退休金,根源其实是对老无所依的恐惧。
不论经济还是生活上,子女是他们仅剩的依靠,所以更怕拖累了子女。
话已至此。
当父母没有养老金已成事实。
唯一重要的,是我们身为儿女能做什么,来让他们的养老生活更舒适一些?
十点君准备了4条建议,大家可以先点赞收藏,需要的时候再翻出来看。
1)补缴养老保险
如果父母之前没交社保,可以为他们补交“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该政策规定:只要累计交满15年,到了60岁就能领退休金。
且可以一次性补缴。
各地的补缴规定有差异。
具体的“能不能补”“怎么补”“补完能领多少钱”等等,可以打12333咨询。
2)鼓励父母去找点事做
当父母年老,失去收入时,很容易觉得自己“没有价值”。
我们可以鼓励父母找点事做。
无论是爱好还是零工,让他们在做事中感觉自己是“被需要”的。
例如前文的小林父亲在腰伤痊愈后,坚持要外出打工,怕拖累儿子。
小林原本觉得父亲是“没苦硬吃”,应该留在家里享清福。
但后来明白:
父亲想要尽自己的责任,想要力所能及地多保护、照顾、帮衬儿子。
于是小林帮助父亲摆了个水果摊。
虽然利润微薄,但投入不大,又让父亲有事做,有钱赚,还不会累坏身体。
两全其美。
除此之外,一些不太辛苦的家务不妨留给老人。
像十点君的外婆,年近90岁了,腿脚不便,眼睛昏花,却总动不动就要帮我们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
还把“我可不是废物”挂在嘴边。
怎么劝都不听。
所以后来我们干脆不拦着了,直接把择菜、叠衣服这种轻体力活分配给外婆。
让她有事做,不瞎想。
等外婆把活儿干完了,我们还会变着花样夸她,哄的她一直笑。
让父母感觉到自己的价值,除了让他们有事做,子女的肯定与称赞同样是很重要的。
多说些好话,就能让父母觉得:
即便我们长大了,依然离不开他们。
3)多和父母沟通
上一辈的父母,大多不懂得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与需求。
他们有“老无所依”的恐惧,却可能用一些“不可理喻”的行为来掩盖:
例如“非要外出打工”,又或是“催儿女生孩子,这样我就能帮带小孩”等等来转移焦虑。
而父母真正的“痛点”,需要我们多和他们沟通,才可能探明。
尽管子女的安慰,很难真正缓解父母的焦虑。
但至少我们尝试去理解,会给他们多一些的安全感。
4)顺其自然,尊重父母的命运
当然啦。
每个子女的条件不同,也可能遇见经济和精神都很难帮衬父母的情况。
那不如就尽自己所能,然后顺其自然,尊重父母的命运吧。
一个好的晚年,不止要靠个人的勤劳与努力。
也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和不生大病,不遇意外的运气。
愿我们都有足够的勇气与智慧,去改变能改变的,接受所有不能改变的。
点个【在看】吧,祝福所有父母和子女都能顺遂平安。
你的父母有养老金吗?当父母没有退休金时,你又是如何应对的呢?欢迎来评论区,大家一起聊聊~
参考资料:
1、三联生活周刊:《我的父母,被困在没有退休金的日子里》
作者 | 肖肖,心里有人烟,笔下才有眷恋。
主播 | 林溪安,视频号:林溪安。每日清晨和你说早安。
图片 | 视觉中国,封面来源《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剧照(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