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夫妻关系 自我觉醒
问:我和前夫认识两年多才领证,婚龄9年,2023年7月份离婚的。原本我们在县城买房买车、生育两个孩子,经济方面全靠自己。
当时他负责还房贷和车贷,家里的所有家私、家具与生活用品等,则是靠我发工资后一点一点添置的。试过最艰难的时候,我有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没有买过护肤品。
孩子的产检钱、去医院生育的钱、孩子的各种用品也全部是我自己掏的钱。
还完车贷、房子的首期贷,他还升职加薪了,孩子也在慢慢成长中,我以为我们的日子要越过越好了。但结婚那么多年,他一直不肯把两个人的工资卡放在一起保管。
想不到他竟然沉迷玩音响设备,2023年发现他那套音响是刷信用卡12万购买的(原来他骗我说只花了1万多块买了别人淘汰掉的)。
直到2023年7月份,他还不断地刷信用卡去更新设备(每条线要花三四千元,我的月薪也就六七千一个月),还说人的一生就是要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就是要过得潇洒。
我深知自己很内耗,加上工作很繁琐且压力大,没能给孩子提供轻松愉悦的家庭环境,甚至被他激怒后有过几次轻生的想法。
去年离婚前我问我前夫要不要好好过,如果好好过就把钱放在一起管理,而他不愿意。于是离婚后我就申请调回家乡工作。
2024年3月份他跟我说,因为爱我所以才选择尊重我的决定。比如尊重我选择离婚的决定,尊重我选择回家乡工作的决定,还说在他心里我一直是他的老婆,有时候过节也会发个红包给我。
虽然我现在不相信他爱我,这些只不过是他权衡利弊以后的求和好。但我从来没想过还会再找新的男人,加上他对孩子越来越上心,所以也愿意尝试跟他修复关系。
我的问题:怎样跟他建立伙伴意识与共同体意识,特别是经济上不能有隐瞒,把钱主要花在家庭上?
答:在女主的讲述中,我能感受到女主对家庭的付出与奉献。
在家庭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女主选择牺牲自己的需求,甚至一年都没有购买护肤品,将钱都用于家庭的生活支出和孩子的成长。
这种默默的付出,展现出一个母亲和妻子深沉的爱与责任感。
与此同时,前夫却在女主不知情的情况下,用信用卡购买昂贵的音响设备,不仅背离了夫妻之间的信任,也让女主的节俭显得无所依托。
前夫的“潇洒消费”与女主的“克己奉公”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失衡不仅伤害了女主,也撕裂了家庭的和谐。
一、音响像“第三者”
女主的前夫,也并不是全无贡献。他承担了房贷和车贷,这是家庭的主要开支之一。
他选择音响作为兴趣爱好,或许是为了缓解压力,寻求一种属于自己的价值感。
音响就像女主和前夫之间的“第三者”。在很多夫妻关系中,类似的“第三者”还有烟、酒、游戏、钓鱼等等。
对方愿意花大价钱买音响,那么音响必然对他有重要的意义,女主要看到音响背后前夫的需求。
也许音响是前夫的一种“替代性寄托”。它不仅是对方个人的兴趣爱好,更可能是他表达自己生活态度和缓解压力的方式。
在承担房贷、车贷和日常经济责任的同时,他需要通过音响寻找一种控制感和满足感。
前夫可能通过“爱好”来证明自己不只是家庭经济的工具,也有独立的兴趣和个性。
这种选择虽然不够负责任,但并非完全不可理喻。女主需要通过理解对方的心理需求来建立对话基础,而非直接否定。
二,前夫像“生命使者”
女主和前夫的消费,像是两个极端。女主对自己狠到差不多一年没买过护肤品,前夫对自己好到刷十多万的信用卡买音响。
女主对自己的描述揭示了一种长期的“吃亏”模式。她为了家庭的经济稳定,几乎完全忽视了自己的需求与享受。
这种模式看似是家庭责任感的体现,但其实也是一种对自我价值的压抑。
与女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前夫的“享受”模式。他在家庭经济改善后,开始以自己的方式“对自己好”:购买音响,追求兴趣爱好。
前夫活出了女主内心深处想要活出的样子,但女主却不敢迈出这一步。
当然,我们反对男方刷大额信用卡买音响的行为。所有的兴趣爱好,都应该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范围内。
其实,比起复婚,更重要的是女主自己的“生命觉醒”。前夫的“潇洒”生活方式,像是生命在提醒女主:
不要强迫自己吃苦,也要学会对自己好一些。家庭的和谐建立在双方的平衡,而不是单方面的牺牲。
女主可以尝试从过去的“吃亏”模式中解脱出来。无论是否复婚,女主都应该培养“对自己好”的习惯。比如每月固定拿出一部分收入用于个人提升或享受。
三,夫妻像“同盟”。
女主问如何建立伙伴意识与共同体意识。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夫妻之间的同盟意识,确实非常重要。
但无论是丈夫孩子妻子,都应该先是自己,再是一个妻子或妈妈,丈夫或爸爸。
夫妻之间应该“求同存异”,允许彼此有不同,且能建立共同的目标和原则。
如果选择修复关系,女主和前夫要先接纳彼此的不同,先确定彼此都在意的人、事、物,比如孩子。这是建立好关系的背景板。
在建好关系背景板之后,再对关系的核心矛盾——经济议题进行多次沟通。比如设定家庭支出的份额:住房、孩子教育、储蓄占比,对兴趣爱好开支限额。
举个例子,每月收入的80%用于家庭储蓄和开支,20%可以作为各自的个人支配资金,可以随心花。在购买大件东西、有超过1万的大额支出时,要先获得对方的同意。
这里的80%、20%、1万,都只是举例。具体的占比和金额,女主需要和前夫通过沟通达成共识。
女主的故事不仅是婚姻中的信任危机,更是关于自我觉醒与家庭责任的深刻议题。
从“最艰难的时候没买过护肤品”到“丈夫贷款购买音响”,女主和前夫的矛盾其实是两种生活态度的碰撞。
女主需要学会从对方的行为中看到自己的成长方向:不再强迫自己吃苦,也要对自己的需求更加慷慨。
复婚的关键,不仅在于有经济共识,更在于双方能否求同存异、建立同盟关系。(标题出处)
祝福女主。
主创团队 | 冷爱 方赏 茜茜 惠生
如果你也想咨询或者倾诉,请私信我!
本文的插画,未经授权,不得使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