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岛下城和中城地区,从1月5日起,开始征收所谓的“拥堵费”,也就是说,车辆每天在进入“拥堵缓解区”时,需要缴纳一笔费用,而具体的支付金额,取决于车辆进入区域时,是否处于交通高峰时段、车辆种类和拥堵费支付方式等。
为什么当地要征收一笔这样的费用呢?有统计数据显示,纽约市是全球最拥堵的城市,司机全年平均堵在路上的时长约为101个小时。按照纽约市政府的说法,征收拥堵费预计可以筹集到150亿美元,这笔钱将用于对市区老化的地铁、公交车和铁路系统进行维修和升级。
这项政策能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或者说能起到多大的效果,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但它背后所反映出的问题,却更值得我们去关注,那就是:大城市核心区域的交通拥堵,该如何得到缓解?这不是某个国家或者某个城市所面对的特定问题,而是一个全球性的“通病”。
以西安为例,虽然拥有1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可全市1300万人口,近一半都集中在城六区,或是三环以内的区域,如果加上那些在主城区工作、上学、就医、购物的人,这个比例还会更大——承载这么多人的出行,交通拥堵似乎成为了一种必然。
特别是那些比较早的老城区,虽然它承载了一座城市的绝大部分资源,但它的交通基础设施却存在着“先天”的不足。比如现在有很多远郊的新区、开发区,在建设的时候,各种高架桥、快速路、轨道交通就事先预留好了;可老城区就没有这个条件了,当初在建设的时候,交通体量和现在完全不是一个量级,即便现在想要改造提升,也没有太多的空间。每天的出行是否顺便,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一座城市未来的发展。
网友观点
“地面交通应该向其他城市学习,二环三环都应该进行改造提升,西部大道跟西沣路应该高架化。”
“主要还是分配不合理,从曲江往高新去的快速路太少了,绕城都成了快速路。”
“西部大道真的好堵,期待十五号线能缓解一下西部大道地面交通压力。”
“现有的道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违章停车、电动车不守交规的现象也要治理一下,有些四车道的路,硬是被占成了两车道甚至单车道。”
西安市二环在修建的时候,就留下了非常多的平交道口,经过后面多年的改造,才逐渐变成了一条“准快速路”;三环在建设的时候,也只有东西三环符合“快速路”的标准;而市区内的互通式立交数量,和国内其他新一线城市比起来,更是有着不小的差距。
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除了对有条件的道路进行快速化改造之外,对其余道路的“微改造”就显得至关重要。2024年开始,西安市就启动了这项工程,长安路、未央路、东西大街、二环路开始“微改造”。
西安住建部门工作人员:“一是增设了导流岛和右转专用车道,二是优化了道路的断面组织和交通组织,三是优化了公交站点的位置和形式,四是提升了交管设施和效率。”
“我们利用桥下空间,新增左转专用道,还设置了专用右转车道,解决行人和车辆的冲突。”
除了对道路本身的改造,交警部门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城市交通进行调度引导,对于影响城市交通的行为进行及时查处,也显得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起到“1+1>2”的效果。
西安公安交警部门:“交警部门依托大数据,对西安全市路网进行研判,为微改造整体谋划提供拥堵清单,会同其他部门联合开展微改造设计方案的联评联审。”
“重点设置了智能信控系统、可变车道控制系统、卡警抓拍系统、流量检测系统,通过全要素采集路口信息,支撑交通系统的优化。”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对于缓解城市核心区域的拥堵也非常重要。前一段期间地铁8号线的开通,就让很多往返高新和曲江的市民,感受到了出行的便利。有时候,一条便捷的地铁线路,就能够明显降低大家开车出行的需求。
整个城市的空间布局,也需变得更加合理。近几年,一些大型的医院、学校,就陆续在远郊建设了新院区、新校区;一些大型的商业综合体,也优先考虑在三环外进行布局……如果在将来,大家的工作、生活不用挤在主城区里,那交通压力自然也会得到缓解。
以上提到的很多问题,都属于“历史遗留”的范畴,而且放眼全世界,城市发展的速度也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虽然过去的事情,我们没有办法挽回,但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当中,我们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性,充分留足“提前量”,让现在的种种问题,不再继续发生。
在这个过程当中,相关部门也应该积极听取民声、汇集民意,让大家一起为城市的发展贡献力量,也让城市的发展,惠及我们每一个人。
陕西交通广播评论员 周硕:
要搞明白,城市核心区拥堵大概是因为什么原因。所谓核心区,应该就是老城区或者经济政治中心地区,当然,也有可能是从居住区往工作岗位多的商业区通勤的路段。
如果是老城区拥堵的话,那就是道路建设时间比较久远,当年的人口、车辆都不多,建设的时候也没有想到会如此拥堵,也就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于人口、车辆增长速度了。但是很显然,老城区道路改造成本很高,而且很容易破坏原有的面貌,毕竟一些名胜古迹往往都坐落于老城区内。这种情况下,可以在保护古建筑和知名景区的同时,把非必要行业或企业外迁,疏解核心拥堵区域的职能。
另外,可以增加多元交通出行方式供给,公交或者地铁等方式如果能够更加便捷,增加密度或者频次,能够满足更多人出行需求,那么就不需要私家车的方式。另外共享电动车、共享单车等也应该更加便捷和廉价,这样满足群众所谓“最后一公里”不用跑腿的需求,毕竟停车还得找停车位再走到目的地呢,电动车、自行车更加点到点,如果这些服务和线路能够全覆盖,可以解决一定程度的拥堵问题。
至于说由于城市布局导致的通勤拥堵,大概就要从城市规划格局着手了。有的城市由于地理历史原因,会形成比较狭长的城市布局,南北长或东西长,这样通勤的话就会比较麻烦,尤其是所谓“住在老城、工作在新城”这种情况。如果新城的房价能够相对便宜,配套措施也能跟得上,或许住在哪儿工作在哪儿,就会缓解交通压力。
来源:陕西交通广播
文字:冯玄
编辑:昱璇
责编:李杉
审核:若文
终审:赖婷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