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声明:本故事基于真实事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艺术加工,不作为新闻报道。
故事情节主要参考官方媒体发布的信息,部分对话系根据情节发展进行合理想象,非实际对话记录,敬请留意。
"老郭,你真的要这么做吗?"李明将军放下手中的茶杯,神色凝重地说,"我听说定陵的石匠,临死前都在说些奇怪的话。"
"迷信!"郭沫若笑着摆摆手,"科学面前,什么神鬼之说都该靠边站。"
谁也没想到,就在几天后,这位傲气十足的学者,会在地宫深处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01
1956年的秋天,北京郊区昌平县的定陵考古现场一片繁忙。
这座始建于1584年的明代帝陵,沉睡了近四百年后,终于迎来了它的第一批"访客"。
定陵是明十三陵中最为神秘的一座。
它是万历皇帝朱翊钧及其两位皇后的陵墓,不仅规模宏大,结构更是复杂精妙。
据说修建时,工部派出了最顶尖的工匠,其中不乏精通奇门遁甲之术的能工巧匠。
"郭老,您看这个。"一位年轻考古员递过来一份手稿,"这是我们从档案馆找到的万历年间的工部记录。上面说,定陵的总设计师姓邵,是江南一位隐士,据说精通道术。"
郭沫若接过手稿,仔细翻看:"有意思。不过咱们是搞科学研究的,这些神神叨叨的东西就不必太在意了。"
其实早在1955年,郭沫若就开始筹划发掘定陵的事。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帝陵发掘,这项工作意义重大。
"从考古学角度来说,定陵对研究明代历史和文化有着极高的价值。"郭沫若在向国务院提交的申请中这样写道。
申请很快得到批准。1956年初,一支由百余名专家和工人组成的发掘队伍正式成立。
"这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郭沫若对队员们说,"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揭开历史的面纱。"
发掘工作进展顺利。经过数月的努力,考古队终于在9月底找到了地宫的入口。
当第一道石门被打开的那一刻,一股沉寂了四百年的冷气扑面而来,带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威严。
地宫呈长方形,长约30米,宽约20米,高约10米。
中央是一座巨大的石棺台,通体用整块汉白玉雕琢而成,上面的浮雕栩栩如生。
四根直径近两米的石柱擎天而立,支撑着满是彩绘的天花板。
每根石柱上都雕刻着龙凤呈祥的图案,在手电筒的光照下,仿佛能看见龙凤在云雾中翻腾。
四周的墙壁上,精美的雕刻无一不是顶级工艺的代表。
有的讲述着万历皇帝的丰功伟绩,有的展现着宫廷生活的场景,还有一些似乎暗含着某种玄机,让人看不明白。
"太壮观了!"郭沫若激动地说,"这简直是一座地下的艺术宫殿!你们看这些雕刻的工艺,每一笔每一划都充满了力量,这得是多么高超的技艺啊!"
考古队的专家们开始对地宫进行详细的测绘和记录。
他们发现,地宫的结构远比想象中复杂。
除了主室外,四周还有四个小型侧室,每个侧室都有特殊的用途。
一间似乎是用来存放陪葬品的,一间可能是祭祀用的,剩下两间的用途还不明确。
10月16日下午,郭沫若特意叫来了摄影师,要给地宫拍一些详细的照片。"这些都是无价之宝啊,"他说,"每一个细节都要记录下来。"
到了晚上9点,大部分工作人员都已经离开,只剩下郭沫若和几个核心成员还在进行最后的测绘工作。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工人突然说:"郭老,您听,好像有什么声音。"
众人屏息静听,隐约听到一种低沉的嗡鸣声,似乎从地宫的深处传来。没等他们反应过来,整个地宫突然开始剧烈震动。
"怎么回事?"石屑从天花板上簌簌掉落,裂缝像蛛网一样迅速蔓延。
更糟的是,那扇沉重的石门突然自动关闭,发出一声巨响,将他们与外界完全隔绝。
"都别慌!"郭沫若强作镇定,安抚着惊慌失措的工人们,"一定是机关出了问题,很快就会有人来救我们。"
可是,事情并不像他想的那么简单。
石门上突然泛起诡异的红光,那光芒时强时弱,像是有生命一般跳动着。
无论他们如何用力,都无法推开石门。
所有的通信设备都失去了信号,对讲机里只传来刺耳的杂音,仿佛被某种神秘力量屏蔽了一般。
最让人不安的是,地宫内的温度开始迅速下降,冷得让人直打哆嗦。郭沫若看了看手表,指针停在了晚上9点整,再也没有走动过。
第二天一早,外面的工作人员照常来到现场,准备给地宫内的人送早餐。
可他们发现,那扇被打开了几个月的石门,不知什么时候又紧紧关上了。
"怎么回事?昨天晚上谁把门关上了?"工地负责人老刘大声问道。可没人能回答他。
几个壮工上前想要推开石门,可无论他们怎么用力,石门纹丝不动。
更诡异的是,当他们试图用撬棍撬门时,发现门前似乎有一道无形的屏障,连金属工具都碰不到门上。
"快看!"有人惊呼,"那是什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