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已然到来,

56岁的王女士,可以称为57了。

近期,因为陪读的女儿

在社交平台上发了一则动态,

在希腊雅典求学、

来自上海的56岁王女士

成为网络的“热点人物”——

退休后继续追寻自己本科论文的梦想,

已经获得国内硕士学历的她

出国读本科

这样做到底值不值得?

王女士是否开启了一种新的退休模式?

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怎样的思考和启发?

广州日报心传工作室的

心传星愿专栏,

就此进行多元的探讨。

01

退休后留学读本科,值得吗?

2024年12月,

一则网友动态引发关注:

56岁的王女士就这样被推到台前,

受到网友关注。

有网友说,退休后再去留学读本科值得吗?

也有网友说,这是有钱有闲才能实现啊~

还有网友说,五十几岁,正是闯的年纪!

五旬王女士为何突发想法去留学?

从她自身的履历来看,

她既有追梦的能力,也有追梦的底气。

王女士的履历本就很亮眼——

少年时她从新疆

以高分考上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毕业后曾为上海市重点中学的语文老师;

此后她又攻读了教育学硕士

曾在新加坡做中文老师。

回国开过书店,

也曾加入广告传媒公司做到管理层。

55岁退休后,她决定找点事做,

因看到雅典大学招本科生,

有一个专业方向与她自己的本科论文有关联,

由此激发了她重新出发逐梦的热情。

当年,她的本科论文被老师认为:

“题目太大,真的写你需沉淀30年。”

于是在生活中“沉淀了30多年后”的她,

重燃梦想,提笔开始申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6岁的王女士头发已花白,她在雅典大学校门口,开启“逆龄留学”

王女士申请上的是雅典大学

古希腊考古历史和文学专业

4年学制。

而且是“有条件录取”,

即她在入学后的三个月内

提交雅思6.5分的成绩后,

才算正式录取。

于是她除了埋头攻读专业,

每天还在女儿或其闺蜜的督促下勤学英语。

社交生活一再压缩,

包括在上海工作的丈夫周末飞到雅典,

提出一起散步,都难成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希腊文学课上的王晓西

02

爸爸一句话,给了她一生的“底气”

家人的支持让她做自己的“大女主”

人一生的成功,

绝不局限于功名学历

一个人的亲密关系往往决定着其他。

王女士在原生家庭里有个好爸爸,

他说“不要因为你是个女孩子就缩手缩脚,

你想做的事都可以做。”

父亲的话,给了她一生的“底气”

她考上大学后的经历,

可以称得上是“斜杠式天马行空”。

王女士求学时遇到了好老师,

自己又努力,成绩一直很好,

大学毕业论文题目为“神、人及其命运”,

这个题目确实相当“大”,

华东师大的夏中义教授只给了她一个“良”,

并说,题目太大,

她至少需要30年的人生历练才可以完成。

毕业后的这些年,她带着论文,

辗转各地,在历练也在思考。

负责任的夏教授无意中开启了

王女士56岁留学的齿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女士结婚后,丈夫也很好

包括此次大龄留学,

丈夫虽然认为她小毛病不断需要休养,

最终还是尊重了她的意见,

还经常飞雅典“探班”,

妻子没时间陪他散步也没怨言。

她的女儿更不用说了,

申请了一年的在线办公,

亲自在雅典陪伴和督促老妈。

没有内耗,没有一地鸡毛

王女士退休后的“大女主”人生,

才得以开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课堂上,第一次与同学做小组作业

03

无论几岁,都正是闯的年纪!

“办法总比困难多”

56岁,经济无忧、有钱有闲,

已经有硕士学位的王女士,

完全可以选择轻松养老度日,

她却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去完成本科毕业未能完成的梦想,

一门一门攻克功课,

与18、19岁的年轻人,

同堂学习、探个究竟。

其中过程固然很艰辛

语言问题、视力问题、体力问题、

健康问题……

“虽然年龄并不能在意识层面上

去限制我想做的事情,

但我也不得不面临身体衰老的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王女士没有被困难打倒,

她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拍下老师的ppt,下课回家再慢慢消化

让女儿帮忙把课程PPT、作业、资料书单下载好

打印出来谢绝一切社交专心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她未来的构想也很朴素:

考上欧盟导游证,

成为一个博物馆工作人员,

做文化传播的使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上学习时的书桌

这是一个真正追求精神生活,

并愿意身体力行去付出巨大努力的人,

非常可敬、非常励志。

这本身,已非常“值得”。

04

“学无止境”

年龄不是阻碍追梦的绊脚石

王女士这种“重读本科”的方式

是否可以成为一种退休模式?

其实除了王女士,

还有不少老年人,

也在退休后“重启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老心不老”“学无止境”

类似这样重视精神生活的人们

太值得赞美了!

但这个年龄,

与年轻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选择,

还是不可能普及的。

而且,“一张一弛”是文武之道,

在身体的小部件已需要“保养”的近花甲之年,

劳逸结合也是比较科学的选择。

王女士的家人与其达成的“不硬撑”原则,

是很正确的。

56岁与20岁毕竟存在年龄差距,

精力分配也是需要正视的问题。

祝福王女士,

祝福所有追梦人,

愿2025,我们都海纳百川,

也兼容并蓄,在追梦的路上,

一马平川、心想事成!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