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全球范围内,约有7.36亿妇女一生中至少遭受过一次性别暴力。每年有超过2亿已婚或有伴侣的女性面临来自亲密伴侣的暴力。

在中国,根据《第四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在婚姻生活中女性遭受过配偶身体暴力和精神暴力的比例为8.6%。自从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开始实施以来,截至2024年10月底,各级人民法院共作出近2.6万份人身安全保护令。2016至2022年,妇联组织通过12338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等渠道受理家庭暴力投诉25.2万余件次。

联合国妇女署中国办公室长期致力于性别暴力的预防和应对工作。2024年,在联合国妇女署与长沙市妇联合作的“齐心协力,消除暴力”项目支持下,长沙市岳麓区法院内设立了“一站式”反家暴服务中心办公室、心理咨询室、庇护救助中心,并将设一名专职司法社工在站点坐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南省长沙市妇联驻岳麓区人民法院“一站式”反家暴服务中心 ©UN Women

服务中心将作为集接案、评估、处置、救助、跟踪回访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主要为涉家暴案件的受害人和目睹儿童等提供法律援助、心理咨询、司法社工服务、庇护援助和转介等全面的基本服务,并确保他们能够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接受服务。

该试点的设立,是联合国《针对受暴力侵害妇女和女童基本服务包》的重要实践,旨在更好地为家庭暴力幸存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基本服务;响应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第九次定期审议中的建议,旨在将性别平等相关国际标准纳入司法实践,以确保幸存者能获得法律所规定的措施和服务。

联合国妇女署将携手合作伙伴进一步探索在反家暴司法程序中结合以幸存者为中心、具有性别平等意识的社工个案服务,通过多机构协调,更有效地响应家暴幸存者的需求,积极应对暴力事件的处置。

联合国妇女署邀请两位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反家暴工作的专家和社会组织负责人,介绍“一站式”反家暴服务中心的运作机制,分享反家暴工作的在地实践和宝贵经验,共同提倡对暴力零容忍。

受访人

李洪涛

联合国妇女署“齐心协力,消除暴力”项目专家,中华女子学院教授

周瑶

长沙市开福区鑫晨婚姻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湖南省家庭暴力危机干预中心主任

Q&A

Q1:从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针对妇女的暴力”作为重点关切领域被提出,国内对于家暴议题的关注不断增加,到201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在国家层面上相关法律在不断完善。反家暴工作发展到今天还面临哪些挑战?

李洪涛:《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是中国反家暴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法律出台后如何使其落地,如何使法律保护的人群真正受益,这中间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需要进一步明确在反家暴工作中公检法、医疗、民政、妇联、社区等相关部门的职责,培训执法的流程,增强部门间的链接与协作,建立更有效的联动机制等等。

我经常在培训时带反家暴工作者们做“结网游戏”,通过让参与者围成一个圈,和对面的人共同拉着手里的绳子,用多根绳子结成一张网。当有人躺在网上,所有人一起用力就可以轻松地将中间的人抛起来。处理家庭暴力案件就需要编织这样一张网,减轻对单一部门的压力,共同支持家暴幸存者。而社工就是这个结网的人,这是社工的独特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洪涛和反家暴工作者们做“结网游戏” ©UN Women

当受害人遭受家暴,法院只能在法律层面进行判罚,比如是否判处离婚。有的施害人会在意识到受害人不受控制、决意离婚的时候,做出危害其生命的暴力行为,而法院难以了解这背后的隐秘细节。这时就需要受过专业训练的社工介入,社工对于这类高危家暴案件具有敏感度,可以很快觉察到潜在的危险,并使用危险评估量表来为受害人做风险评估、分析,通过跟受害人制定风险预案来化解危险,并及时促进多机构联动和转介庇护。

Q2:配有司法社工的长沙市妇联驻岳麓区人民法院“一站式”反家暴服务中心对于促进多机构联动和保护家暴幸存者的权益有什么重要意义?

周瑶:在法院内设立“一站式”反家暴服务中心将增强社工和法院的联动,通过将社工的视角和法官的法律思维结合,在涉家暴案件司法程序中为当事人带来专业司法社工的支持、陪伴,以幸存者为中心的服务。

根据以往的经验,社工往往是被动地等着受害人来求助,且求助人的目标和需求各不相同。现在法院会筛选有法律诉求的当事人转接到服务中心接收免费的服务。这些当事人的目标会很明确,就是通过法律途径摆脱暴力,提出离婚。司法社工将在当事人进入司法流程的过程中,在事前、事中、事后提供全面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法院“一站式”反家暴服务中心的心理咨询室 ©UN Women

在当事人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之前,社工将协助当事人准备、审核、提交所需的证据材料。在法官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后,社工将协助妇联、公安和社区做签发核实的工作。如果出现施害人违反保护令的情况,当事人将反馈给社工,由社工及时联系法官进行处罚。

司法社工还将在司法流程开始后陪同当事人开庭,为当事人协调提供短期庇护,转介到医疗和长期庇护场所等服务。在当事人离婚之后,社工将通过协调民政、教育等部门为当事人链接资源,支持其离婚后生活。例如,寻找搬家后的住所,安排未成年子女上学、探视等等。

“一站式”反家暴服务中心配有心理咨询室,社工可以为有需求的当事人,包括受害人和目睹儿童预约心理咨询服务,提供专业支持来清理暴力的影响。服务中心还将探索施暴人矫治服务,在当事人有意愿和缺少相关资源的前提下,矫治、干预、阻断和预防暴力行为再次发生。

Q3:联合国妇女署“齐心协力,消除暴力”项目已为524位来自长沙市司法、公安、教育、卫生等部门、妇联系统和社会组织等反家暴一线工作者提供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反家暴干预服务培训。为什么需要在家暴干预中纳入社会性别视角?

周瑶:我接触过很多家暴案件的起因都是源于固化的社会性别角色,比如施暴人认为女性就应该承担做家务和照顾孩子的职责,如果受害人未能满足施暴人的要求履行这些照料责任,施暴人就通过暴力的方式“惩罚”受害人。

李洪涛: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家庭暴力的受害人大部分都是女性。家庭暴力是性别权力关系不对等发展到极致的产物。家暴干预目标和出发点是解决家庭暴力的本质问题:权力控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联合国妇女署与长沙市妇联联合举办“齐心协力 消除暴力” 项目系列培训活动 ©UN Women

当家暴受害人来求助的时候,如果一线工作者抱着“女的遭受暴力为什么还不离婚”的质疑,是没有从性别的角度理解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传统社会性别规范强调“男主外、女主内”,受害人可能在经济上依赖施暴人,担忧离婚后没有足够的收入来养活自己和孩子。

传统婚恋观和男尊女卑的思想规训女性要做“好女人”、“好妈妈”,离婚将带来源自家庭和社会的多重压力。 再有,施暴人的威胁恐吓也会令受害人停滞不动。

施暴人和受害人都受到社会性别角色和分工的束缚,反家暴工作者需要具备性别视角才能真正理解受害人,在不造成二次伤害的情况下为其赋权增能,同时对施暴者的行为加以矫正。

反家暴工作者需践行促进性别平等的工作原则,通过倡导平等健康的性别关系去破除固有的性别刻板印象,打破家庭中的性别角色分工;通过长期的性别平等教育、鼓励男性全面参与育儿和家务劳动等工作消除婚姻家庭关系中的性别歧视和暴力的文化的影响,倡导建立新型的、性别友好的文化和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联合国妇女署和长沙市妇联联合举办 “一站式” 反家暴服务中心能力建设系列培训 ©UN Women

“齐心协力,消除暴力”项目是联合国妇女署与长沙市妇联合作下在长沙市开展预防家庭暴力的重点工程,目标是:提高妇女预防暴力侵害行为的能力,开发设计符合长沙市本土情况的预防暴力侵害妇女儿童行为的干预措施,由政府、妇联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区开展预防干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