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近期,社交平台上出现一些打着“债务重组”“债务优化”旗号的不法贷款中介,他们声称“放贷速度快”“门槛低”“手续简便”,只讲诱人条件、隐瞒不利信息,并在办理过程中设置重重陷阱,进一步加重了借款人的债务负担。
急需减轻债务负担的借款人,很容易被不法贷款中介的话术吸引,被诱导办理“借新还旧”、申请高息过桥垫资等。然而,这两种“债务优化”均暗藏猫腻。以“借新还旧”为例,不法中介以帮助消费者“养好征信”等名义,诱导消费者向其申请垫资,再帮消费者申请新贷款偿还垫资。在这个过程中,中介先收取一笔不菲的垫资费,待促成贷款后,再按放款额收取高额服务费或手续费。
综合计算,消费者经历所谓“债务重组”后的综合资金成本,远远高于正常贷款的息费水平。此外,相关操作还涉及“倒贷”,暗藏法律风险,借款人可能面临违约违法风险。众所周知,消费者与银行签订的贷款合同会明确约定贷款用途,如未按合同约定使用贷款,将承担违约责任,不但可能被银行要求提前还贷,个人征信也会受到影响。
不法贷款中介提供的“债务重组”途径,很难从根本上缓解借款人的债务压力。金融监管部门此前多次发布提示,要警惕此类债务重组的本质及其背后隐藏的风险。消费者如确有融资需求,应先评估自身收入和消费情况,再向正规金融机构获取金融服务,切勿听信不法中介的办贷诱导。(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王宝会)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