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月7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密云区“两会”获悉,2025年,密云区计划对区域内的7座城堡和3座敌台进行抢险加固,在守好文物安全的基础上,尽可能保护长城古朴沧桑的历史风貌。
长城是我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文化遗产。自2019年起,北京在全国率先实施长城抢险加固工程,以支顶加固为主要方式,重点解决排水不畅、坍塌滑落、墙体开裂等问题,最大程度保护长城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密云区文化和旅游局的最新数据显示,密云区现存明代长城182.97公里,另有北齐长城3.6公里,长城长度位居全市最长、敌台数量全市最多。截至目前,密云区2024年的长城抢险加固项目均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主要险情已经排除,确保了长城本体安全。
位于密云区大城子镇的66号敌台,有望获得抢险加固
在密云区“两会”上,密云区文旅局局长郑艳华介绍,2025年,密云区文旅局将继续向北京市文物局申报长城抢险加固项目,计划申报项目涉及五个镇的7座城堡和3座敌台,分别是:冯家峪镇的白马关城堡、上峪城堡、石佛城堡抢险加固工程;新城子镇的遥桥峪城堡西墙、吉家营城堡西南角坍塌处及东墙抢险加固工程;古北口镇的28号城堡东墙及水关抢险加固工程;高岭镇的吊马寨城堡、390号敌台抢险加固工程;大城子镇66号敌台、67号敌台抢险加固工程。密云区文旅局将根据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批复情况,开展前期手续办理、项目施工等工作。
近年来,密云区文物部门针对区域内的长城,采取最少扰动原有遗构、保持古朴沧桑风貌的方法,仅做必要的抢险加固,不做大规模的修缮和开发。以蟠龙山长城为例,在完成抢险加固工程后,通过建立“自导式解说标识系统”对该长城的历史沿革、设施构造、病害成因、保护理念等加以阐释,带给公众不同以往的游览体验。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毅飞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毅飞
编辑/彭小菲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