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波流感来袭。原本应该上周日与读者在书店见面的李静老师因感染了病毒未能成行,她为此深感抱歉。
那场以“聊聊创作:一种抵抗虚无与恐惧的路径”为题的“我害怕生活”系列分享会延期到了本周日,而在本周六,还有一场以“从发声到倾听:无话可说的世代我们说些什么”为题的对谈发生,相信它们都会在新一年的伊始给难免“害怕生活”的我们注入心灵力量。喜爱李静老师的读者可以在这周末在北京不同的书店,选择您方便的时间和地点听她的分享。
“我害怕生活”系列收录了剧作家、文学评论家李静在 1995—2022 年间的文学评论与创作,合计七十余万字,既是走进中国当代文学的绝佳路径,亦是一个写作者的成长史,涵盖了文学评论、戏剧、小说、诗歌、随笔。这五册书的详细介绍请划至文末了解。
读者朋友们请多多保重身体,我们这周末见!
从发声到倾听:无话可说的世代,我们说些什么
这是人们会说起的一年,
这是人们说起就沉默的一年。
——布莱希特
在这个众声喧哗、信息轰炸的世代,我们似乎拥有空前多样的发声渠道——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发出自己的声音、畅所欲言;同时,又愈发强烈地感受到自说自话的寂寞、“无话可说”的困境。有时,发声是对内心价值的表达,有时,倾听也是一种态度的展露;在一个喧嚣与沉默并行的时代中,我们可能首先要学习做一个倾听者,做一个思考者,然后才能找到自己要说的话,自己该说的话。
1 月 11 日(周六)19:00,剧作家、文学批评家李静将与作家、学者止庵,文 学评论家、历史学者解玺璋一起 来到 PAGEONE(五道口店),谈谈在这个无话可说的世代,我们应该说些什么。
【时间】
2024 年 1 月 11 日(周六)
19:00 — 21:00
【地点】
PAGEONE(五道口店)
北 京市海淀区成府路 28 号
无法来到现场的朋友
欢迎点击下方链接预约直播
【嘉宾介绍】
李静
剧作家、文学评论家。著有话剧《大先生》《秦国喜剧》《戎夷之衣》,批评集《捕风记》《必须冒犯观众》,随笔集《王小波的遗产》《致你》等。现居北京。
作家、学者。
文艺评论家、历史学者,从事文艺批评四十余年,已出版评论集《喧嚣与寂寞》《说影》《五味书》《一个人的阅读史》等,近年开始近现代历史和人物传记写作,已出版《梁启超传》《张恨水传》《君主立宪之殇》《抉择:鼎革之际的历史与人》《隐藏的文脉:北京书院述微》等。
罗丹妮
“我害怕生活”系列策划编辑,《三联生活周刊》出版总监。
聊聊创作:一种抵抗虚无与恐惧的路径
但我也没预料到,写作竟如此意义重大——它是一条道路,借着一束光,将一个困在囚笼里的灵魂,引向自由与爱之地。诚然,写作本身并不是光。但写作只要是诚实不虚的,必会遇见光。光在人之外、人之上,是切切实实存在的。光引领我们实现生命的突破。
——“我害怕生活”系列总序
如今,我们似乎常常容易感到迷茫,心里空落落的,害怕生活。曾经觉得理所当然的价值观变得模糊,生命好像失去了方向,内心的空白处生长出虚无与对生存的惧怕。创作,是李静寻找光亮、保住真心的方法。
1 月 12 日(周日)15:00,剧作家、文学评论家李静将与 小说家、编辑韩晓征,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刘文瑾,作家、记者雷晓宇来到单向空间·郎园 station 店,在 2025 年伊始,一起重拾生命的创造力,用文学创作直面终极课题,抵抗虚无与恐惧。
【时间】
2024 年 1 月 12 日(周日)
15:00 — 17:00
【地点】
单向空间·郎园 station 店
北京市朝阳区东坝镇半截塔路 53 号郎园 station D3-1 座
无法来到现场的朋友
欢迎点击下方链接预约直播
【嘉宾介绍】
李静
剧作家、文学评论家。著有话剧《大先生》《秦国喜剧》《戎夷之衣》,批评集《捕风记》《必须冒犯观众》,随笔集《王小波的遗产》《致你》等。现居北京。
韩晓征
小说家,编辑。著有《夏天的素描》《美器》《耶稣传》(合著)等书。
刘文瑾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导。研究领域为比较文学和西方文论。曾出版专著《列维纳斯与“书”的问题:他人的面容与“歌中之歌”》《现代悲剧与救赎》《道德崩溃与现代性危机:三位后奥斯维辛思想家的遗产》,译著《现代性与犹太思想家》。
雷晓宇
历任《中国企业家》杂志高级记者、《创业家》杂志副主编、《智族 GQ》杂志总主笔、黑马传媒副总裁。连续多年负责杂志封面报道与人物特写,并为《周末画报》《人物》等媒体撰写专栏文章。出版作品集《中国商业老灵魂》、《海胆:十人特写手册》。
罗丹妮
“我害怕生活”系列策划编辑,《三联生活周刊》出版总监。
【相关图书】
《必须冒犯观众》是一本批评随笔集,收入了李静在 1997—2022 年间一些关于文学、戏剧、影像、泛文化现象的散漫议论和她自己的戏剧创作谈。“它们是一个写作者的一己偏见,源于持续不断的执拗注视。这种偏见不是建立在广博丰富的知识参照系之上,而是建立在自我探究的价值选择之上;这种注视亦不是发乎学理的冷静旁观,而是自我投入的主观凝视。”
《捕风记》是一本文艺专论集,收入了李静对十四位戏剧家、作家和批评家的集中论述。此书曾于 2011 年出版,此次再版,有增有删,所论者为:契诃夫,彼得·汉德克,林兆华,过士行,朱西甯,木心,莫言,王小妮,止庵,林白,王安忆,贾平凹,林贤治,郭宏安。
《王小波的遗产》是李静关于作家王小波的评论与回忆文章的结集,断续写于 1995 年至 2022 年。1995 年她在一家报社实习,初识王小波,写下第一篇短专访《“真理本身也许就很有趣”》。《海绵记》写于 2022 年 4 月,是她人到中年时预防遗忘的细节记忆与片段反思。中间各篇,写于不同的年份,显现对王小波不同程度的理解。总成一书,以纪念王小波给中国文学带来的解放性的笑声,以表达作者对他文学遗产的感激之情。
《致你》是李静的私人创作集,写于 1996 年到 2021 年,其中包含一些从未发表的诗歌,以及若干小说、散文等。《致你》中的“你”,来自马丁·布伯《我与你》之“你”,是永恒之“你”,充溢穹苍、超越万有之“你”。这是“我”写给“你”的信,此对话将一直延续在“我”未来的旅程中。
《戎夷之衣》是李静完成于 2021 年的话剧剧本,借《吕氏春秋》里的一个故事,叩问困境之下人性一念之间的选择:光与暗、善与恶、历史与当下、崇高与卑劣。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