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青海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青海省枸杞产业发展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25年2月1日起施行。《条例》将有效填补青海省枸杞产业发展领域的立法空白,为促进全省枸杞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法治支撑。

据悉,《条例》共六章四十二条,从枸杞的产地保护与种植加工、质量安全保障、扶持与监督、品牌培育和监管、发展青海特色枸杞文化等方面作出规定。为了保障枸杞品质,不论是在种植还是在加工环节,都要规范使用农业投入品。《条例》分别从政府相关部门职责、枸杞生产经营者等方面对监督和使用农业投入品作出规范。条例明确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监督管理和指导,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的安全使用制度,推广生物农药、有机肥等绿色投入品和病虫害绿色防控适用技术。条例明确禁止枸杞生产经营者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且须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剂量使用农业投入品。

据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青海省自2000年开始通过退耕还林、防沙治沙工程大面积种植枸杞获得成功,目前已成为全国枸杞种植面积、有机枸杞种植面积、黑果枸杞面积最大的省份。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推进产业“四地”建设,把枸杞产业作为全省农牧业十大特色产业之一大力推进,促进枸杞产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条例》出台,提升了枸杞产业领域地方立法的力度,是一部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综合性地方性法规。对于提升青海省枸杞产业质效,以法治力量助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及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青海将把学习宣传贯彻《条例》作为当前重要的普法任务,抓好学习宣传和组织实施。切实把《条例》作为推动全省枸杞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的基本遵循,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农民群众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同时,将依法认真履行法定职责,牢固树立法治思维,按照职责分工抓好工作落实。立足高原特色资源禀赋,不断完善生态价值转化路径机制,推进枸杞产业规模化、有机化、标准化、数字化、品牌化、现代化发展,做好“土特产”文章,把枸杞产业打造成青海绿色发展的生态产业“金名片”。

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