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24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由学术月刊编辑部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联合主办。经过学界推荐、文献调研、学者研讨、专家评议、投票确定等程序,评选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理研究”等十大学术热点,现予公布。

本文字数:9102字

阅读时间:28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热点一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理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入选理由: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标识性、创新性意义的重要概念、重要范畴、重要论断、重要观点。系统研究习近平文化思想,把握其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内在机理和具有原理性、学理性、规律性的内容,探究体悟明辨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是学术理论界当下的重要任务。2024年有关研究主要是:1.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容、实践要求,推进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整体性认识。2.开展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系统性研究,包括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论、系统论、价值论、文明论、发展论等。3.发掘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原创性贡献,涉及文化领导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两个结合”、文化发展目标和根本要求、新时代文化使命等方面。4.多学科开展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理研究,阐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厘清标识性概念的内在意蕴。5.探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之用,主要包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

专家点评:2024年,学术界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生成的理论来源、实践基础、文化底蕴进行了深入阐释,揭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体系结构,阐明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品格、主要特征和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诠释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意义、实践价值和原创性贡献。这些研究成果拓展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的广度、深度和厚度,呈现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相结合、理论体系阐释与实践路径探索相贯通的特点。当前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方面:一是选题的同质性明显,原创性的选题偏少,问题意识偏弱;二是深入的学理分析不够,阐释性的成果居多;三是研究方法、观察视野较为传统,未能形成学科交叉的优势。随着《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的出版,对习近平文化思想进行系统化、学理化研究,仍是学术界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一要回归文本进行深入研究,总结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基本原理,揭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理性创新;二要更新方法实现多学科研究,通过运用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传播学等学科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取得有创新的成果;三要拓宽视野实现多维研究,将习近平文化思想置于人类文化思想史、将新时代的文化发展置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高度进行分析,展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世界意义和国际向度;四要强化问题意识和实践研究,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实践转化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问题解决之道,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点评人:陈金龙,华南师范大学教授)

热点二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入选理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这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2024年学界研究阐释主要体现在:1.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精髓要义、理论贡献、实践价值。2.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系统总结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主要成绩、积累的宝贵经验。3.结合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基于新时代改革开放的重要历史方位与时代特征,阐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特殊背景、目标任务、重要原则、本质要求、实践导向、根本保障、动力机制等。4.研究阐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辩证统一关系,探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意蕴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出的新要求。5.研究阐释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若干重要论断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6.聚焦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安全、党的建设等重点领域,探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要求。

专家点评:2024年,学界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可以用“进一步”“全面”“深化”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其特点。所谓“进一步”是指,这些研究把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结合起来,是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研究的进一步拓展;也是学界对近几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以来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进一步拓展。所谓“全面”是指,这些研究与以往关于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相比,研究的内容更全面,研究的领域更宽,研究的视野更开阔,参与研究的学科及作者队伍更齐全,研究的方法和研究成果的形式更加多样。所谓“深化”是指,这些研究紧密结合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解读,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论述的系统化学理化研究阐释方面更深入,对二十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了新的战略部署的学理阐释、政策解读更深入。总的来说,这些研究对于全面系统掌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理论贡献、实践价值,对于进一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对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对于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但也必须指出,目前的研究仍然是对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初步解读,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同质化现象还比较严重,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并不是特别多。2025年是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预计学界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宏观层面将更全面、系统,中观层面将深化,微观层面将更具现实针对性。

(点评人:秦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热点三

新质生产力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入选理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为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引。2024年学术理论界就新质生产力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主要聚焦于以下方面:1.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研究指出,相对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新技术不断催生新产业,通过新产业不断创造新价值,通过提升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重塑发展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2.新质生产力的实现路径。主要包括:加强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筑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建立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畅通教育、科技和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创新,夯实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才基础。3.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测度。构建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测度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区域间差异。

专家点评:新质生产力是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的标识性概念,创新了中国经济学概念、范畴的表述,增强了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原创性和引领性。2024年,学界主要研究了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主要特征,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逻辑、条件、路径等问题。总体而言,尽管相关研究的热度很高,但同质化、浅表化的问题较为突出,有深度的学理性研究、实证性研究尚显不足。下一步,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方法对新质生产力进行学理化系统性阐释;要结合新科技革命、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数字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新动能转换、新增长点培育、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发展战略研究新质生产力,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进一步探讨各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差异化路径,结合地区发展实际,找准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要加强新质生产力的实证研究,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度量,为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点评人:任保平,南京大学教授)

热点四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开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入选理由: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全球化时代建构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思想与文化现代化转型的题中之义。坚持“两个结合”,重新解读和阐释传统伦理思想,成为学术理论界近年来研究的重点。2024年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体系化研究和学理性阐释。从价值原则、伦理内涵、社会理想、内在发展路径等方面探讨传统伦理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结合,力求突破传统伦理的价值限域。2.中国古代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学派代表性人物伦理思想的返本开新与意义重建。3.传统政治伦理思想的现代转化。探讨“为政以德”“宽猛相济”“经世济民”“尊贤使能”“天下大同”等传统政治思想的创造性转化,服务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4.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探讨“知命畏天”“天人合一”“仁民爱物”“取物以时”“废奢崇俭”等早期生态伦理意识与现代生态伦理理念的耦合,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夯实思想文化基础。5.传统伦理思想的当代应用。探讨如何吸收、借鉴传统伦理思想中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方式方法,创新道德实践,规范社会行为。

专家点评:中国古代的伦理思想包含值得研究的理论内涵,在新时代需要进行多重发掘。以普遍规范与个体动机的关系而言,这一问题涉及行为的机制,孟子、荀子、理学等在这方面的考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学人的反省和总结,有助于今天道德实践的健康展开。与之相关,伦理学对古典伦理思想有关道德事实、道德秩序、道德动力等问题的研究,也拓展了理论的视域。2024年对古典伦理思想的回顾,除了对以往伦理思想理论内涵的理解和阐释,还注重把握其普遍的意义。以伦理与文明而言,研究既注重从文野之别考察由自然到人文的进展,也从“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角度考察伦理文明的多样演进路向,相应地否定了西方伦理文明的优越论。相关研究突出了仁道的伦理意义,肯定了仁道对人的内在价值的注重,由此扬弃了突出个体利益的西方伦理传统,体现了中国伦理思想在世界文明史中的意义。这些研究以展现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为指向,既致力于揭示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现代意义,使之能够为当代的伦理共同体所理解,同时也确认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走向现代的深沉内涵。未来对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研究还需要在以上方面继续发力,更深入发掘其理论内涵,在比较视域中探索其独特价值和现代意义。

(点评人:杨国荣,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热点五

教育强国建设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入选理由: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全国教育大会上全面论述了教育强国建设的科学内涵和方法,提出了教育强国建设的指导思想,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教育强国建设是新时代的战略性任务,学术理论界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2024年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角度阐述以教强国的价值逻辑,回答“为什么建设教育强国”问题。2.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强国“六力”为指导思想,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研制教育强国的评价指标,回答“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问题。3.以系统思维确立教育强国建设的方法体系,从人才培养模式、管理体制、评价机制等方面探讨如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探索教育强国建设的中国道路与模式,回答“如何建设教育强国”问题。4.探讨如何建设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加快推进“强师计划”“国优计划”的落实,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高水平师资保障。

专家点评:教育强国建设是2024年教育领域热度最高的研究主题,是研究热点与政策热点、实践热点高度叠加的主题。相关的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系统性。以前的研究主要是在高等教育领域展开,2024年的研究则拓展到各级各类教育和教育的各个维度,系统性、全面性有很大提升。二是战略性。跳出教育看教育,回答“强国建设,教育何为”这个重大战略问题。三是国际性。开展了大量的国际比较研究,主要是在建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国际可比较数据,对我国教育的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对世界重要教育中心的形成与转移也进行了历史比较研究,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借鉴。当前关于教育强国建设的研究全面展开,但有面面俱到之嫌,研究重点不够突出,对教育强国的主要指标与影响因素研究需要加强。另外,思辨类研究比重过大,严谨的量化分析与质性研究相对不足。未来的研究需要突出重点,改进方法,更加关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尤其是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育人方式和科研方式的改进等议题。

(点评人:褚宏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热点六

中国人口结构性变化与高质量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入选理由:人口结构与人口高质量发展关系密切,二者都是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人口正在经历结构性变化,与之相关的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2024年,学界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探讨人口结构性变化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关系,以及我国人口长期发展战略的基本准则与关键面向。2.从人口规模、人口素质、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城乡迁移和分布等方面对我国人口结构性变化新形势进行客观分析,指出人口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应对之策。3.立足中国现实,借鉴国际经验,探讨人口结构性变化的影响机制,提出与传统的经济因素相比,宏观的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性等社会结构性因素对人口结构性变化具有更为重要的解释力。4.从延迟退休政策、完善生育政策支持体系与创新人口治理等视角探讨保障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可行之策。

专家点评:人口结构性变化决定人口高质量发展,而人口高质量发展不仅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更是关系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大事。2024年,学界对人口结构性变化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进行了阐释,探讨了构建相关指标体系,认为需要从“高质量的人口”和“高质量的人口发展”的两层内涵定义“人口高质量发展”,并提出从人口总量、结构、分布和素质四个方面展开选取指标测量,但具体选取的指标则存在差异性,这为构建体现中国人口发展规律的自主人口学知识体系提供了重要依据。此外,中国式现代化与人口现代化的关系、我国人口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实现的路径,也是学界比较关注的议题。总体看,现有研究大多是从人口一端考虑人口高质量发展,缺乏对中国式现代化与人口现代化双向互动关系的综合考量,对国外人口结构变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比较研究也相对欠缺,视野还不够全面。下一步关于中国人口结构性变化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需要进一步细化深化,亟待在理论内涵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面形成共识,不断深化理解,并且重点突出人口结构要素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综合影响。此外,还要进一步关注人口与发展的双向互动关系,凝聚起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更多合力。

(点评人:陆杰华,北京大学教授)

热点七

人工智能的价值对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入选理由:人工智能广泛介入社会生产生活,激发学界深度思考其对生产关系和生活秩序的影响,如何使人工智能的自主性与人类的意图和价值观保持一致,实现人工智能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共生,成为伦理学、技术哲学、传播学、社会学、法学、认知科学等学科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2024年相关研究主要是:1.聚焦人工智能的规范研究和价值对齐的实现路径,辨析人类价值观念和道德伦理嵌入人工智能系统时所存在的伦理共识与多元价值诉求、抽象规则与具体情境、终极目标与短期追求等多维关系的平衡问题,寻求价值对齐的理论框架,提出通过构建道德数据集、模拟场景、监督训练、技术审计等人机合作方式,评估和完善人工智能的道德表现。2.聚焦人技关系,阐释技术系统和发展逻辑对价值的影响、技术结构与制度体系之间的适配关系等理论命题,借助技术想象、道德物化、基础设施等认知视角,探讨人机交互中人类价值观被人工智能所理解和内化的互动机理,揭示人工智能与社会结构、历史传统、社会规范、价值信仰等的协同互构关系。3.考察人工智能参与社会实践的具体运行与深层影响,反思智能系统作为技术治理的社会风险和公平正义问题。4.探讨人工智能的侵权责任界定与归属问题,提出人工智能的决策出现问题时需要有明确的规则程序来确定责任方。

专家点评:人工智能价值对齐研究主要涉及技术实现路径、伦理规范和治理框架的构建,以及如何平衡技术的快速发展与社会价值的需求。目前关注的重点,一是伦理与技术交叉方向,技术上如何通过机器学习、数据治理等实现人类价值表征,伦理上如何协调价值冲突;二是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大模型特性方面,如何处理大模型的语义生成能力引发偏见、虚假信息和责任不清等问题;三是治理框架方面,如何通过伦理标准、法律政策和国际合作来促进人工智能价值对齐的实践。这些研究凸显了人工智能价值对齐的重要性,但相对集中于中美的文化背景,忽略了其他地区的伦理需求。未来有几个方面需要深入研究:第一,道德与法律规范。目前的法律与全球治理均难以跟上技术演化,需要将传统治理转向动态治理模式,并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实现全球价值对齐。第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文化与伦理差异。不同国家的大模型体现了鲜明的文化偏向,如何协调这种偏向值得探讨。第三,技术路径选择。表征主义和行为主义受到关注,通过机器学习实现价值表征是当前主流方法,但其在处理复杂人类价值观时力有不逮。第四,价值共生。由于存在偏见与歧视、“欺骗性价值对齐”,有研究提出,价值对齐的目标不应局限于工具性一致,而应发展为人与机器相互承认和协作的关系;在应对欺骗性对齐时,应建立信任框架与双向学习模式。

(点评人:陈昌凤,清华大学教授)

热点八

“大一统”的历史书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入选理由:“大一统”是中国历史孕育的一套内涵丰富的观念,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备受学界瞩目。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对其展开研讨,涉及王朝统治、民族凝聚、社会治理、文化认同、疆域变迁、中外比较等众多维度。2024年,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三大主题:1.梳理总结“大一统”的源流、实践及其在王朝国家形成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研究指出,“多元一体”与“天极宇宙观”共同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大一统”观念,经过历朝历代的诠释和实践,这一观念内涵不断丰富,被中华各族认同,为大一统国家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滋养。2.剖析“大一统”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产生的深远影响。研究指出,汉代形成的华夷同源、天下一家、四海归一的历史记忆,将华夷各族紧密地整合为一个世代相传、绵延不绝的“文化血缘”共同体,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孕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精神源泉,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3.“大一统”与西方国家形态理念的比较研究。分析比较中西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指出中国传统王朝与欧洲帝国的统治方式存在结构性差异,“大一统”作为中华政治文明精髓,不仅对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也推动了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

专家点评:“大一统”作为历史中国的根本特质,在中国向现代国家转型的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历史规定性作用,是阐释中华文明特性的基石。近两年,随着《新编中国通史纲要》《中华文明史简明读本》《天命如何转移:清朝大一统的形成和实践》《清代国家统一史》等著作的出版,如何更加深刻理解和阐释中国大一统国家的历史内涵和发展过程,已然成为“连续性研究”的焦点议题。学术界从历史、政治、民族等多元视角切入,对历史时期“大一统”展开深入探究,系统梳理“大一统”学说的发展历程,揭示其对中华民族观念认同的重大影响,剖析“大一统”观与政治合法性建构的关系等。未来,将“大一统”置于全球史的宏观视野下进行比较性研究,进一步加强对传统中国“大一统”国家性质进行理论概括,依旧是令人充满期待的研究方向。关于“大一统”的历史书写,要锚定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加深与边疆史、边疆理论研究的融合,以历史学为基础,汲取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民族学、哲学等学科的思想和方法,提炼出更具普遍意义和解释力度的创新理论。

(点评人:刘文鹏,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热点九

世界中国学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入选理由:世界中国学是以中国为研究对象,汇聚世界各国学者智慧的中外交流之学、文明互鉴之学。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世界中国学正在成为“时代显学”,它不仅是海外学者对中国的研究,也包括中国学者对海外中国学的“再研究”。2024年,世界中国学的理论建构和实证研究不断推进,主要体现在:1.以跨文化视角对海外中国学进行批判性思考,探索构建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的世界中国学知识体系,揭示中国知识与思想的世界化历程。2.探讨世界中国学的定义、定位、性质、功能,辨析“国际汉学”“海外中国学”“世界中国学”等概念的内涵,在学理上将海外中国学和国内对海外中国学的再研究统一为“世界中国学”。3.考察中国文化在域外的传播,整理域外汉学与域外汉籍文献,包括海外汉籍书目梳理、海外汉籍影印出版、重要汉学著作翻译等,为国内的中国文化研究提供域外“回流”的新材料。4.梳理中国学四百多年学术史,开展汉学家个案研究,让中国的知识和思想深度参与全球知识创建与思想互动,深化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专家点评:2023年11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致贺信指出:“中国学是历史中国之学,也是当代中国之学。”世界中国学是世界各国研究中国的学问,是中国知识与思想世界化的一个知识形态。目前学术界研究的重点是中国学在全球的分布状况、发展历史与表现形态,通过追踪中华文化在世界各国翻译、传播的轨迹,从跨文化角度探讨中华文明对世界各国的影响和世界性意义,揭示“中国学是历史中国之学,也是当代中国之学”。长期以来,中国学术界与海外中国学的互动推动了中国学术的转型与发展。当下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既要吸收百余年来中国学者在与各国汉学家交流互动中积累的经验与成果,又要立足文化自觉,走出西方中心主义,与海外汉学家展开充分的学术对话。推进对世界中国学的研究是学术界长期的任务,未来需要继续厘清世界中国学研究的性质、方法与原则,深化对世界各国中国学史(汉学史)的研究以及对基础性文献的翻译,加大对“全球南方”国家中国学研究的关注与支持,以文明交流互鉴为原则,展开自主性、批评性的海外中国学研究

(点评人:张西平,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热点十

“全球南方”与国际秩序演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入选理由:“全球南方”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自发形成的以独立姿态对抗西方霸权、重塑国际秩序的群体新身份。“全球南方”的群体性崛起是世界大变局的鲜明标志,引发了国际格局调整,为国际关系理论创新和外交政策制定提供了新的视域,引起了学术理论界的高度关注。2024年相关研究主要是:1.“全球南方”的学理研究。探讨“全球南方”的概念内涵、兴起演化、理论价值等。2.“全球南方”与国际秩序演变。研究指出,“全球南方”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上升,成为塑造国际秩序、改革全球治理规则的关键力量,推动了冷战后国际秩序从美国主导的单边主义凸显向以联合国为核心、以国际法为基础的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演变。3.“全球南方”崛起的战略应对。探讨“全球南方”的领导权、话语权和发展方向,提出中国应该把与其他“全球南方”国家合作上升到战略高度,防止“全球南方”被地缘政治冲突撕裂。4.中国角色与南南合作。探讨“一带一路”、金砖合作等平台和机制,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助力“全球南方”国家共同迈向现代化,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方案。

专家点评:“全球南方”被视为大国战略博弈和全球格局重塑的重要动力,正在成为全球关注的主角,引发了政治学、经济学、哲学、文化学等诸多学科的关注,成为学术探讨和政策研究的核心议题。2024年,“全球南方”兴起引动的大国战略应对和大国博弈新图景成为研究热点,“全球南方”与其重要成员国(如中国、印度、巴西、印尼等)的互动关系更是关注焦点。学界对“全球南方”的学理性探究与国际合作、国际关系理论建构联系在一起,与对文化、思想、潮流等的研究日趋紧密结合,深化了各界对全球变革规律的理解和认识。从反思的角度看,“全球南方”研究过多聚焦于大国博弈、全球治理和中国,对“全球南方”本身的研究显得薄弱;文化、经贸、金融等领域的实证研究偏少,研究的精细化程度不够;关于中国和“全球南方”关系的研究也有待深入。这些是未来“全球南方”研究需要重点关注之处。

(点评人:门洪华,同济大学教授)

本文来源:学术月刊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天下事 | 全国首部!南京立法助力数字赋能“城市之治”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天下事 | 全文来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天下事 | 成都发布全国首个城市科幻发展规划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