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根据财联社等多家媒体报道,俄罗斯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在接受采访时终于表示:俄罗斯通往中国的新天然气管道项目已经启动,且已经进入可行性论证阶段。并且,这条管道将途经哈萨克斯坦,而非此前盛传的蒙古。
中俄要修新天然气管道,无论对于正处于新能源产业战略转型的我国来说,还是对于近年来受到西方广泛制裁而亟需新市场的俄罗斯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再加上咱们和俄罗斯本就有很长的能源合作历史,又是多年来的“好邻居”,因此合作新天然气管道的建设是板上钉钉的。
问题就在于,这管道该从哪国过?此前俄罗斯偏向于通过蒙古,这无论从地缘政治关系,还是地理条件来看,对于俄罗斯都是更有利的选择。对此,咱们国家的态度却是不置可否。
如今,合作终于敲定,天然气管道将从俄罗斯,途经哈萨克斯坦,最终到达我国——这让蒙古国可悔青了肠子,让哈萨克斯坦乐开了花!那么,究竟是什么内幕,使得俄罗斯最终改变了主意,决定绕道不走蒙古呢?不少网友点评蒙古这波是“自食其果”、“自讨苦吃”,又是为何呢?
俄罗斯要“向东看”
众所周知,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庞大的遗产,自其解体后一直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又有横跨亚欧的独特战略地理位置,这么多年来,可以说是“树大招风”,受到了西方国家的不少针对。
因此,自知不受西方待见的俄罗斯,早在2010年前后就制定了“向东看”的策略,即要深入强化与亚太市场,尤其是其中最为庞大的中国的合作。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爆发,更证实了俄罗斯合作战略的前瞻性,于是他们又进一步加快了“向东看”的战略布局。
2022年,俄乌冲突全面爆发,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进一步加重:冻结俄罗斯央行外汇储备、将部分俄罗斯银行踢出SWIFT支付系统、宣布停止或大幅减少购买俄罗斯资源、数百家跨国公司从俄罗斯撤资……规模之广、强度之高,可谓是有史以来的首次。
在这样的情况下,内忧外患的俄罗斯可以说是“凛冬将至”——经济发展不起来不说,还得掏出老本来支援战事。原本俄罗斯市场就在早前的疫情中受到严重影响,如今接二连三的打击下来,更是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仿若一叶飘摇的浮萍,自身难保。
怎么办呢?赶快加强与东边国家的合作吧!正巧邻居中国发展得蒸蒸日上,有大量能源缺口,那么向中国出口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再合适不过了。
根据我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早在2023年,俄罗斯就成为了我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2021年,俄罗斯通过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向中国的供气量累计超过了130亿立方米;2021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煤炭总量更是达到了5700万吨。
一边资源多,但是缺钱;另一边不缺钱,但有庞大的能源缺口——于是中俄一拍即合,这么多年来,也建成了不少项目。
就以天然气管道来说吧。2019年,中俄第一条合作的天然气管道——西伯利亚力量1号,即中俄东线,就已经实现了投产通气。这条管道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雅库茨克天然气田为起始,经过哈巴罗夫斯克地区进入我国黑龙江省黑河市,途经9个省,最终抵达上海。
这条全长5111公里的管道,从首年通气50亿立方米开始,逐年攀升至2024年的超300亿立方米,可谓实现了“北气南下”,极大地改善了沿线地区的产业活动。
第二条管道,是全长超过1万公里的,连接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与中国的中亚-中国天然气管道。它虽在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直接连接中俄两国的管道,但也与俄罗斯密切相关,为咱们提供了大量来自中亚的清洁能源。
第三条管道,即是如今咱们热议的、到底是要途经蒙古还是哈萨克斯坦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了。根据估计,这条新管道每年要向中国输送多达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其中350亿立方米天然气将直接输往中国,而剩下的部分则可惠及途径国。
俄罗斯要出口天然气,可以说存在着两大市场:一是欧洲,二是中国。此前由于种种冲突与制裁,俄罗斯想要向欧洲出口天然气,已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样一来目标就只好瞄准中国。因此,这西伯利亚力量2号的修建是比较迫在眉睫的。
为什么不能是蒙古?
俄罗斯要向中国修管道,有人可能会问,中俄明明有不少领土都接壤,为啥还非得途经个别的国家?直接从油田拉一条最短距离直线到中国,不是又省时间又有效率吗?
这个问题,你一看地图就明白了:
中俄接壤地区,主要分为东西两段,西边以山地为主,尤其以阿尔泰山脉最为出名;东边则以河流为界,包括额尔古纳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而俄罗斯现在开发出来的油气资源,主要就在西边。
因此,如果要不途经其他国家,直接把管道接到中国来,就必须得翻越平均海拔在1000米至3000米间的阿尔泰山脉——在高山上搭建天然气管道,从难度上看根本就不现实。
于是,俄罗斯优先向咱们这个“大客户”提出了管道途经蒙古的方案。
一方面,蒙古西部地形不复杂,且蒙古境内还有不少现成的管道可以使用,能大大降低施工难度与成本;另一方面,咱们和蒙古毕竟有比较深的渊源,曾经也是一家人。而且,蒙古国也很缺乏天然气资源,如果这条管道可以途经蒙古,那么俄罗斯的天然气出口量也能大大提升,经济危机可得到进一步缓解。
然而,对于这看似三赢的方案,我国却不忙着接受。原因在于,俄罗斯和蒙古,也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当年大清被列强瓜分,蒙古这一块地就主要被沙俄所占领。后来时局变化多端,但无论是沙俄,还是后来的苏联,都没有放弃对蒙古这一块宝地的觊觎。
如今俄罗斯想通过蒙古来修建抵达中国的天然气管道,俄蒙之间的关系必将会变得更加密切,关系如此敏感,这不得不让咱们慎之又慎。
那么,怎么让俄罗斯放弃蒙古方案呢?那就从蒙古自己的战略布局入手,也就是所谓的“第三邻国”策略。
作为夹在中俄两个大国之间的内陆国家,蒙古国的地缘位置十分尴尬,要想发展,似乎只能依赖于俄罗斯或是中国,但这极其不利于其长远战略布局。因此,冷战后,蒙古政府在转型期出台了《对外政策构想》,提出了不结盟、等距离、全方位及多支点的对外战略。在此基础上,“第三邻国”的概念也逐渐成型了。
所谓“第三邻国”,即在发展中强化与俄罗斯、中国之外的国家的联系,以摆脱对中俄的依赖,实现更长远的发展。直白地说,就是要加强与美国、日本、欧盟成员国等在内的多个西方国家和地区组织的联系。
这虽然也为蒙古带来了不少项目,但却使其与中俄两国的关系越来越尴尬。就三国本身的关系而言,俄罗斯希望加深与蒙古的联系,加强其影响力;中国则强调与蒙古的传统友谊,不断在探索新的合作模式。
而中俄还有一个致命共同点:都在国际社会颇受西方国家针对。你蒙古这么联合西方国家,未来万一凭“近水楼台”就对咱们不利,跟你合作,岂不是因小失大?因此,这一关键点成了俄罗斯放弃蒙古,改道从哈萨克斯坦修管道的转折。
毕竟,对于俄罗斯而言,最大的客户还是中国。而哈萨克斯坦也有天然气需求缺口,与其紧抓着蒙古不放,反而失去了中国市场,还不如退而求其次,选择哈萨克斯坦。
管道建成可能有啥影响?
对于哈萨克斯坦来说,这新天然气管道项目可谓“天降大饼”。哈萨克斯坦本身经济总量就不大,又是内陆国,同样夹在中俄之间,其经济发展非常依赖与周遭国家的合作。
这管道一修,哈萨克斯坦的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都能得到质的飞跃,且还能为当地创造不少就业岗位。这就业基设一拉动内需,经济发展的前途就愈加光明了。不仅如此,作为天然气管道的过境国,哈萨克斯坦还能收取一笔不菲的过境费用。
这样一来,天然气也有了,钱也有了,哈萨克斯坦嘴都笑歪了。
对于俄罗斯来说,新市场开拓了,西方制裁的压力减小了,财政收入增加了,和中国的战略伙伴关系也巩固了,这管道修得也是很值。
而对于中国来说,能源进口更多元了,对单一能源来源的依赖减少了,国家能源安全水平就提高了。如果遇到突发事件,咱们就能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再加上,如今咱们经济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清洁高效的天然气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这条新管道的修建,可以说很好地填补了这一缺口。
但对于欧洲来说,情况就没那么乐观了。俄罗斯转移能源出口重心,欧洲少了这一大长期依赖的供应方,几乎陷入了一场能源危机。
今年冬天,随着俄罗斯输气量的大幅度减少,欧洲多地出现了供暖不足、供不应求的情况,居民购气比以前贵了45%,电费也随之增长,居民的生活成本、企业的生产成本都大幅提高。
24年12月11日,德国的电费达到了历史的高点,为936.28欧元/兆瓦时,折合人民币即7.1元/千瓦时。这么看,欧洲联合美国制裁俄罗斯,多少有些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意味。
国际关系总是在不断的竞争与合作中往前进发,其中引发的种种乱象值得我们深思。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坚信,搞霸权主义,凭一己之力扰乱他国政治经济,这样的国家迟早会被自己的行为所“反噬”,永远也走不长远。唯有合作共赢,这个世界才能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