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哮喘是呼吸道常见病,然而这又是一种被患者或家属长期“误会”的疾病。“这些‘误会’不解,会直接影响该病的治疗效果。也正因如此,不少患者虽已接受治疗,但哮喘仍反复发作,甚为困扰。”十院科普官、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张国良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误会一:只咳不喘,就不是哮喘。

很多人误以为哮喘必定会有喘的症状,事实上并非如此。有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它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的临床表现,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喘息或气促症状,但存在气道高反应性。

GINA(全球哮喘防治创议)中已明确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就是哮喘的一种形式,其病理生理改变与哮喘病一样,也是持续气道炎症反应与气道高反应性。

因此,咳嗽久治不愈,要与哮喘鉴别,需至医院进行专业医疗诊断和治疗。

误会二:哮喘是气道炎症,为啥不能用抗生素?

哮喘的气道炎症是指由非感染性多种细胞参与的慢性炎症,而非细菌感染引发的炎症,所以哮喘不能使用抗生素治疗,而通常给予的是抗炎药物抑制炎症因子进行治疗。

误会三:有症状的时候再用药。

哮喘治疗一定要坚持长期规范用药。哮喘气道存在长期慢性炎症,坚持长期规律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哮喘症状,并抑制气道炎症水平。

如果擅自停药,尤其是症状消失就停止治疗,气道炎症并没有缓解,会导致炎症加重,哮喘反复发作。

误会四:复诊好麻烦,没啥症状就不用去看医生。

哮喘疾病情况可发生变化,导致需要根据病情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为了达到更好的症状控制并且避免哮喘发作,每位患者都要根据情况升级或降级治疗,其目的就是找到能够控制症状的最低剂量。

通常起始治疗后,每2~4周需复诊,以后每1~3个月随访1次,如发生急性发作,则1周内需要复诊。

误会五:平时没什么症状,出门就不用带药了。

这里需要提醒大家,即使病情较轻的患者,也存在急性发作风险,并可导致严重危害。

建议每位哮喘病人都应备有一支哮喘缓解类药物,并随身携带,以防哮喘发作。

常用缓解类药物包括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硫酸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气雾剂等。

误会六:打针吃药比吸入用药起效更快。

和静脉注射、口服相比,吸入药物使用后经呼吸道直达肺部、起效时间更快并且疗效更佳,由于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少,不良反应也相对较少。

另外,吸入药物携带和使用方便,可以随时吸入服药。

误会七:吸入用药里有激素,听说有副作用,还是少用好。

我国权威指南指出:患者吸入临床推荐剂量范围内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安全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支气管舒张剂的联合用药是目前哮喘治疗的首选,其中,糖皮质激素可以强效抗炎,而支气管舒张剂可以快速长时间的舒张支气管,既可以作为控制药物,又可以作为缓解用药,是目前12岁及以上哮喘治疗的首选用药。

记者:罗欣悦

编辑:路景斓

图片:图虫创意

资料: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