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与社区是基层“最后一公里”,其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常常反映文化建设的“进度条”。其中,公共文化空间效能又往往折射优质文化资源在基层的聚合程度。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涉及乡村振兴的文化内核。”在苏州和氏设计营造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兼总创作师张郁看来,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应该基于乡村文化发展需求,既是社交平台,也是留住乡愁、留住情感的载体。“我们希望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做出高浓度、高颜值、高人气、高共情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张郁说。
“加法”的基础是什么?在地文化。挖掘在地文化的过程给了张郁诸多启发:在地文化线索、在地记忆线索、在地主题线索共同列出了建构乡村文化空间的“加法算式”。“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从江苏苏州到浙江杭州的航船,每天晚上出发,第二天早上抵达。现在没有这种船了,但很多人都对它记忆犹新,还愿意在作为出发地的小镇停留。我们就为小镇挖掘了‘航船记忆’这条文化线索,并且营建运河航船记忆馆。”张郁分享。
“减法”是为了什么?凸显本色。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应该像从当地“长出来”一样。张郁认为,减去冗杂元素、减省不必要的步骤更有利于触达有代表性的本土符号,触达人们的内心世界。有时候,仅仅改一扇门、一扇窗、一个屋顶就能营造新的、更贴合环境的意境。
“乘法”如何做?同频共振。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不是摆设,应该是接地气、有人气的。从城乡文化资源同频、业态同频、科技同频、IP同频等角度,张郁认为城乡的资源共享需要“走出去”与“引进来”双向发力。“建设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根本目的是为村民服务,吸引更多人关注乡村,而非将其单纯作为城市居民或游客休闲的选择。”张郁说。
在城市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中,文化馆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重庆市大渡口区的答案并不寻常。摘果子、赏石头、观游鱼、学茶艺……走进这家文化馆的各个空间,很难将其跟一个公共文化机构联系起来。重庆市大渡口区文化馆党支部副书记韩路透露,重庆市大渡口区文化馆新馆于2022年建成开放,功能室的装修、改建及馆舍环境优化都围绕“美”字进行。整体空间设计彰显中式风格,门头木匾馆名、楼梯圆柱灯笼、过道木雕花格及沿路博古架等均植入了中式元素。在空间功能设置上,除了舞蹈合唱排练厅、书画展览厅、培训教室等常规免费开放空间外,该馆还打造了艺术普及广场、民族乐吧及石趣园、九果园、陶艺园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并设计了竹荫小道等景观,让潺潺流水、雅静石景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服务于民。
公共文化空间本身就是重要资源,也是优质资源发挥综合效益的“孵化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分会秘书长孙晓勇认为,对于基层而言,公共文化空间的设计核心是以人为本,其第一功能是让人们在这个空间中感到更舒适、更便捷。当更多设计力量参与新空间,文化属性、记忆属性、分享属性会逐步得以丰实。
“有时间过来走一走、看一看、体验一下。”当新空间得到群众的推介,意味着一个公共文化空间不仅被其所在地认可,也真正“长”在了人们心里,扎在了基层土壤中。
2025年1月6日《中国文化报》
第5版刊发特别报道
《新空间拉动基层公共文化建设“进度条”》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