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有消息传出,丰田将学特斯拉在上海建立一家新工厂,用来生产旗下豪华品牌雷克萨斯的电动汽车,预计2027年投产。

无相君从部分雷克萨斯线下4S店了解到,目前丰田已经将雷克萨斯的部分零件国产化。

一直以来,雷克萨斯都是丰田的门面担当,由于“纯进口制造”的标签,在国内长期“加价出售”。

但近年来,由于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加速,丰田以及雷克萨斯都开启了打折模式。

高傲的丰田,面对中国市场的变化,不得不低下头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产新能源对合资汽车、外资汽车的冲击有多大?

一张图就能看出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随着国产新能源的替代潮,叠加国产汽车的技术跨越进步,价格优势凸显,传统合资以及外资豪华品牌已经难以招架。

相信过去一年,大家也感受到了奔驰、保时捷的降价力度,以及传统合资4S店的冷清。

对于雷克萨斯而言,它不仅是丰田的高端门面,也承担着丰田的转型探索。

早在2023年4月,丰田章男就宣布卸任社长,让雷克萨斯的负责人佐藤恒治接任。

为什么要换掌门人?

企业转型,必然要从人事下手。

过去很多年来,丰田章男都轻蔑电动汽车,错过了转型期。

要知道,丰田的混动技术曾是业界一哥,但在电动领域,已经没了声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雷克萨斯的佐藤恒治却对纯电汽车采取主动拥抱态度,并且率先开启电动转型。

佐藤恒治的上台,无疑是丰田各大股东及内部高管的意志体现——丰田,必须要下场去做纯电,追赶中国。

佐藤恒治强调,丰田将在2030年前推出30款纯电车型,实现纯电销量350万辆的目标,并力争在2026年推出新一代电动汽车,雷克萨斯来打这个头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雷克萨斯官方没有承认在上海设厂的传闻,但在上海设厂,是丰田电动化必要的一步。

毕竟,特斯拉这个模范生已经走在了前面,正是因为上海超级工厂的投建,才让特斯拉的产能和价格被市场认可。

过去数年,马斯克到中国的频次越来越多,每次都对中国制造大加赞赏。

另一头,在2023年8月,丰田也整合了中国的三家研发机构,成立“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目的是在中国做全链路的平台和车型研发,否则和中国车企比,差距会越来越大。

雷克萨斯落址上海,无疑是稳妥且明智的选择。

但这也意味着,日系造车神话被彻底终结。

因为日系三大高端汽车里,讴歌、英菲尼迪早已在中国国产化,只有雷克萨斯还在坚守门面。

现在,这个门面很可能也守不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端“信仰”难以支撑的背后,是日系乃至合资的集体滑坡。

2024年雷克萨斯在中国的全年累计销量约为18.5万辆,同比增长4%,比起早期30%的增长,已经不够看了。

而且,雷克萨斯是同期唯一正增长进口主流豪华品牌。

奔驰、宝马、奥迪,全部都是销量下滑。

丰田、日产、本田合资企业,也是销量下滑。

丰田由于背靠全球市场,还能支撑,还能倔强。

日产本田直接不装了,前不久,他们刚刚开启合并谈判,目的就是成立联盟,来应对剧烈变动的全球汽车产业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办法,中国汽车行业迭代的速度实在太快了。

比亚迪、吉利、蔚来这些车企,甚至半年就能推出一个大改款,比手机企业还快,而传统汽车的大改款,基本都在3到4年。

而且中国汽车新势力,已经探索出了领先全球的电池技术和整车智能化方案。

也不光光是日本车企,德国车企也不好过。

众所周知,德国最出名、最赚钱的产业就是汽车。

但现在德国汽车的萎靡,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

前不久,大众还计划削减40亿欧元的支出,通过关闭工厂、裁员以及降薪来实现。

为此,大众集团还爆发了自2018年以来的首次大规模罢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众之外,奥迪将裁员15%左右,会有4500个间接就业岗位受到影响。

德国汽车供应商博世则表示将裁员5550人,采埃孚则宣布将在2028年前在德国减少1.1万-1.4万个岗位。

过去老一辈人认为“帕萨特很高级”,但现在大众在欧洲卖30多万的电动车,在中国只能降价到20万出售。

北京最大的奥迪经销商展厅,开始卖起了问界......

在这个情况下,德国经济可不好过,GDP已经停滞五年不增长了,资本也在加速流出德国。

日本呢?更难受。

GDP从2021年的4.9万亿美元跌到了2023年的4.2万亿美元,2024年预计还会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昔日的亚洲经济之首,已经和中国的差距越来越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这里,可能还有人会说:国产车只是靠低价,技术上比不上人家。

这种思维放在今天,多少是“刻舟求剑”了。

就拿华为问界来说,售价并不比同级别产品便宜,甚至还贵不少。

但去年的销量愣是暴涨183%。

问界抢走的用户,是原来宝马x5、奔驰GLE的用户。

这部分高净值人群并不傻,支持国产并不单单是因为情怀,而是肉眼可见的智驾升级体验。

而且从2024下半年开始,国产新能源渗透率就超过5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意味着,市场上买新能源的车主不再是“弄潮儿”,而是务实之选、时代之选。

如果我们放大眼光看,汽车领域只是中国科技制造爆发的一个方面。

在白色家电领域,海尔、美的的出口已经压过了日本的松下、夏普,占据了全球60%的家电市场。

近期,我们的宇树机器人震惊欧美,我们的第六代战斗机,让世界侧目。

从天宫空间站到C919大飞机,从人工智能DeepSeek到鸿蒙系统。

法国媒体《费加罗报》也在近期发出了感叹:

“在被视为未来数年至关重要的44个创新领域中,中国已在国防、航天、机器人、能源,以及环境、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先进材料和量子技术等37个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现在的中国科技行业,就像寒武纪时代的物种大爆发一样可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不会总处于同一条河流,历史也不会一成不变。

今天的中国制造,已经悄然改变了全球的工业格局,在产业链布局上抢占了先机。

而这种变化,并不是偶然。

从科教兴国到工程师大国,今天中国本科以上人才已经高达4000多万,工程师2000多万,已经抵得上欧洲一个国家的人口。

中国每年的科研投入也仅次于美国,远远高于德国、日本。

所有的质变,都是量变引起的。

很多突然的变化、认知的颠覆,背后是几十年的耕耘与积累。

在不久的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产业格局被中国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