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由山西大学主办、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2025“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原创性与学理化”新年论坛在会议中心举办。校长黄桂田、省教育厅副厅长李金碧、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晓哲出席论坛开幕式。副校长孙岩主持开幕式。来自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山西大学等高校的十余位专家学者,以及省内100余位师生代表参加论坛。
黄桂田代表学校向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大学最鲜亮的底色,山西大学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学术创新,近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希望以举办新年论坛为契机,与各位专家学者深入交流,共同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真诚希望与会的专家学者能够为山西大学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以及专业建设等方面提供宝贵的建议和指导。
李金碧表达了对本次新年论坛的期待和对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在新的一年取得更多研究成果的美好展望。他表示,本次论坛邀请了国内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知名学者,围绕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与学理化展开深入研讨和广泛交流,不仅为相关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更是对山西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次有力推动。本次论坛将为高校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搭建起桥梁,共同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新路径,为学科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刘晓哲指出,本次论坛为山西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相关学者提供了一次宝贵的交流学习机会,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愿与山西大学和本次参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者一道,以本次新年论坛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合作、丰富交流、形成合力,共同产出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提升山西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水平作出贡献。
本次论坛分为大会报告、青年学者论坛、研究生论坛三个环节。
大会报告邀请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宋朝龙教授、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三虎教授、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王小红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黄正林教授等4位学者作大会报告。宋朝龙教授以“中国式现代化中的自主知识体系”为题作报告,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知识体系对自由主义知识体系的超越及其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创新性发展。李三虎教授以“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实践逻辑”为主题,详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时代价值、理论体系与实践特质。王小红教授围绕“文化强国和数字人文发展现状:基于‘汉典’的计算哲学”主题,分析了计算哲学这一数字人文新分支运用于中国古代哲学语料库建模的重要性与可行性。黄正林教授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的形成”为主题,剖析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成长为中流砥柱的现实基础、动态历程与价值意义。
在“青年学者论坛”和“研究生论坛”,4名马克思主义理论青年教师,5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分享了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参会学者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和研讨。
在青年学者论坛上,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金俊开以“STE纲领”为研究主线,阐释了后列宁时期的列宁主义及其对当今世界格局的影响。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夏少光从比较现代化的视野出发,论述了毛泽东反对新殖民主义的探索及其世界意义。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马宁聚焦雷蒙·威廉斯的文化马克思主义建构,分析了当代中国文化哲学发展的可能路径。太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巩效忠探讨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论述及其原创性贡献。
研究生论坛环节,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杨景光以海关党组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形成与演变。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白宇乔从马克思视域出发,考察了社会主义国家金融监管的内在逻辑。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郭娴怡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学理化建设的述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刘旭宸研究了恩格斯晚年对原始基督教的贡献,并探讨了其当代启示。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武岫冰基于马克思环境与人的主体性关系视角,结合《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等经典著作,研究了革命主体的萌芽。
论坛的三个学术报告环节亮点纷呈,报告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不同研究方向,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相关领域的关键问题和最新研究成果,为与会专家和师生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交流平台,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推进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责编 黄晶 通讯员 张馨文 助编 刘静文)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