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刘源的人生迎来了重要转折点,他被调往武警部队水电指挥部担任要职,以他在地方的资历入伍后被授予少将军衔,他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将军之一。当时杨尚昆同志难掩激动之情,他紧紧握着刘源的手,高兴地说要与这位最年轻的将军合个影,以此纪念这一历史性时刻:标志着刘源个人职业生涯的飞跃,也代表中国军队新一代领导力量的崛起。
刘、杨俩家人的渊源要追溯到1930年,当时少奇同志已是工人运动中声名显赫的领袖,这一年他在素兰参加国际第五次工人代表大会,杨尚昆同志被派去协助他的工作。在那段时间里,杨尚昆同志非常敬佩少奇同志的才能与魄力,其平易近人的随和态度给杨尚昆同志留下极佳的印象,后来他们奔赴不同的战场,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
建国后杨尚昆同志担任中央办公厅主任,负责中南海的事务,在此期间他与少奇同志的子女有了更多的接触。1955年授衔时,四岁的刘源戴着画出来的肩章在中南海里玩耍,这时杨尚昆同志走过来仔细看了看刘源用别针别在肩膀上的“肩章”,之后带着刘源来到怀仁堂,他向众位开国元勋“介绍”:“看看咱们未来的将军!”陈老总上前仔细辨认一番后说:“嗯?肩章还有字呐——‘芝麻酱’!”话音刚落,怀仁堂里爆发出一片爽朗的笑声。
在刘源的记忆中,杨尚昆同志是一位慈祥的长辈,他对这些孩子的关心和付出,不亚于对自己的子女。刘源年幼时与杨尚昆同志的女儿杨李经常一起玩耍,最初他称呼杨尚昆同志为叔叔,称呼他的妻子为李妈妈,杨李年纪虽小但性格倔强,听到刘源这样的称呼后,坚持要刘源称呼“杨爸爸”,杨尚昆同志就这样成了刘源的“杨爸爸”。
杨尚昆同志对刘源的关心也是无微不至,刘源13岁时被父亲安排到部队接受锻炼,他每天都要像正规军人一样站岗,杨尚昆同志那时总以散步为名,特意绕路来看望刘源,能够看到他对刘源的喜爱之情。特殊年代来临后,刘、杨两位老同志都遭到错误批判,两家人经历了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往,杨尚昆同志直到1978年才回北京工作,刘源得知后前去探望,两人相见时都红了眼眶。
人不能活在回忆里,过去的已经过去,历史的车轮仍然滚滚向前,在恢复高考后刘源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他提出要到父亲战斗过的地方工作。1982年,刘源离开北京担任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公社副主任,临行时杨尚昆同志叮嘱刘源:要先学会做事,再学会做人,希望他能尽力报答党和国家。
杨尚昆同志像父亲一样教导、影响着刘源,他的关爱伴随着刘源成长,也成为刘源在岗位上奋斗的动力,那时他与农民同吃同住,在了解村民情况之后,他在村里筹办工厂,在他的领导下村民的收入翻了几番。之后刘源带着出色的政绩出任县长、郑州市副市长等职,在郑州工作期间,他解决了郑州百姓一系列民生问题,最令人关注的就是天然气工程建设,让郑州成为最早使用天然气的城市。
1988年,刘源担任河南省副省长,杨尚昆同志得知后非常激动,见面时直接向他要了根烟,表示要为副省长庆祝一番。1992年,刘源被调往武警部队并授予武警少将军衔,杨尚昆同志激动地拉着他不放,坚持要与国内最年轻的将军合影,可以看到他们之间的亲厚关系,这种情感超越了血缘关系,成为了一种精神上的纽带,连接着两个家庭,也连接着两代人。
1998年,刘源正带领部队在一线抗洪救灾,9月12日他听到杨尚昆同志病重的消息后立刻赶到301医院,当时杨尚昆的家人告诉刘源,杨爸爸几次念叨他的名字,知道他在一线,不让家人告诉他,刘源听后难过得失声痛哭。两天后,杨尚昆同志因病去世,刘源永远失去了杨爸爸,在杨尚昆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刘源特意写了一篇文章,以此缅怀他的“杨爸爸”。
如今刘源已经晋升上将,他的成长离不开个人努力,同时也离不开杨尚昆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关怀和培养,他们对待刘源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既有严格的要求,也有深深的关爱,他们用高尚的品格和奋斗的精神激励刘源前行,刘源将继续承载着这份情感和责任,为实现国富民强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