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布消息,白冠长尾雉(zhì)野化放归试验已开启第二阶段。首批自然孵化的8只雏雉在冬季正式开启了野外生存训练,这也是该物种野化放归前极为关键的环节。

体形优雅、羽色艳丽的白冠长尾雉,为我国特有鸟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最抢眼、最具特色、最为靓丽的当属它的尾羽,不仅颜色丰富多彩,长度也是我国鸟类中最长,约1.2-2.0米。“长尾野鸡”这个俗名也由此而来。

白冠长尾雉的尾羽又被称作“雉翎”,是传统工艺品的珍贵材料,常被用于制作中国戏曲中的翎子,如京剧武将演员的头饰白冠,就是选取其中央尾羽制作而成。

白冠长尾雉,又名翟鸟、地鸡、山雉等,属于鸡形目、雉科、长尾雉属。科研人员根据其历史分布区推测,白冠长尾雉起源于中新世晚期,我国西南山地可能代表了长尾雉属祖先的起源地。它们历经约700万年的繁衍生息,一代又一代地传承发展,分布范围也逐步扩展,由西南山地发展到中部及北部山区。但进入20世纪中叶以后,白冠长尾雉的分布地域逐渐缩小,现分布范围主要涉及陕西、四川、重庆、贵州、湖南、湖北、安徽、河南、河北、山西等省市。

白冠长尾雉为杂食性鸟类,在其食谱里,植物性食物占据首位,以植物果实、种子、幼芽、嫩叶、花、块茎、块根和农作物幼苗,以及谷粒为主;动物性食物主要是林中鳞翅目的幼虫、虫卵等,这对抑制森林虫害,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因而,白冠长尾雉又被誉为“森林益鸟”。

通常,白冠长尾雉适宜的栖息环境是海拔400-1500米的山地森林地带,那里地形复杂,地势起伏不平,沟谷、悬崖峭壁、陡坡和林木茂密的山地阔叶林或混交林中是其最喜欢的栖息地。不过,在海拔2000-2600米的地域,也有白冠长尾雉活动的身影。它们习惯于单独或集成小群活动,很有规律性,一般是每天的上午和下午活动,中午休息。白冠长尾雉天黑之前飞到树上,夜宿在附近的树林中,待次日天亮便“起床”。正应了“一日之计在于晨”“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白冠长尾雉的听觉与视觉甚为敏锐,机警性很高,稍有风吹草动,便立即逃离。每到这时,它们充分发挥了善于奔跑,也善于飞翔的看家本领,不仅飞行速度快,而且可持久。更有一项特殊技巧——从高处快速向下滑翔,也能直接向上飞行较长距离。它们之所以在快速飞行和急行降落时能够准确地控制方向,“利器”在于长尾。也正因此,白冠长尾雉在林中穿行自如灵活。

然而,由于栖息地被破坏和过度猎捕等因素,导致白冠长尾雉种群数量不断下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易危(VU)物种。如今,随着我国加大就地保护力度,建立60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野化训练与野化放归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白冠长尾雉的种群数量也在逐渐回升。

(作者许焕岗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