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记者从临沂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获悉,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近日正式印发《临沂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暨第三轮“四减四增”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该《实施方案》是临沂市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临沂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朝文介绍,《实施方案》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明确临沂市第三轮“四减四增”行动的指导思想,提出行动目标:到2025年,全市产业、能源、交通、农业投入与用地结构持续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生态环境治理持续改善。
《实施方案》提出,从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改革、加强“两高”项目管理、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新质生产力。明确风电、光伏、抽水蓄能、氢能等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要求,围绕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部署安排了煤电机组关停退出,燃煤锅炉淘汰整合等工作。加快建设绿色交通运输体系,积极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大力推广新能源、清洁能源车辆,强化非道路移动源综合治理。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提高绿色生态用地质量,深化扬尘污染治理,完善秸秆禁烧监管体系,推进绿色矿山建设。通过实施VOCs(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重点行业深度治理、餐饮和油烟专项整治、大气氨污染防控等综合措施,实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通过落实空气质量达标管理、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和联合执法机制、探索建立周边地区共同采取应急响应措施协商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环保管理体系。重点提升大气环境监测监控能力、预警预报能力,严格落实环境空气污染高值区管理、大气污染源远程监督帮扶两项工作机制,加快空气质量监测、污染源在线监控、移动源定位管控等信息数据集成应用,为污染治理提供科学支撑。
《实施方案》强调,完善大气环境法规标准体系,积极发挥财政金融引导作用,为污染治理提供政策、金融支持。从组织领导、责任落实、信息公开、全民行动等方面,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单位,第三方及社会公众在参与污染防治工作方面的职责。配套出台110项重点工作的任务清单,明确部门职责任务、完成时限。
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临沂市工信局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李高学说,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推动钢铁产业优化布局,完成钢铁企业“退城入园”。抢抓省里在临沂布局1400万吨临港精钢基地的重大战略机遇,加快项目招引建设,着力打造高端不锈钢和先进特钢产业集群。截至目前,已置换转移钢铁产能1040万吨。2024年精钢基地预计完成产值800亿元以上,带动冶金产业产值1500亿元,做强以产出支撑全市进位的强劲增长极。
在调整交通运输结构方面,临沂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副主任张树峰表示,着力提升铁路运输能力,全市铁路货运量由2020年1681万吨,增加至2023年2562万吨,铁路运输占比从4.7%跃升至6.7%,改变了长期以来低于5%的局面。临沂国际陆港、临沂东、临沂南、临沂空港、临沂疏港和山东港汇“六大枢纽集群”33个项目已投入运营22个,累计完成投资116.7亿元;加快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2021-2023年完成兰陵金石、沂南港汇、临港疏港、山东如通、山钢永锋5条铁路专用线建设任务,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铁路专用线16条,铺轨里程达143.9公里;积极争创省级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工程,山东临满欧、山东建投新丝路、永锋临港等3家企业成功申报2023年、2024年山东省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工程。目前,临沂市省级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工程总数达6个,占全省15%,共获得省级奖补资金1500万元,申报试点工程数量及奖补资金数额均位于全省前列。
(大众新媒体记者 刘元迪)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