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编者按
经过多方积极合作和编撰者的勤奋努力,《浙江尧舜遗迹导读》已进入出版阶段,这是在前人成果、文献研究、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尧舜禹文化和华夏五千年文明发展的又一次新的探索,也受到有关专家学者的好评。现将本书“概述”在本公众号发表,以供同仁参考。
《浙江尧舜遗迹图导读》概述
邱志荣 张卫东 戴秀丽
在2024年4月公祭绍兴大禹陵前夕,中国水利博物馆和绍兴市鉴湖研究会联合编撰的《中国禹迹图导读》①,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首部以大禹文化为视角,记录、考证夏朝以来禹迹传播、发展过程的集大成著作,也是一项禹迹历史研究和多学科价值探索的创新成果。
《中国禹迹图导读》
2023年9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浙东运河文化园,看到了浙江的禹迹,关切地问了禹迹研究的情况。②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和指示是对我们禹迹图编制同仁的莫大支持和鞭策。
在较长时期的禹文化研究和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尧舜禹文化是一个整体,具有连续性、传承性和不可分割性,因此也必须系统地整合研究。就此我们开启了尧舜遗迹的新一轮研究,着力点在于《浙江尧舜遗迹图导读》的课题。
浙江尧舜遗迹图(正面)
浙江尧舜遗迹图(背面)
一、尧舜及其出生地
尧和舜是上古时期的圣王,位列“三皇五帝”之中,所谓“尧天舜日”。尧开创了人类远古文明的灿烂与辉煌,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的象征。舜是中华道德文化的鼻祖,被后人尊为“百孝之首”“文明之源”。尧舜文化为中华大地上国家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对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起着精神凝聚作用,是当今中国发展先进文化不可或缺的基础和源泉,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传承作用。
虞舜者,“虞”是国号,其实是氏族名,即有虞氏;“舜”是谥号,即死后依据在位时的功绩所授予的称号。《谥法》说:“仁圣盛明曰舜。”③
虞舜,姓姚,名重华,号都君,古籍记载舜双目重瞳,故名重华,其人龙颜,大口,黑色,身长六尺一寸。
舜诞生于何处?众说纷纭。主要说法有三种:
一说舜诞生于山西,其依据是《史记》。《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冀州之人也。”冀州是古州名,在今山西、陕西之间的黄河以东,河南、山西之间的黄河以北,以及河北的东南部、山东的西北部地区。《史记正义》说得更明确,认为舜是冀州河东县人,河东县在今山西永济。这一说法主要受“大一统”的影响,认为舜是黄帝的后代,也就是中原人氏。
第二种说法认为舜诞生于山东,其根据是《孟子·离娄章句下》:“舜生於诸冯,迁於负夏,卒於鸣条。”其注释说:“诸冯,负夏,鸣条,皆地名,在东方夷服之地。”④有认为诸冯即山东姚城,古称姚墟,因唐《括地志》说:“姚墟,在濮州雷泽县东十三里。”⑤有学者认为:“诸冯当在山东平邑县境内浚河边上的诸冯村,那里地名今仍叫诸冯,分北诸冯和南诸冯,和其西北浚河边的颛臾(今平邑境内)等地一样,都是远古地名的遗留。……《史记索引》引皇甫谧云:‘帝喾名夋也。’其实夋字就是舜字……所谓浚河就是舜河。”⑥
第三种说法是说舜诞生于浙江上虞。《会稽旧记》说:“舜,上虞人,去虞三十里有姚丘,即舜所生也。”⑦晋代周处的《风土记》说:“舜,东夷之人,生於桃邱妫水之汭,损石之东。旧说言舜上虞人也。(《水经注》引此云:旧说舜葬上虞。《路史·发挥》引此云:上虞有舜冢。)虞即会稽县,距余姚七十里。始宁,上虞南乡也,后为县;桃邱即姚邱,方相近也。今吴北亭虞滨在小江里,县复五十里,对小江北岸。临江山上有立石,所谓损石者也。(……损石,俗呼为公崭。)”⑧1984年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浙江历史》第一章第二节《舜在浙江的传说》中说:“舜的母亲是握登,生舜于上虞姚墟,所以舜就姓姚。”本书调查中发现在今宁波的余姚也有多处舜出生地的传说。
二、尧舜文化在浙江的深厚积累
在浙江,尤其是在以绍兴为核心的越文化中心区域,关于尧舜文化有着丰富的记载和深厚的积累。
越地有三处规模颇大、历史悠久的舜庙,分别在绍兴、上虞、余姚境内。宋·王十朋《会稽风俗赋并序》称:
舜生於诸冯,《孟子》以为东夷之人。历世逾远,流传失真。太史公以为冀州。然耶?否耶?然越之邑则有上虞、余姚,山则有虞山、历山,水则有渔浦、三怃,地则有姚邱、百官;里焉有粟,陶焉有灶,汲焉有井,祀焉有庙。此其遗迹也。
意者不生於是则游於是乎?舜为人子,克谐以孝,故其俗至今烝烝是效。舜为人臣,克尽其道,故其俗至今孳孳是蹈。舜为人兄,怨怒不藏,故其俗至今爱而能容。舜为人君,以天下禅,故其俗至今廉而能逊。
从以上王十朋记,也可见舜的传说在越地流传之广、之远,内容之丰富。其中建于唐长庆元年(821)的上虞舜帝庙曾是名震江南的道德圣地和祭祀场所,绍兴王坛舜王庙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绍兴舜王庙会2021年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21年10月29日上午,《绍兴舜迹简图》⑨在绍兴王坛“2021年虞舜文化旅游节”上正式发布。本图根据绍兴历史上有关大舜文化的记载、民间传说,结合现场调查,综合整理,于2021年10月编制而成。共有舜迹28处,其中柯桥3处,上虞14处,嵊州3处,萧山3处,余姚5处。
2022年10月22日,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在柯桥区王坛镇舜王庙,又发布了与绍兴市鉴湖研究会共同编制的《浙江尧舜遗迹图》(审图号浙S〔2022〕41号),这是我国第一张以省为单位的尧舜文化遗迹地图,共精选尧迹16处,舜迹103处,总119处。其中尧迹:杭州市2处,宁波市3处,温州市1处,绍兴市6处,湖州市4处;舜迹:杭州市7处,宁波市19处,温州市1处,绍兴市61处,湖州市3处,嘉兴市1处,金华市6处,衢州市1处,丽水市3处,舟山市1处。主要类别有寺庙、地名、山川、井、田、祭舞、雕塑等。图由前言、正图、照片、表格等部分组成。此图发布标志着绍兴在尧、舜、禹文化研究,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探索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据上也可知浙江舜迹主要集中在绍兴市及宁波市周边,其中:绍兴的上虞区34处,柯桥区18处,嵊州市8处;宁波的余姚市16处。地理位置多在会稽山东南部和曹娥江以东区域。
相对而言,浙江的尧迹并不多。《浙江尧舜遗迹图》收录的16处较为分散,数量上以绍兴市柯桥、上虞两区以及湖州为多,地域上多与舜迹相连,形式上又多为地名和纪念、祭祀地。
2024年3月中国水利博物馆与绍兴市鉴湖研究会启动《浙江尧舜遗迹图导读》(以下简称《导读》)的编撰,在以往基础上绍兴市研究会组织专家学者有关工作人员,遍索文献资料,开展实地走访调查,举行专题会议,比较综合,最后形成本《导读》文本,共收集浙江共收集浙江黄帝遗迹 3 处,颛顼遗迹 1 处,尧迹 19 处,舜迹109处,总132处,图照 500 余幅。各遗迹点由地区编号、地理位置、简介、图照、表格、附录六部分组成。
此外又编辑《附录》,收集与尧、舜有关的文献,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
其间,组织去湖南考察舜帝陵及舜迹,承蒙湖南文联赵涛老师支持,将他主编的《文脉·千年湖湘舜迹图志》也列入本书附录中。鉴于绍兴多为舜的出生地遗迹,湖南多为舜的陵墓之地遗迹,如此,更有利于舜文化的系统研究和比较研究。
《文脉·千年湖湘舜迹图志》
三、《导读》编制的进一步文化探源
编制《导读》的核心目的:一是对尧舜禹文化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系统梳理;二是对所取得的成果进行多学科的深入研究,厘清来龙去脉,于其中探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文化发展规律;三是加强尧舜禹文化遗迹的保护,促进文旅融合。
(一)越地的尧舜禹文化遗迹多和治水关联
远古时期尧舜禹故事实际多是古代人们以梦幻浪漫的理想思维对老祖宗历史功业的口述遗产,并且这种口述遗产源远流长,和治水活动常常连在一起。
这里先举例黄帝与大禹治水的故事。绍兴宛委山是大禹治水得天书之处,宛委山上有飞来石,其上有著名的唐贺知章《龙瑞宫题记》,其中记有:“黄帝藏书,磐石盖门,封宛委穴。禹至,开,得书治水,封禹穴。”大禹治水,是得到了黄帝在此所藏之书,取得了治水方略而取得了成功。
浙江缙云黄帝祠人文始祖黄帝像
《方舆胜览》卷四:“古迹尧市。(在长兴县。尧时洪水,於此山作市。)”《水经注·渐江水》在叙述舜与“百官桥”之事迹之后,又记:“亦云:禹与诸侯会事讫,因相虞乐,故曰上虞。二说不同,未详孰是。”究其原因,应与舜禹在同一时期共同治平洪水有关。这从《史记·夏本纪第二》中也得到了反映:“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于是尧先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於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巡狩。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於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於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于是治水获得成功。
因此而论,尧舜禹治水在同一时期,即“舜禹之时,鸿水未治,尧传於舜,舜受为帝,与禹分部行治鸿水”。尧更重决策,禹更重实践,而舜介于两者之间。尧、舜、禹递次禅让的传说到了妇孺皆知的程度,说明尧舜禹三者自古以来在人们心目中密不可分,已经成为天下大同社会的标志,民族图腾的共同体。尧舜禹文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主要随着道教的传播走到了全国各地。道家推崇的三官大帝(北魏时天地水三官神和上中下三元神合二为一,故也称三元大帝;有的地区称天地水三界公、三界爷)即天官、地官、水官,明清时期非常流行的一说即“天官为唐尧,地官为虞舜,水官为大禹”,三官的职责就是赐福、赦罪、解厄,与尧舜禹的人格魅力、特征形象十分贴合。此外还有“舜南治水,死於苍梧;禹东治水,死於会稽”之说。⑩这个传说表达了人民群众对舜禹两帝的深切怀念之情,也是认为舜禹共同治水关系尤其密不可分的反映。
(二)从海侵海退过程看尧舜禹文化的传播
1.海侵海退对越地自然环境的影响
浙江的宁绍平原和杭嘉湖平原本是“万流所凑、涛湖泛决、触地成川、枝津交渠”⑪之地,水环境的变迁、人们的治水活动对这里的文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古地理学”研究表明,从第四纪更新世末期以来,自然界地理环境经历了三次沧海桑田的剧烈变迁。其中第二轮海侵(假轮虫),发生于距今4万多年以前,海退则始于距今约2.5万年以前。这次海退是全球性的,中国东部海岸后退约600公里,东海中的最后一道贝壳堤位于东海大陆架-155米,14C测年为14780±700年前。到了2.3万年前,东海岸后退到-136米的位置上,即在今舟山群岛以东约360公里的海域中,不仅今舟山群岛全处内陆,形成宁绍平原和杭嘉湖平原以东一条东北—西南的弧形丘陵带,在这丘陵带以东还有大片陆地。钱塘江河口约在今河口以外300公里,现在的杭州湾及宁绍平原支流不受潮汐的影响。
第三轮海侵(卷转虫)。从全新世之初就开始掀起,距今1.2万年前后,海岸到达现水深-110米的位置上。距今1.1万年前后,上升到-60米的位置。在距今8000年前,海面上升到-5米的位置,舟山丘陵早已和大陆分离成为群岛。而到7000~6000年前,这次海侵到达最高峰,东海海域内侵,今杭嘉湖平原西部和宁绍平原南部成为一片浅海。第三轮海侵在距今6000年前到达高峰后,海面稳定一个时期,随后发生海退。这其中海侵、海退或又几度发生。
第三轮海侵的全盛期(距今约7000~6000年)宁绍平原成为一片浅海,越部族的活动中心退到了会稽—四明山区。《吴越春秋》记载当时“人民山居”。大约在距今4000年前后,海岸线已后退到了柯桥—绍兴—上虞—余姚—句章—镇海一线。⑫于是越部族开始有居民从会稽山、四明山地区逐年北移,加快对一些咸潮影响较小的山麓冲积扇地带进行不断扩大的垦殖。此外,平原上多有高度在20~100米左右的山丘,这便为越部族聚落发展和生产范围不断向平原扩大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海侵过后的宁绍平原仍多为湖泊沼泽和咸潮出没之地,不利于人们生产、生活,因之越部族的中心活动区域仍主要是迁徙农业和狩猎业,即《吴越春秋》卷四所称:“随陵陆而耕种,或逐禽鹿而给食。”⑬东汉《论衡》转引《传》曰:“舜葬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会稽,鸟为之佃。”据云南农业大学诸锡斌教授研究,“象耕鸟耘”并非神话,而是热带泥沼发育地区特有的比较原始的农业耕作现象。⑭这种现象在舜禹文化的传播中如影随形,有舜迹必有象田,有禹迹常有鸟田。由此看来,舜禹文化在浙江尤其是浙东平原能得以生根发芽、弘扬光大,或许与“东南地卑,万流所凑,涛湖泛决”的自然地理条件有一定关联。
2.海侵海退对产生大禹治水的环境的分析
关于大禹是否来越治水,并留下工程实绩,尚无确实的考古证实,但至少以下几点可以明确:
第一,4000年前宁绍平原是海侵过后的一片浅海或沼泽之地,在当时的生产力和特定的地理环境下,人类不可能有能力较大范围地改造这一自然环境。
第二,考古发现的钱塘江流域文化遗址,尤其是良渚文化,尚无法与同一时期传说的大禹治水产生融合与互证。
第三,有记载和现代考证研究发现,越部族大规模开发山会平原、兴修水利始于约2500年前的越王句践时,此前越部族活动中心主要在会稽丘陵。
第四,促成宁绍平原由浅海变为咸潮直薄的沼泽之地,并逐渐具备开发条件的根本原因是第四纪的自然循环,即气候由暖变冷,形成海平面下降出现海退所致。此为自然界的演变,非人类活动。
第五,同一时期在中国广西产生了“盘古开天地”传说,在西方诞生了“诺亚造方舟”神话。
以上分析产生两种可能:
一是当越民族在会稽山上俯视以往这片茫茫大海时,曾使他们望而生畏的水环境,逐渐变为沼泽地,生存环境有所改变,他们必然会难以理解,思索是何种早就期盼的神力造成了这一改变。由于当时人们无法解释海退的自然现象,必然会将此变迁归功于大禹治水,地平天成。
二是如果大禹未曾到过会稽,文化的流传和丰富,民族统一和地位的要求,大禹治水的文明足迹也会同到过中国其他地区一样,传播到了古越,并在古越得到弘扬光大。
对此陈桥驿先生有诗曰:⑮
神禹原来出此方,洪海茫茫化息壤;
应是人定胜天力,稽山青青鉴水长。
3.海侵海退对尧舜禹文化遗迹分布影响的探究
如果仅仅按照海侵海退的发展过程看,舜的活动多在山区,是海水尚未退去的环境,因此活动之地多在会稽山东南部或北部山丘地带。
而到大禹时期,经过十三年艰苦卓绝的劳作,地平天成,治水获得成功,会稽的禹迹已多在山麓和平原中心一带。
从宋·王十朋《会稽三赋》图中也可得到舜禹文化遗存分布的证明。
其中舜迹有上虞、余姚、百官、舜井、舜庙、舜江、姚丘、虞山、历山等,多在曹娥江以东东南部区域。
浙江上虞舜王庙大舜像
禹迹有会稽山、宛委山、阳明洞、禹庙、涂山、窆石、了溪、夏盖山、夏盖湖等,多在绍兴城区及周边(曹娥江以西区域)。
图中内容丰富,遗存多,可谓越地第一张“舜禹遗迹图”。
(三)“禹先起”之说的印证
1.古文献记载的分析
如果仅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越地的舜禹文化,可以从文献的记载中发现,禹文化在越的产生与传播是先于舜的。
大禹在越治水的历史传说在古代普遍流传,见之于众多的史籍文献,如《竹书纪年·夏后记》:“(禹)八年春,会诸侯于会稽,杀防风氏”;《史记·孔子世家》亦记:“吴伐越,堕会稽,得骨节专车。吴使使问仲尼:‘骨何者最大?’仲尼曰:‘禹致群神於会稽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节专车,此为大矣。’”此外司马迁在年轻时,曾经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他在《史记·夏本纪》中记述:“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史记·秦始皇本纪》又记,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来到越地,“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
对大禹来越治水,当以战国人的著述,东汉人袁康、吴平加以辑录增删的《越绝书》记载为详,此书记大禹曾两次来越,并葬于会稽山:
禹始也,忧民救水,到大越,上茅山,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会稽。及其王也,巡狩大越,见耆老,纳诗书,审铨衡,平斗斛。因病亡死,葬会稽,苇椁桐棺,穿圹七尺;上无漏泄,下无即水;坛高三尺,土阶三等,延袤一亩。
而关于舜在浙江的记载,目前所见到较早的权威资料是《水经注·渐江水》:“《晋太康地记》曰:舜避丹朱于此,故以名县,百官从之,故县北有百官桥。”此便为上虞“百官”地名之来历,亦应为上虞江古名“舜江”的由来。
《渐江水图》中记“上虞”“仇亭”“渔浦”等舜迹
《史记三家注·五帝本纪》:“又越州余姚县,顾野王云: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姚姓,故云余姚。县西七十里有汉上虞故县。《会稽旧记》云:舜,上虞人,去虞三十里有姚丘,即舜所生也。”
值得注意的是,被称为我国地方志鼻祖的东汉袁康、吴平所著的《越绝书》,东汉赵晔所著的《吴越春秋》,东汉王充(27—约97)所著的《论衡》中都没有关于舜在越地的记载,直到《水经注·渐江水》中记“百官桥”,既认为因舜得名,又记“亦云:禹与诸侯会事讫,因相虞乐,故曰上虞。二说不同,未详孰是”。当时既无“舜江”之名,也未称“曹娥江”,而是名“上虞江”。这说明一种地域文化的确立和认同也是有一个过程的。
2.祭祀寺庙的证明
除以上文献记载外,还可从寺庙祭祀活动中得到印证。
禹宗庙。《越绝书》卷八载:“故禹宗庙,在小城南门外,大城内,禹稷在庙西,今南里。”说明当时在越国大小城内已建有大禹庙。这是有记载的越人对大禹最早有权威的祭祀标志地,体现了越人对大禹的崇拜和敬诚之心。这一禹迹定点在绍兴古城城南飞来山(塔山)北侧。⑯
再分析越地的大舜庙。目前可考的最早的是建于唐长庆元年(821),在百官上街堰头附近的面朝虞山舜水的舜帝庙。陆游有《舜庙怀古》诗:“云断苍梧竟不归,江边古庙锁朱扉。山川不为兴亡改,风月应怜感慨非。孤枕有时莺唤梦,斜风无赖客添衣。千年回首消磨尽,输与渔舟送落晖。”⑰到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和民国10年(1921),此舜帝庙又经多次重修扩建,气势雄伟,名播江南。
由上可见,越地之禹迹先起,禹迹既有史前口述史的记录,如《山海经》,也有多是先秦时期原创性的文献记载,当然也有数量众多的大禹归葬会稽山之后的文化精神、宗教等的传播;而浙江的舜迹相对所起较迟,从时间上和内容上看,应该多是为教化或传播而树立的;至于本书所记述的黄帝、颛顼、尧的遗迹更是反映了教化、传播、后起的特点。当然以上浙江尧舜禹文化的源头与发展轨迹,已成为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多元融合一体的佐证。
四、尧舜禹文化是越文化的源头文化
(一)大舜德为先、重教化、忍让的精神
舜是中华道德文化的鼻祖,被后人尊为“百孝之首”“文明之源”。舜具有伟大的思想道德和教化能力,他胸怀大志,以大局为重,具有超人的忍耐性和意志力。面对来自家庭的迫害和社会的种种困境,依靠道德感化、智慧化解,逢凶化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关于舜的记载:
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顺事父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匪有解。
又:
瞽叟尚复欲杀之,使舜上涂廪,瞽叟从下纵火焚廪。舜乃以两笠自扞而下,去,得不死。后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为匿空旁出。舜既入深,瞽叟与象共下土实井,舜从匿空出,去。瞽叟、象喜,以舜为已死。象曰:“本谋者象。”象与其父母分,於是曰:“舜妻尧二女,与琴,象取之。牛羊仓廪予父母。”象乃止舜宫居,鼓其琴。舜往见之。象鄂不怿,曰:“我思舜正郁陶!”舜曰:“然,尔其庶矣!”舜复事瞽叟爱弟弥谨。於是尧乃试舜五典百官,皆治。
终于,“尧老,使舜摄行天子政,巡狩”,成就了为中华文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大业。
(二)大禹献身、求实、坚韧不拔的治水精神
大禹是华夏族治水英雄和立国之祖,被尊为“绩奠九州垂万世,统承二帝首三王”。大禹治水的核心价值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在尧之时,洪水滔天,天下受灾。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大禹之父鲧受命于洪水滔天之际,“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鲧之治水不可谓不尽力,而真实的原因是这场历史时期的特大洪水,是第三轮海侵引起的沧桑变幻的自然现象,非人力所可抗拒。鲧被杀当然是禹家族的耻辱,大禹被舜推举治水既是对禹的肯定,又是对禹能力的考验,充满着政治风险。禹的伟大之处是不计个人恩仇,而以天下利益为重,肩负起了治水重任。禹牢记鲧治水失败教训,“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他集中精力,认真谋划,遍行高山大川,历尽千难万险,终获治水成功。
大禹治水成功的过程,也同时是传说中禹统一各部族建立夏王朝的过程,治水是和建立国家结合在一起的。这从禹和舜及皋陶的对话中也可以看出,禹曰:“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皆服於水。予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檋,行山刊木。与益予众庶稻鲜食。以决九川致四海,浚畎浍致之川。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补不足,徙居。众民乃定,万国为治。”⑱《史记·五帝本纪》在记舜在对22位大臣的考核和论功时也评说:“此二十二人咸成厥功……唯禹之功为大,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职来贡,不失厥宜。方五千里,至于荒服。南抚交阯、北发,西戎、析枝、渠廋、氐、羌、北山戎,发、息慎,东长、鸟夷,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可见禹治水是和部族归顺、国家统一结合在一起的。
正是大禹这种以民族利益为重、绝对忠诚国家(部族)的思想,任劳任怨、万难不屈的意志,才使大禹治水传说具有崇高的为国献身精神和成就伟大事业的基础。
(三)句践“卧薪尝胆”的精神与传承
越王句践在征伐吴国全面战败的形势下,以卧薪尝胆的胆剑精神,反败为胜,其实就是传承了舜禹的以全局为重、坚韧不拔的思想和精神,是舜禹精神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升华。
夫椒一战,越国大败,“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栖会稽之山,吴王追而围之”。⑲句践曾准备拼死一战,“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然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句践在国之将亡时,以一种卓越的忍受能力决定与大夫文种行成于吴,膝行顿首对吴王说:“君王亡臣句践使陪臣种敢告下执事:‘句践请为臣,妻为妾。’”⑳战必败,败必亡国;入吴为臣也不一定能够返国雪耻,存在重大风险。在这种重要历史转折期,句践若无超凡能力和雄才大略,是不可能作出此决策的。《吴越春秋·句践入臣外传》载:“越王服犊鼻,著樵头。夫人衣无缘之裳,施左关之襦。夫斫剉养马,妻给水除粪洒扫。三年不愠怒,面无恨色。”受辱三年,取得吴王信任归国。《吴越春秋·句践归国外传》又载:“越王念复吴仇,非一旦也。苦身劳心,夜以接日。目卧则攻之以蓼,足寒则渍之以水。冬常抱冰,夏还握火。愁心苦志,悬胆於户,出入尝之,不绝於口,中夜潜泣,泣而复啸。”此外,“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㉑此便为历史上著名的“卧薪尝胆”和“胆剑精神”。
通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终于反败为胜,灭亡吴国。不但复仇雪耻,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因此更彰其名。再看吴王夫差:“二十三年十一月丁卯,越败吴。越王句践欲迁吴王夫差於甬东,予百家居之。吴王曰:‘孤老矣,不能事君王也。吾悔不用子胥之言,自令陷此。’遂自刭死。”㉒此处不作其他评论,就失败后的心态和承受能力而言,夫差不如句践。
司马迁《史记·夏本纪》有“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之说。《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越王句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於会稽,以奉守禹之祀。”
句践二十七年(前470),句践在临终前对太子兴夷说,“吾自禹之后”,㉓明确了其家族是大禹的后代。这或许是句践临终前的政治遗言,也因此奠定了越地思想文化的基石。
“禹陵风雨思王会,越国山川出霸才”㉔是越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毛泽东诗“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㉕则是对胆剑精神高度的概括和评价。
时至当今,胆剑精神已概括为“卧薪尝胆、奋发图强、敢作敢为、创新创业”,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遗产。
五、尧舜禹文化谱写新时代的精神风采
在近年开展的尧舜禹遗迹调查中,我们感受到了尧舜禹文化深深扎根在中华大地上,通过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换,焕发出时代的新风貌,体现了现代文明的新特质,是为传承弘扬历史文脉,实现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成为乡村振兴的力量源泉。
与上虞地域几千年来连绵发展的虞舜文化、地域文化相对应,所发展而成的广义的虞舜精神,意义独特,与现今提炼出来的“崇孝守信、务实创新”的新时期上虞精神一脉相承。㉖
“崇德”是虞舜精神最基本的部分,具有奠基石的地位。包含和容纳了上虞几千年来德治人文的积淀和由此孕育的诸多硕果。孟尝的合浦还珠,马一浮的蔑视权贵,陈春澜的捐资办学等等,都是上虞素有浓厚“崇德”之风的生动、鲜明体现。与“崇德”互动互生,“诚信”亦同样是广义虞舜精神的核心内容。祝英台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以至跳坟殉情,是生命对生命诚信;经亨颐、夏丏尊在偏居乡野一隅的白马湖畔能集聚那么多文化精英,是人格与人格的诚信。
“激情”是虞舜精神的特质,也是虞舜精神本质的张扬。古老的青瓷发源于上虞,体现了善于创新、勇于创造的激情;谢安临危受命挽家国大厦于将倾,体现了匹夫有责、敢于负责的激情;而令上虞人民深为骄傲的围垦海涂,则体现了迎难而上、勇于拼搏的激情。务实更富有上虞地域人文的特征。王充的《论衡》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举起了批谶纬、重务实的古代唯物主义大旗,章学诚的《文史通义》倡言“六经皆史”成为唯物史观的萌芽,而竺可桢开启的浙大“求是”校风和马一浮“默然不语,其声如雷”的诤言,同样是上虞土地上一以贯之的求真务实精神的重要文化基因。
“和谐”作为虞舜精神基本内涵,是舜以德化人思想的终极目的之一,同样是上虞人几千年来养成的重要处世态度。上虞人素有贫富间相互扶持的传统,总额达15.2亿元的民间公益基金编织起上虞民间慈善、仁爱的爱心网。捐款1200余万元支持家乡教育事业,成为“感动浙江”第一人的张杰先生更是此中的典范。春晖中学“与时俱进”的校训,更将“开放”的意义阐释发挥得淋漓尽致。
余姚市低塘街道历山村传承虞舜文化,建设文化公园,占地约24亩,包含“省级非遗传承基地”虞舜纪念馆、农耕文化展示馆、百米孝德文化长廊、文化礼堂家园馆。对舜的孝德、勤劳、创新等精神进行挖掘和宣传,利用《舜文化之社区读本》、《舜文化之青少年读本》、历山村村歌《舜的故乡》等资源在青少年中开展舜文化教育活动。结合“我们的节日”端午、中秋、国庆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知历山·爱历山”学习参观活动;与舜耕小学结对,每年开展“舜之韵”艺术节文艺汇演;联合开展“虞舜孝德日”活动等,引导青少年在内容丰富的学习教育活动中了解舜文化、传播舜文化,增进对家乡的热爱。
又以坐落于萧山最南端,地处诸暨和萧山交界处的舜湖村为例,该村以丰富的历史大舜的文化资源,结合时代精神建构“舜顺不息”的文化品牌,谱写了时代新篇章。㉗
结 语
《导读》是对尧舜文化区域性、多学科研究的创新和探索,也是《中国禹迹图导读》学术方法和成果的延伸,将十分有益于促进尧舜禹文化的研究、交流、弘扬,并不断完善和提升。
《导读》反映了尧舜文化在浙江的传播途径、核心地域、主要内容和形式,以及新时期精神文明的弘扬光大。近年来浙江的尧、舜、禹研究成果也可印证中华文化传播与文明发展的多元一体,尧舜禹文化对主导、启示、形成越地文明和人的精神特质起着源头补给和核心支撑作用。
还要说明的是,九州之中,尧舜禹遗迹遍布。同《中国禹迹图导读》一样,本《导读》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也并不仅是数量问题,如三官庙遍布,又都是明清以后的发端,民间祭祀也有较多混杂宗教以及过于民俗化和简单化的情况,所以过多地选择无本质区别上的意义。今后,各地区将自行决定是否编制尧舜禹遗迹图或进一步开展区域(流域)特色研究。
四川著名历史学家谭继和曾对我们的禹迹图编制有一个精辟的论述:
禹迹图的制作,前无古人,是夏后氏到夏朝祖源记忆,与大禹四千年口述史文化遗产的真实记录,不能再当做神话和传说看待了,是今人(实际是近代以来的人,不是古人)认为的神话传说,实际是古人历代以梦幻浪漫理想思维对老祖宗历史功业传承的口述遗产,禹迹作为这种祖源记忆文化的地标和文化符号的坐标,是应该传薪火并加以记录的,是会历久而弥光的。
从《中国禹迹图导读》到本《导读》,就编制意义而言,不仅是会历久而弥光,更将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发展的探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守正创新,按照全面把握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要求,在以往基础上,我们今后的研究重点将更多地集中在中华文明起源、传承和发展规律,落在经世致用、交流互鉴之上。
《浙江尧舜遗迹导读》评审意见,评审专家之一顾浩,系水利部办公厅原主任、水利部江河水利志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
注释:
①邱志荣、张卫东《中国禹迹图导读》,中国文史出版社2024年版。
②陈永明《中国禹迹图导读·序一》。
③宋·苏洵《谥法》卷一。
④宋·朱熹集注《孟子》卷四,页二十六。中华书局1936年。
⑤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卷一引《括地志》。
⑥孙玮、闫茂新《古帝王尧、舜、禹东夷考》,临沂师范学院学报,第23卷第3期,2001年6月。
⑦《史记三家注》卷一转引“会稽旧记”。
⑧光绪二十年版《阳羡风土记》卷一,页二,粟香室丛书。损石,宋·施宿《会稽志》卷十八作“指石”。《上虞县志校续·山川》有指石山。
⑨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创,绍兴市鉴湖研究会编制。
⑩东汉·王充《论衡》卷四。
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九。
⑫陈桥驿著:《吴越文化论丛》,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40—46页。
⑬《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第六》。
⑭象耕,即驱象入田踩踏,利用笨重的大象,将泥沼田中的杂草踩入田泥中,使得草尽泥化,进而达到耕田播种的目的。鸟耘,即破开泥土后,任由鸟类啄食泥土中的各类虫和植物种子、草根,以利水稻生长,其效果与耘地相似。参见《诸锡斌:“火耕水耨”与“象耕鸟耘”——从傣族传统农耕看上古传说》,水利史研究微信公众号,2022-10-23,北京。
⑮邱志荣著《鉴水流长·后记》,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⑯何俊杰、邱志荣、张卫东《绍兴禹迹标识导读》,中国文史出版社。
⑰此诗有不同说法,陈桥驿认为是陆游记绍兴王坛的大舜庙。见陈桥驿《虞舜研究·序》。
⑱汉·司马迁《史记·夏本纪》。
⑲汉·扬雄《扬子法言》卷七。
⑳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㉑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㉒汉·司马迁《史记·吴太伯世家》。
㉓汉·赵烨《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第十》。
㉔明·陈子龙《钱塘东望有感》。见嵇曾筠《浙江通志》卷二百七十六。
㉕《人民日报》1996年9月20日第11版。
㉖《上虞:虞舜文化的新魅力》,引自“共产党员网”2021年10月22日。
㉗此资料系舜湖村俞虹凤提供,见绍兴市鉴湖研究会公众号程丹《萧山舜湖村:虞舜文化与时代新风貌的交响》。
本文图照由绍兴市鉴湖研究会提供
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程雪婷
审核:戴秀丽
总期:824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