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新年的一天,毛泽东请来了末代皇帝溥仪,还特请了章士钊、程潜、仇鳌和王孝范四位社会名流和乡友作陪,一起在颐年堂内共赴家宴。
上午8点的时候,章士钊等人都入席之后,毛泽东看到大家都入了座位,就一本正经又有些诙谐地说:“今天请你们来,要陪一位客人。”章士钊听完环顾四座,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就忙问:“主席,客人是谁呢?”
毛泽东吸了一口烟后说,故意神秘地对大家说:“这个客人嘛,非同一般,你们都认识他,来了就知道了。不过也可以事先透一点风,他是你们的顶头上司呢!”这一番话一下子为这次的家宴添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但是所有人这下更糊涂了,都在问:这人到底是谁呢?就在这时候,一个50多岁,身材清瘦,又挺高的男人走了进来,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关注。当他面带微笑,举止大方地走到大家面前之后,发现他并不是人们都很熟知的国家领导人,也不是报纸上经常登载照片的著名人物。
毛泽东实际上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个人,但他却像个老朋友一样,看到他之后立即迎过去握起了手,并拉着他坐到了自己的身边,同还时向章士钊等人打招呼起来,用他那浓厚的韶山口音微笑着说:“你们都不认识吧,他就是宣统皇帝嘛!我们都曾经是他的臣民,难道不是顶头上司?”
章士钊等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位正是前年大赦的要犯,大家都万万没想到这位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今天就坐在自己的跟前,章士钊曾经主持《苏报》的时候还骂过他呢!
毛泽东指着在座的四位老人向溥仪作了介绍,溥仪态度极为谦虚,每介绍一个人,他都站起来鞠躬致意,整个人看起来满是和善友好,根本看不出半点皇帝的架子。毛泽东看他毕恭毕敬的样子,对他说:“你不必客气,他们都是我的老朋友,常来常往的,不算客人,只有你才是真正的客人嘛!”
大家都入座了之后,菜品也随之上桌了。当时正是国家困难时期,所以一切从简,这次设的是家宴没有什么山珍海味:燕窝席、鱼翅等等,也更无昔日溥仪在皇宫里常见到的“满汉全席”和“御宴”,眼前摆放的,只有几碟湘味儿的辣椒、苦瓜、豆豉等小菜和大米饭加馒头,外加每个人面前的一杯葡萄酒。
虽然这些饭菜都很简单,但却就是毛泽东日常所吃的家常便饭,过程中毛泽东笑着问到溥仪:“你们御膳房的菜,应该比这些好吃多了吧?”听到这溥仪连忙摇摇头,也笑着说:“御膳房的菜太浪费了,还是自家的饭菜好吃。”
在溥仪的一生当中,这顿饭算是他吃到过最好的了,况且还是毛泽东亲自邀请来吃。边吃的时候毛泽东边向溥仪解释说:“我们湖南人最喜欢吃辣椒,叫做‘没有辣椒不吃饭’,所以每个湖南人身上都有辣椒味哩”。
说着他就夹起一筷子青辣椒炒苦瓜,放到了溥仪位前的小碟内。见他已吃进嘴里之后,笑着问他:“味道怎么样啊,还不错吧?”溥仪早已辣出一脸热汗,但却仍然忙不迭地说:“不错,不错。”看着溥仪的样子,毛泽东风趣地说:“看来你这北方人身上也有辣味哩!”
毛泽东妙语连珠,在座诸位无不捧腹,溥仪也是笑得前合后仰。之后听说溥仪在抚顺时,已与他的“福贵人”离婚,于是毛泽东关切地问:“你还没有结婚吧?” 溥仪彬彬有礼地回答说没有,于是毛泽东就劝他:“可以再结婚嘛!不过你的婚姻问题要慎重考虑,不能马马虎虎,要找一个合适的,因为这是后半生的事,要成立一个家。”
溥仪点点头,表示毛泽东言之有理。一番闲聊之后,饭也吃完了,毛泽东提出要与溥仪等客人合影留念,大家非常高兴。毛泽东还特意把溥仪拉在自己的右侧,两人站在一起并肩合影,之后还向他提出意见:“我们两人可得照一张像哟!”
于是毛泽东就请摄影记者为他俩拍了一张珍贵的合照,章士钊笑道说是开国元首与末代皇帝的同框,瞬间说得所有人都笑了。
这一次的宴请,溥仪后来也有在书中描述过:
“(与)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一同吃饭、照相,这是我永远不能忘记的最光荣和幸福的日子,给我给(以)极大的鼓舞力量。”
溥仪与毛泽东的合影照算是他的至宝了,之后无论他是住在单身宿舍,还是有了家庭,溥仪都总把这张照片摆在床头茶几上,像收无价珍宝似地珍藏着。
后来被抄家的时候,他将这张照片上缴给了机关保存,却不小心被工作人员弄丢了。为此溥仪花了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去东寻西找,但都没有找到,这也成为了溥仪的终身遗憾。他对亲友们曾说:“毛主席与我的合照虽已失掉,但党和毛主席对我的关心与爱护永远铭记在心中!”
毛泽东特殊对待溥仪
自1950年8月起,溥仪的改造生活开始了。在50年代的前5年中,毛泽东虽然一直没有谈论过溥仪,但却给他的几位亲属做了一系列的工作安排,对他的其他家族成员关怀备至,经常会关心他们的生活。
1950年8月10日,年过 6旬的载涛被安排为军委炮兵司令部马政局顾问,毛泽东亲自签发委任令,月工资近200元,使这个皇帝的亲人成为了国家高级干部,还月发车马费50元,继而又被选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载涛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不仅生活有了保障,而且还能发挥专长。不过面对如此高官厚禄,他反而深感不安:“我和毛主席不曾见过,他怎么这样能理解人?”载涛对此夜不能寐,恭恭敬敬地给毛主席写了一封倾诉无限感激之情的长信。
为了报答知遇之恩,他兢兢业业,一心一意地投入到工作中,每天骑车到马政局机关上班,往返数里,风雨无阻,中央领导得知后,向载涛写了封信:
“载涛顾问,我们考虑到你已年迈,每日在马政局工作有恐不支,为照顾您的健康,决定自即日起请您在家住宿,平时可不到局办公,遇有商事务时,当有马政局临时通知,派车来接,特此,顺祝健康,并致敬礼”
载涛再次得到恩惠之后,泪水夺眶而出,对亲人说:“这种特殊优待,除了共产党,谁能办得到?”
1961年,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宣布对溥仪等几位特赦人员安排到了全国政协,担任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的专员。在宴会上,李维汉部长说:“你们这些人过去都是享受惯了的,现在自然是不能让你们再去过和从前一样的生活,但也不会让你们去过一般人的生活,而是中等以上水平的生活。如果有特殊需要,你们还可以提出来,也可以考虑临时补贴。”
工作调转的薪资待遇,由原来的60元提高到了每人每月100元。1964年12月,毛泽东亲自主持一场座谈会的时候,听说了溥仪每个月的薪水是180元,于是就对会者们说:“对宣统,你们要好好团结他。他和光绪皇帝都是我们的顶头上司,我们做过他们的老百姓。”
说到这里,他加重了语气,说:“我听说溥仪每个月只有180多元薪水,怕是有些太少了吧?”又转头对坐在旁边的章士钊继续说:“我想拿出点稿费通过你送给他,改善改善生活,不要使他‘长铗归来兮食无鱼’,人家是皇帝嘛!”
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大多数普通人每月的平均收入仅仅是几十元,而溥仪的薪资能达到180元,毛泽东还要继续资助他额外的钱,可见他对溥仪的待遇真的是十分优厚了。
章士钊之后又说:“宣统的叔叔载涛的生活也有困难。”毛泽东接话:“我知道他去德国留过学,他的生活不好也不行。”
座谈会结束之后,毛泽东立即就从个人的稿费当中拨出来了两笔款项,让章士钊分别送到了溥仪家和载涛家。溥仪见到后十分感动,但一开始并不愿意收钱,因为当时他的新书《我的前半生》刚刚出版,有一笔稿费收入,所以生活并不算很困难。但是经过章士钊的再三奉劝之后,溥仪只好收下了,万分感动的他当即口占一诗:“欣逢春雨获新生,倾海难尽党重恩。”
而载涛在拿到毛泽东送过来的修缮房屋的款项之后,也激动地泣不成声,于是提起笔,第二次写下了一封对毛泽东发自内心的谢函。
此后,溥仪也有了自己的选民权,在之后的一次选举大会上,他庄重地把自己的选票投进了箱子里,非常高兴,当天他就在日记里写下:“当我拿着那张写着‘爱新觉罗溥仪’的选票时,我感觉我这辈子见过的所有珍宝都没有它珍贵,投下票的那一刻,我感觉我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从此以后,溥仪的各方面都开始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后半生的溥仪,虽然再也不是皇帝了,但他的生活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等领导人的关怀下,却过得比皇帝幸福的多得多。
毛泽东对溥仪的初印象
1908年12月12日,太和殿前广场上的文武百官都正在向金銮殿里的御座叩拜,而此时坐在御座上的,还是一个3岁的娃娃,他显然不能依靠自己坐上这把龙椅。旁边还有位27岁的年轻人,正单膝跪地在龙椅下面,双手扶持着娃娃。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正式而隆重的皇帝登基大典,这一3岁的小男孩就是中国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而当时跪在他旁边扶持他的年轻人,则是王载沣。随着这次盛典,宣统纪年也开始了。
与此同时,有位在湖南湘潭的韶山冲的15岁少年,正在油灯下拼命读书。从书中,他为祖国的命运和前途担忧,也开始意识到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位少年正是毛泽东。
当时湖南正发生着严重的饥荒,但长沙的抚台老爷却是饱食终日,而且对百姓们的这一灾难还坐视不管。有位同情百姓的庄布政使表示要帮助灾民,结果却被“皇上”怪罪成是和“暴民”勾结,还派来了新的巡抚镇压了“闹事”的人。当时的毛泽东对此深感不平,还很困惑的是,为什么“皇上”不仅不去救助百姓,还要杀害他们呢?
1910年秋,毛泽东不顾父亲的反对,进入离家50多里地的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堂。在这所新式学校里,他学习自然科学和西学,并广泛吸收史地知识。其中两本书曾给予他重大影响,一本写的是康有为的变法运动,另一本是梁启超编的《新民丛报》。
毛泽东后来和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还说到了自己当时的思想:
“我还记得我是在那个时候第一次听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都已死去,那时候我还不是一个反对帝制派,说实在的,我认为皇帝应该就像大多数官吏一样都是诚实、善良和聪明的人。他们不过需要康有为帮助他们变法罢了。”
武昌起义爆发后,革命影响很快就扩散到长沙来了,毛泽东当时所在的湘乡驻省中学,也有革命党人来发表演说,学生们纷纷开始投军。当时18岁身材魁梧的毛泽东,也在长沙入伍了。
三个月后,宣统皇帝的退位诏书颁发下来了,南北归于统一,南京政府也解散了。毛泽东当时认为革命已经结束,就在1912年3月退出了军营,回到学校中去。他最先把这一想法告诉彭友胜,半年多来两人相处得很好。最后彭友胜把自己仅有的两块银洋送给毛泽东作盘缠,支持他远走高飞,以实现自己的文韬武略和鸿鹄之志。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溥仪也随即退位,并被民国政府所优待,不仅保留了尊号,而且还同意继续暂住在紫禁城,日后再转居颐和园。民国政府没有杀掉溥仪,还给予了两次优待,这是第一次。
第二次让溥仪成为中华民国的国民,每月给清室补助五十万元。这与日后毛主席将溥仪改造成为一名公民也是一样的道理。可以发现,毛主席不仅留下了溥仪,还给他饭吃,很一系列的优待条件,也是考虑了中华民国时代对前朝末代皇帝优待的这一因素。
把溥仪作为特赦第一人
1959年9月14日,毛泽东在宣布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时候,还特赦了一批确实已经改恶从善的罪犯,当抚顺战犯管理所的所长把特赦名单交给毛泽东的时候,毛泽东发现名单中第一人是溥仪的弟弟溥杰之后,当即就问:“为什么没有溥仪呢?要特赦就先特赦皇帝,中国共产党有这个气魄!”说完他就把溥杰改成了溥仪。
当时在管理所的时候,溥仪可以说是受到了全世界最大的关注,大家都很想知道末代皇帝改造的结果怎样。他是中国的末代皇帝,有着三次登基又三次退位的传奇经历,这一身份比溥杰更受关注。
所以把溥仪特赦出狱,其实也就是在对全世界宣布,曾经中国的末代皇帝已经被共产党成功改造,给了全世界一个答复。所以,毛主席要钦点溥仪为特赦第一人,是有重大意义的。
12月份的时候,溥仪就被宣布特赦,第二年的6月份,周恩来就给他安排在了北京的植物园,参加愿意劳动的工作。1961年的3月,周恩来又把他调入了全国政协工作。毛泽东的目标,当然不止于让溥仪成为普通的一个中国公民,或者是当好园艺工人,还要让他起更大作用。
1960年5月9日,毛泽东在接见伊拉克、伊朗外宾时,介绍到革命和中国经验的时候,就多次提到了溥仪:“他说他现在是真正解放了,自由了。要战胜帝国主义,需要有广泛的统一战线,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只是不包括敌人在内。这是我们的经验。”
在《溥仪日记》这一本书当中,有很多谈到了关于60年代期间,溥仪跟随周恩来或者是其他的领导人,去会见来自全国世界各地的国王、元帅、记者、律师等等一些人,他们都是对溥仪的身份、改造过程,和其他一些经历十分感兴趣的,来请求和溥仪见面聊天,
溥仪当然也十分愿意和外宾们聊天,对自己的之前的一些经历,和童年在皇宫里的短暂生活等等,都讲述了出来。经过毛泽东的推荐,溥仪作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鲜明例证,真的逐渐走向世界了。
1965年7月20日,流亡在美国的末代总统,李宗仁乘坐专机到达北京,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在机场亲自迎接。溥仪也受到周总理的邀请,带着妻子李淑贤一起来到了机场,迎接李宗仁。当李宗仁下飞机后,与前来迎接的人一一握手。
当他走到溥仪面前时,周恩来介绍说: “这是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先生,你们还没有见过面吧! ”于是,末代总统和末代皇帝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毛主席和周恩来将出狱后的公民溥仪推向了全世界,不仅是展示了溥仪光彩的一面,同样也是在展示中国共产党的一项伟大政策和成果。毛主席、周恩来与溥仪的交往,使溥仪的人生有了重大转变,应载入新中国历史的光辉一页。
最后一任妻子
因为毛泽东和周恩来都十分关心溥仪的婚事,所以引得周围的同志们都开始关心起来了。当时和溥仪一起在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上班的同事周振强,和他的朋友沙曾熙,在认识了当时37岁,在朝外关厢医院工作的护士李淑贤认识后,决定介绍给溥仪。
溥仪看了照片后非常满意,说一定要见见面。1962年2月的一天,两人在两位朋友的安排下在一家俱乐部见了面。溥仪一边喝咖啡,一边问淑贤的工作单位、学习情况以及年龄、父母状况等等,问得很仔细。
两人的谈话逐渐越来越投合和深化,几乎进入了实质性阶段,不觉已经谈了三个多小时了。临别时溥仪还一再嘱咐李淑贤要注意安全。交流了两个月之后,两人举办了婚礼,正式结为夫妻。
溥仪的一生,涵盖了20世纪的前60年,而与他有过夫妻关系的 5位女士,正好可以涵盖整个20世纪。溥仪的5位夫人,延伸了他的政治生命,扩大了他的社会影响,使他更加完整地再现了 20世纪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是一个旧的封建帝国向新的社会主义共和国转变的世纪,是一个人们还记忆犹新的世纪。溥仪最后一任妻子李淑贤,亲身感受到了作为公民的前皇帝一个不一样的人生。后来她讲述了和溥仪甜蜜的爱情,以及婚后温馨的家庭生活。
他们曾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亲切接见,她也难忘当时曾与全国政协参观团在北京、南方和西北各地参观旅游的特别感受。在溥仪去世之后,她更思念和溥仪在一起的日子里,两人相互关爱的真情,尤其是他们生离死别之际感人至深的情愫。
1967年溥仪身患重病,在10月17日带着对新中国和毛主席的感激之情,回归尘土。
溥仪的一生是从皇帝到公民转变的一生,决定这个根本性转变的就是溥仪在抚顺战犯管理所近10年的思想改造。决定改造溥仪的,正是毛主席与周恩来。溥仪从被移交回中国到去世,一共是17年的时间,这17年间溥仪的命运,也是与毛主席、周恩来紧密相连。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