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那“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无一不是上等佳作,不过它们若只是一个又一个独立的故事,那金庸也不至于被捧上神坛。

金庸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他甚至在讲好每个独立的故事的同时,还能通过各种细节将各部故事的世界观打通,若依照时代背景先后的顺序读下来,你甚至能在他虚构的武侠小说里找到些许史诗感,那感觉当真是妙不可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段誉剧照)

新修版中《天龙八部》与“射雕三部曲”就有了极大的关联,不过这样的设定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段誉是活到了射雕时代,为何没参加那第一次华山论剑呢?

一、第一次华山论剑

尽管《射雕英雄传》中最出彩的角色是那主角郭靖,故事也是围绕他的成长展开,但金庸却将书中的配角“五绝高手”们也塑造得格外有魅力。

只是说来遗憾,那所谓的“第一次华山论剑”的过程并未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金庸只是借周伯通之口,将那场大战一笔带过。

说是:“那时是在寒冬岁尽,华山绝顶,大雪封山。他们五人口中谈论,手上比武,在大雪之中直比了七天七夜,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四个人终于拜服我师哥王重阳的武功是天下第一。

光是听他这么说,仿佛那场大战是惊天地泣鬼神,毕竟在金庸所有小说的正篇剧情里,似乎也没有哪场大战持续了七天七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绝剧照)

可问题在于这所谓的“五绝”就是当世最顶尖的五大高手了吗?

若你读过《神雕侠侣》就该知道,书末的第三次华山论剑之前,金庸就刻意安排了几个妄人登场,那帮三流武者也大言不惭要来上一场比武论剑,结果却被真正的五绝吓跑,当真滑稽。

可转念一想,那帮人是井底之蛙,那所谓的“五绝”是不是也有可能是井底之蛙?比如在射雕时代就明显还有一位高人是比他们厉害的,那人即是与“南帝”段智兴一样同样出自大理段氏的段誉。

二、尚存于世的前辈

其实读过《天龙八部》的人就会知道,主角三兄弟中,除了萧峰自戕身亡之外,段誉和虚竹都尚存于世。

不过相对而言,虚竹是纯虚构的人物,因此他后来的结局会是什么,着实难说。

而段誉则不同,他是有历史原型的角色。

比如新修版最后一回末尾就加上了这么一段设定:“据大理国史籍记载:大理(史称‘后理’)宪宗宣仁帝段誉,登基时年号‘日新’,后改文治、永嘉、保天、广运,共有五个年号,其后避位为僧,一共做了四十年皇帝,传位于其子段正兴。段正兴史称‘景宗正康帝’,次年改元‘永贞’。他做了二十五年皇帝后,也避位为僧,传位于其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萧峰、虚竹剧照)

金庸在这里用的是“据大理国史籍记载”的字眼,也就证明了段誉这个角色确实是取现实历史中真实存在的大理宪宗宣仁帝段和誉(段正严)。

而他的儿子景宗正康帝段正兴也同样是历史上确有其人的存在,同时这里提到的段正兴之子,其实就是后来的“南帝”段智兴,也称宣宗功极帝。

至于凭什么说段誉能够活到射雕时代,也有两个依据。

其一是从武侠小说的角度来解读,那天山童姥说过,一个内力极深之人,若不主动散功,就极难死去,无崖子正是凭借深厚的内力续命,段誉先后吸了二十多位高手的内力,其内力之深厚程度远胜无崖子,他要活过百岁,又有何难?

其二是从现实历史的角度来解读,段誉和王重阳都是有历史原型的人物,而王重阳的历史原型死于公元1170年,段誉的历史原型段和誉死于公元1176年,等于说王重阳驾鹤西去的时候,段誉都尚在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帝剧照)

所以晚年的段誉完全有机会参与那第一次华山论剑。

他那孙子“南帝”段智兴只习得一招一阳指,便只逊色于王重阳一人,那段誉身怀六脉神剑、凌波微步以及北冥神功三大绝技,他若出手必定能为大理段氏拿下天下第一的名号,他为何没这么做?

很简单,既然提到了历史原型,那段誉后来的经历自然是与其历史原型一致。

三、心灰意冷的段誉

你若足够细心,或许早已发现大理段氏传承的问题,南帝如此一位武痴,居然没求自己的爷爷将那三大神功传给自己,而只从天龙寺高僧那儿继承了一阳指,这明显不合常理。

而你看了段誉历史原型的结局,就知道他为何没将神功传下来了。

根据《无为寺传灯录》中的记载,晚年的段誉其实过得十分悲苦。

说是:“后靖康事发,宋朝渐弱。誉年事已高,渐渐与宋疏。誉因国中王室纷争,力不从而禅位正兴,计在位三十九年。削发出家于无为寺,住持寺务,八年,令工匠凿石罗汉五百,重修罗汉堂。自凿无为寺历代高僧像。先后住荡山、崇圣寺,法名广弘,终年九十四,为段氏诸帝王第一高寿。

他是因为段正兴与其他皇子争夺皇位而心力憔悴,继而出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段誉、南帝剧照)

而废去他武功的人是谁?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正如童姥当年所言,内力极深之人,要死哪有那么容易,段誉正是因为几个儿子的内斗而痛苦不已,那段正兴夺得皇位后,还想求他传授武功,他哪里愿意,于是他自废武功,只在崇圣寺中出家,不再过问江湖之事。

如此一来,诸如“段誉为何没参加华山论剑”“段誉的神功为何没传到南帝这一代”乃至“段誉为何出家”的问题就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