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卖羊肉赚180元被罚10万,加油站偷油几百万,却只罚2000元,难怪会屡禁不止。

这两天,央视曝光了一些地方加油站利用加油机偷油逃税的不法行为。福建漳州的俞先生,他的小车油箱容量是50升,但没想到前不久在一个加油站加满油后,竟然现实加了56.48升油。所以,他怀疑加油站是不是存在偷油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广西贺州的一个加油站,通过对加油机上计油器和主板的参数进行修改,消费者每加一箱油被偷走1.5升。另外,利用相关程序,让正常加油13次,只显示3次记录,来达到偷逃税的目标,一个半月就偷逃税131万余元,真的是偷油又偷税。

央视的曝光,引发了很多网友的共鸣。其实有没有偷油行为,很多人都能感受到,到不同的加油站加油,显示的续航里程都不一样,有的相差几十公里,这明显不正常。

加油站偷油不是什么新鲜事,一直都有,十几年前,加油站就通过油枪空转来偷油。随着科技的发展,作弊的手段也越来越先进。

去年5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披露一年多来,全国共查办加油机作弊案件1249件,涉案金额20.02亿元。这一次央视报道说目前全国公安机关共侦破加油机作弊案件95起,查处各类作弊设备9000余件,查明偷逃税款7.9亿余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实话,95起可能只是冰山一角,真要像查电动车一样,来一次全面的清查,估计能收获不少,还能大幅降低偷油的违法行为。

问题来了,为什么加油站偷油会屡禁不止呢?难道真的是因为作弊技术越来越先进,防不胜防吗?恐怕没那么简单。

第一个原因就是监管缺失吧。央视在报道时说,加油机属于特种设备,从生产到安装再到使用甚至维修,每个环节都有着严格的监管。通常情况下,作为使用终端的加油站,没有作弊的可能。

既然每个环节都有监管,为什么还能作弊?去年315期间,新华视点报道说一些背包客会主动到加油站推销非法改装加油机,一把加油枪2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价格。这说明问题出在生产端,既然加油机的生产也有严格的监管,为什么还是能够生产作弊的加油机呢?说明所谓的严格监管,一点都不严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个原因是处罚太轻了。根据《计量法实施细则》规定,无论作弊获利金额多大,顶格罚款都是2000元。比如山东青岛一加油站利用作弊软件,非法获利高达320余万元,罚款2000元。内蒙古包头市某加油站违法获利800多万元,罚款也只有2000元。

就像一些网友说的,罚款2000元,这是在鼓励违法犯罪。这么轻的处罚力度,只会让一些人一犯再犯。

这几年,我们看到太多重罚民的案例,什么农民卖芹菜赚14元,却被罚10万元,卖羊肉赚180元被罚10万等等。但没想到加油站偷油几百万,却只罚2000元。这样的处罚规定,还不修改,等什么时候呢?

另外,我们看到这些被查处的案件,违法所得都被没收了,那可都是车主的钱,为什么不还给他们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查电动车是为了老百姓的人身安全着想,那查加油站偷油,也是为了老百姓的财产安全着想,是不是应该以同样的力度来进行查处呢?

真心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大对加油站偷油,以及整个黑色产业链的打击力度,并且调整罚款幅度,加重违法成本,才能有效的遏制这类乱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