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是被“寄养”在贾府的,北上之时,黛玉尚在母丧守制期间,可见这件事情是有多么的急迫。
重新来看林如海劝解黛玉的话,字字句句,都像是临终遗嘱:
“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
即便没有亲母教养,没有兄弟姐妹扶持,也没有必要寄养在别人家,毕竟贾府相对于林家是外家,这成何道理,更何况林黛玉还在热孝之中。林如海作为前科探花,难道连起码的礼仪都不懂?
很显然,林如海这是在向贾府“托孤”。
从贾母的表现,以及黛玉在贾府的情况来看,黛玉显然是“寄养”而非客居,贾家是拿她当自己家女儿对待的,这与薛宝钗和史湘云明显不同。
黛玉在贾府住了几年,即便思念自己的父亲,也从来没有回去探视过,直到林如海死后才回去奔丧,这就非常能够说明问题了。
事实上,林如海早就意识到了危机,所以在贾敏一死,她就将黛玉托付给了贾府。而且,为了更好的保护黛玉,他还给黛玉物色了一位托孤人,此人就是黛玉的老师贾雨村。
整部《红楼梦》,没有一个女子,是从小正儿八经进学读书的,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在林家这种书香门第更应该如此。
然而,林黛玉却五岁就开始读书,林如海还专门为她请了进士出身的贾雨村为师,这着实是有些夸张了。
更夸张的还有,贾敏死后,黛玉在热孝期间,贾雨村很识趣的就要辞馆,林如海却苦苦相留,让林黛玉守制读书,他难道要让黛玉去考状元?
当然不是,让黛玉读书是假,找借口留住贾雨村是真。君不见,在那段时间里,黛玉根本就没有正经读书,“连日不曾上学”,这才让贾雨村得以东游西逛。
林如海为什么要讨好贾雨村?
还记得吗?那位张如圭说过“都中奏准起复旧员”,贾雨村当初之所以被革职罢官,是因为“擅篡礼仪,暗结虎狼”,这可是僭越、谋反的大罪,为什么会突然起复?
很显然,这次起复是大规模的,是政策性的,是皇帝的加恩。一般来说,只有在国家有重大的喜事之时,才会有这种程度的加恩。
这件大喜事,其实就是新皇帝的登基,说的再直白一些,就是太子篡位登基,所以才会起复前朝的“旧员”。
我们之前分析过,贾雨村是原来的太子党,因为傍上太子党的大树,不到两年的时间就被提拔为知府。而他为了表现自己,热衷的参与到党争当中,这才引来了上官的弹劾,被老皇帝罢官撤职。
也就是说,“朝廷起复旧员”的背后,所隐藏的是新皇帝篡位的登基的证据。
新皇帝登基之后,有两件事情亟待解决。第一件事,提拔、起复忠于自己的大臣;第二件事,打击、处罚不忠于自己的大臣,也就是老皇帝一党的成员。
而林如海,就是老皇帝的宠臣,对此书中给出了两点暗示。
第一,林家是列侯起家,最初只袭三代,到林如海的父亲又加恩袭了一代,说明林家是老皇帝的宠臣。
第二,林如海是“前科”探花,古代探花是最为特殊的,不纯粹是由文章选拔,而是皇帝亲点的,常常被作为皇帝对宠臣家族格外加恩的手段。
而古代科举三年一次,也就是说,林如海出仕最多不超过五年,就被任命为巡盐御史,可见皇帝对他的宠信。
所以,在得到“起复旧员”的消息时,准确的说是在新皇帝登基之时,林如海就意识到危机了,明白自己很难躲得过这一劫,所以才要把女儿寄养在贾府。
而之所以要拉拢贾雨村,一来是适逢其会,二来贾雨村是以前太子党的人,在新朝必然会受到重用,所以才选择他作为“托孤”之人。
既是为了保护林黛玉,也是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