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可以让您下次继续阅读相关文章,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着哥哥你的手,送哥到大门口......”
这是山西传统民歌《走西口》的歌词,通过一对新婚夫妇分别的角度,唱出了山西人为了求生走西口谋生的艰辛。
这首歌背后反映的历史,是明清时期山西地区的汉人为了谋生,向长城以北内蒙地区移民的活动,也是当时我国五大人口迁徙的方式之一。
但很多人也会就此产生疑惑,山西人为什么要走西口,向着更为贫瘠和寒冷的草原而去呢?
为什么不去更为富庶的沿海地区呢?
背井离乡,无奈走西口
在清朝康乾盛世期间,我国因为社会稳定、发展迅速,人口数量也实现了高速增长,到乾隆末年全国人数已经突破了三亿大关。
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结果就是人多地少,雍正年间就已经把关内能够开垦成土地的平原、河谷等地区全部种上了粮食,可依旧无法满足人口剧增带来的人地矛盾。
严重的人地矛盾逼得百姓们不得不另谋生路,背井离乡去其他地方谋生。
也出现了“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赴金山”和“蹚古道”等人口迁徙事件。
走西口是华北百姓尤其是山西人向内蒙古地区迁移的代名词。
毕竟口外的蒙古地区地广人稀,这些移民的迁入不仅能缓解迁出地的人口压力,而且也能促进口外地区的发展。
而且从康熙朝开始晋商就已经在全国各地做生意,出西口和蒙古族人做生意也成为很多晋商非常喜欢的事情,利用廉价的手工艺品交换蒙古人的马匹、羊毛等货物。
清光绪年间山西地区发生了非常严重的“丁戊奇旱”,旱灾持续了整整三年时间,很多地方甚至滴雨未下。
山西的土地本就贫瘠,很多地方都是无法种植的盐碱地,再遇到这样旷日持久的大旱,导致庄稼颗粒无收。
晋北民谣“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1],以悲壮的语气无情地揭示了走西口的人员构成和原因,受灾的灾民为了活命的无奈选择。
尽管中原人有故土难离的乡愁,但面对着留在家乡只有死路一条的绝路,虽然走西口也有可能会死,但只要能活着就有无限的可能性。
于是以忻州和雁北为主的山西人以及部分陕西和河北人,迈着沉重的步伐、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故乡,朝着杀虎口以外荒无人烟的西北前进。
甚至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前路要面临着什么,也不知道死亡和明天哪个先来临,可他们知道留在老家就只有死路一条,所以无论如何都要走下去。
既然走西口的前路一片未知,而且还要在荒无人烟的塞外大草原讨生活,为什么不去更富庶的沿海地区呢?
习惯差异大且沿海人口密度更大
众所周知秦岭淮河是我国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也造就了南北方地区差异巨大的生活习惯、语言体系以及耕种方式。
对于这些逃难的灾民来说,他们大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们更为熟悉旱地的种植方法,来到南方的水田中往往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重新学习新的知识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这对于逃难的百姓来说成本实在太高,因此并不划算。
更何况南方的气候、人文环境和北方都存在差异,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甚至可能因为水土不服而生病,这对于本就是逃难之人来说无异于催命符。
相比之下关外草原尽管相对贫苦,但无论是气候还是生活习惯都属北方体系,对于逃难的灾民来说也更容易上手。
其次这些灾民离开家的原因就是吃不上饭,尽管沿海地区更为富庶,能从事的行业更多,可这也意味着人口密度更大,人地矛盾也更加尖锐。
对于这些只会种地的灾民来说更没活路。
在我国古代的农耕文明时代,耕地无疑是老百姓最宝贵的财富,沿海地区的人很难把自己的土地给这些流民耕种,他们前往沿海地区真不一定有好活路。
更为富庶的沿海地区都不一定有活路,那为何贫瘠寒冷的草原却成了山西人的选择?
口外地广人稀,政策还支持
清朝建立后北方草原和中原地区不再是敌对关系。
因此双方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
一些山西晋商就通过走西口定居在内蒙古地区,归化和绥远等地就活跃着大量晋商。
对于中国人来说故人、故土是最亲切的,出远门时也会优先选择有亲戚、老乡聚集的地方。
而那些定居在关外的晋商看到前来逃荒的山西老乡,很难不伸出援手帮上一把。
与此同时蒙古人的经济也相对单一,更多依赖于游牧经济,但这样的经济过于脆弱且原始,非常依赖自然环境。
但关外却有大批非常肥沃的土地可供种植粮食作物。
例如内蒙古归化土默特地区背靠阴山, 这里的土地非常肥沃且地势平坦,旁边又有黄河便于灌溉,对于发展农业颇为有利[2]。
可蒙古地广人稀,再加上在种植方面的天赋远不及汉人。
蒙古人经常是种了种子就不再管理,每到秋收时再把粮食带着杂草一起收割,收成甚至连汉人的一半都不到。
康熙年间蒙古的王公贵族和当地官员就上奏,希望能派关内人和蒙古人一起种地,从而教授蒙古人种植粮食的方法。
而且朝廷也一直鼓励关内人出西口种地,康熙时开始放宽移民政策,雍正和嘉庆时都安排了大量关内百姓前往内蒙开垦土地为生。
有了官方的支持和广阔的土地,对于这些逃命的灾民来说无疑是有了活命的方法,于是一批又一批的山西人都选择“走西口”,来为自己谋生。
而这些通过走西口出来的人,又把关内的文化和农耕技术带到蒙古地区。
促进了该地的文化发展、改善了单一的游牧经济体系,增进了汉族和西部少数民族的民族感情。
尽管走西口对于逃难的山西人来说,是活命的绝佳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毕竟走西口的过程充满着无限艰辛和血泪。
走西口为何是山西人的血泪史?
首先来说就是自然条件恶劣,口外不仅有着肥沃的土地,也有危险重重的沙漠和极端的天气。
冬天滴水成冰气温可能降到零下40℃,夏季骄阳晒在黄土地能把人热昏过去,还有那肆虐的风沙,稍不留神就把人刮飞。
除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外,关外的土匪也让走西口的人防不胜防。
根据记载,在包谷县前往包头的途中有个地方名叫黑土崖子。
从清朝开始就是土匪聚集地,无数走西口的人都在这里被谋财害命。
因此走西口的道路上,累累白骨随处可见,到底有多少人死在了走西口的路上,至今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统计数字。
结语
走西口对山西人来说是谋生糊口之路,但同时也是一条充满着血汗和辛酸的道路,是一条向死而生的道路。
但也正是有了这些先辈们的牺牲和奉献,才进一步促进了蒙古和内地的民族融合,增进了民族感情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 参考资料:
- [1]“走西口”与晋文化的向外扩展,郝平生.哲学与人文科学·中国古代史;
- ·《沧桑》,2010年.08期
- [2]山西人走西口选择“归化城”的原因,陶继波.《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年.09期
- 原创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究!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