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省千佛山医院)(以下简称“山一大一附院”)肿瘤中心微创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由肿瘤中心主任叶欣指导,副主任医师危志刚、薛国亮、韩翠萍、赵文华等紧密协作,开展了山东省内首批利用牵星®穿刺定位机器人辅助的经皮肺部肿瘤微创治疗手术。
据悉,该系列手术涵盖了12例微波消融术、2例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以及8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借助机器人辅助,大幅缩短了手术时间,显著提高了治疗的精准度,大大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3天左右即可出院。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标志着该院在肺部肿瘤微创治疗领域步入了一个智能化、精准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据了解,患者秦某某为80岁男性,因发现“左肺占位1个月,确诊为左肺鳞癌半月”来院。患者既往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多年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史。胸部CT扫描显示:病灶位于左上肺,大小约为16mm×13mm。经系统检查,诊断为左上肺鳞癌(cT1bN0M0 IA2期)。
此前,秦老先生曾赴北京、上海等国内多家知名医院求治,但由于年龄较大、心肺功能不佳以及手术风险高等原因,均被告知不适合进行传统外科手术。在几经周折后,带着最后一丝希望,他的家人来到山一大一附院。
详细询问病史并综合辅助检查结果后,叶欣确认:患者左肺鳞癌的诊断无误,且病情处于早期阶段,治疗的难点在于患者的高龄、心肺功能较差、冠脉狭窄显著,还伴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这使得患者无法耐受传统的外科手术。针对这种情况,他提出采用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对肺功能损伤更小的精准机器人导航辅助下的微波消融治疗。
据悉,介入智能导航机器人结合经皮肺部肿瘤微创治疗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高精准度的微创技术。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CT影像设备的精准辅助下,运用近红外双目光学导航相机和具备7自由度的机械臂控制技术。通过智能手术导航机器人的精确导航,将消融天线、放射性粒子穿刺针、组织活检针等工具精准地穿刺至目标病灶。这一技术不仅极大提高了穿刺的精准度和手术的效率,而且显著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尤其是在处理紧邻重要结构的肿瘤时。
术前,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手术风险,叶欣团队制定了周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首先,将患者的CT数据导入牵星®术前规划系统,精心设计进针路径,巧妙避开血管及重要脏器,力求将患者的风险和损伤降至最低。利用穿刺导航机器人辅助CT引导,进行经皮穿刺消融治疗,实现了CT影像的三维重建和组织与病灶的智能分割。
在穿刺过程中,系统能够自动跟踪穿刺针尖的位置,实现全程三维可视化手术规划、定位和引导,同时进行术中呼吸监控。针对特殊部位的肿瘤,系统能够跨层选择最理想的穿刺路径,并从不同角度的三视图检查路径是否成功避开血管和重要组织。这一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肿瘤微创治疗的精准度,减少了穿刺针的调整次数,有效缩短了手术时间,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高效的微创治疗手段。
据了解,秦老先生的消融手术只用了27分钟就结束了,未出现气胸、出血等并发症。消融后24小时复查胸部CT,肿瘤达到了完全消融,术后第3天患者顺利出院,患者和家属十分满意。
“智能手术导航机器人辅助下的经皮肺部肿瘤微创技术适用于多种类型的患者群体,涵盖了不耐受传统手术的高龄患者、心肺功能差的患者、术后或放疗复发的患者、病灶紧邻重要解剖结构的患者以及拒绝或恐惧外科手术的患者等。”叶欣表示,该技术以其高精准度、安全可靠性和超微创的特点,为那些无法接受手术或拒绝手术的特殊肺癌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肿瘤中心微创团队未来还将继续深入研究,探索利用机器人辅助实施氩氦刀冷冻消融术、不可逆性电穿孔(纳米刀)消融术、支气管胸膜瘘封堵术等先进技术,为肺癌和肺结节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方法和新的希望。
(大众新闻记者 黄鑫 通讯员 毛瑞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