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绿园区发展史上极不平凡、极为不易的一年,是绿园区担大事、办要事、承幸事的一年。

这一年,世界风云变幻,外部环境复杂严峻,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面对困难,绿园区上下团结一心,承压奋进,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气,爬坡过坎;面对挑战,难中求成,以创新的思维和务实的举措,破冰前行。

这一年,机遇前所未有,成绩来之不易。市委将绿园区定位为未来长春市城区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西新航空博览园片区建设上升为省市重点工程,是绿园区发展里程碑式的跨越。今天的绿园区正处于战略机遇叠加期、动能转换加速期、功能位势跃升期,发展路径更加清晰,势头更加强劲,后劲更加充足,氛围更加浓厚。

回首这一年,绿园区上下风雨兼程,却也硕果累累——从重大项目的落地生根,到民生福祉的持续改善;从产业发展的蓬勃向上,到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从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到生态环境的日益优美,绿园区全力以赴完成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在绿园区发展的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年的奋斗历程,也将成为绿园区继续前行的强大动力。

2024年,绿园区聚焦高质量发展和振兴突破,奋力抢机遇、强优势、挖潜力,承压奋进、难中求成,较好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景阳广场车流顺畅。

转方式 优结构提振经济稳进提质

经济大盘稳中有进。行非常之举、用非常之功,加快经济总量向300亿级迈进。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延续四个季度领跑城区板块强劲势头,首季开创全省第三历史佳绩。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表现亮眼、争先进位,全区经济在渐进式发展中稳住了大盘,在承压前行中实现螺旋式上升。惠企政策直达快享。落实国家和省市一揽子增量政策,兑现政策性奖励补助3000余万元,贴息贷款1.9亿元,减免缓退税费3亿元,助企融资8.9亿元,有力激发市场活力。全面完成“五经普”工作,“四上”企业达542户。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步伐加快,龙头产业向高端跃进、向智能升级。中车长客产值保持稳健增长,皓月肉牛产业规模有望突破11万头。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技术的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茁壮成长,数字经济、视码智能等信息技术应用场景加速落地。发展势能加速集聚。精准绘制招商图谱,梳理六大产业链条,实现软件业、外资项目“零”的突破。258次高频推介,44个项目成功签约,39个项目顺利落位,中车永济等12户“两车”配套企业回归,亿元以上合同类项目签约率、开工履约率达100%和82%,内资增长30.8%。发展后劲持续增强。超长期国债、一般债获批额度列五城区首位,有力支撑项目建设。全力促前期、促开工、促建设,组织5000万元以上项目60个,新建项目、产业项目占比达46.7%和53.3%,增长4.9和16.9个百分点。消费活力加速释放。抢抓“两重”“两新”政策机遇,投入400万元购车补贴,撬动消费2.2亿元。开展促消费活动百余场,打造便民消费新场景,吾悦步行街获评“省级步行街”“首届长春夜间消费推荐榜”榜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绿园区加快建设中研聚醚醚酮系列产品三期项目。

促改革 蓄动能赋能发展蹄疾步稳

营商环境提速释能。着眼“发展必须是、只能是高质量发展”,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推行50项改革硬举措,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政务服务和行政许可事项承诺时限压缩83.5%和80.2%。新登记经营主体1.3万户,清理拖欠企业账款7700万元,综合信用指数稳居全市前列。重点改革攻坚赋能。大刀阔斧推进财政降本增效、挖潜增收,模式向全市推广,全年压降支出4.2亿元、减幅17%,扩源挖潜7.1亿元。探索创建产业引导基金,优化区内财政收入分成,起底盘活国有资产4.4亿元。区属平台公司资产规模突破15亿元,增速达预期6倍。搭建土地推介和政银企对接平台,重磅推介存量优质地块,引金融活水向“实”而流、向“绿”汇聚,润泽更多小微企业。攻坚破解皓月产业园区给排水、西新污水处理厂清算和海吉星、西安桥北、伊通河改造及搭载棚户区等掣肘多年的难题。科技创新汇智注能。聚力推动科技教育人才产业一体发展,探索更加包容宽松的激励机制,让更多创新型企业放手一搏。新认定专业技术人才231名,新引进大学应届毕业生261人。新增“专精特新”企业56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户、科技成果转化27项,技术交易登记额度1.7亿元,居城区前列。“个转企”49户,“小升规”41户,“智改数转”23户,11户企业荣膺长春市“双百强”。技术革新蓄势强能。中车长客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省级“未来工厂”,自主研发的机场单轨捷运系统车辆正式下线,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达速试跑。传统产业加速向“新”提质、向“智”迭代。中研股份PEEK核心业务世界领先优势不断扩大。省内首个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项目全面投产,玖壹数据、桦瑞科技等数字经济引进落位,新兴产业加快延点建链、聚链成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春协通车辆附件有限公司引进智能化生产线,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强功能 提品质城区环境蝶变跃升

城中村改造如火如荼。敏锐把握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成功争取国家城中村改造项目5个,数量占比全市最多。提前超额完成征收1451户,征收效率提升了300%,刷新了绿园速度。征收补偿和异地安置模式先行先试,为全市提供了绿园样板。城区面貌日新月异。新片区开发成片成势,长春国际航展中心A馆主体封闭,西新航空博览园片区12条市政道路工程同步建设,区域面貌日新月异。老城区改造快建快成,土地释放208万平方米、供地146万平方米。改造5个老旧小区、6个棚户区,惠及居民1.8万户。打通建业大街延长线等5条“断头路”“卡脖路”。交通治理成效明显。城市更新步伐加快。城区颜值精雕细琢。率先启动、全市推广、分类实施城区环境提升,精修道路183条,织补步道33.8万平方米,治理架空线75公里,18个小区、21个农贸市场焕然一新。2万余处城市“顽疾”、5个小区老旧“带病”管网得到根治,工作成果群众可感可及。生态画卷运笔勾勒。深化生态强区,持续防治污染,40台燃煤锅炉改造淘汰,8.9万亩秸秆离田禁烧,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提升4.8个百分点。创建全市首个汽修行业危险废物集中收集站、“无废细胞”单位16家。民丰沟水质提至四类,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序时完成第二轮中央和省环保督察整改任务,生态底色更加鲜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鼎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

夯基础 惠三农乡村振兴再谱新篇

农业生产保供提质增效。守牢耕地保护红线,筑牢粮食安全底线,恢复耕地1370亩,粮食丰产连续5年稳定在1.2亿斤以上。落实“百万亩棚室建设”工程,新建棚室303亩,农产品零售额增长6.2%。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君子兰产业蓬勃发展,农博会期间数万人次现场参观,线上流量突破百万。绿园区荣获第二十三届农博会“突出贡献奖”。特色养殖、景观农业、观光采摘等业态错位发展,带动人均增收4000元。探索村企合作新模式,红民文旅度假村开园运营。美丽乡村建设稳步实施。养护农村公路35公里,改造农村户厕2001座、清洁炉具6069户。打造东安村“千村美丽”村,于家村入选全省“百村示范”创建村。独具乡土风情的47公里乡村景观大道,“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精心描绘出乡村和美画卷。村集体经济带动富村强农。强化村集体“三资”管理,清查资产5.5亿元、债权7.2亿元,确认“册外地”3.2万亩,推行“吉农经管”数字系统并与国家数据对接。村集体产权交易200宗、2641万元,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稳步增强。

兜底线 保民生幸福指数稳步攀升

民生保障持续改善。把稳就业作为头等大事,开发就业岗位1.2万个,城镇新增就业8270余人,就业形势保持稳定。用心办好52项重点民生实事。“一老一小”得到更多关爱,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260个,建成敬老餐厅71家,城市社区覆盖率100%。养老服务大集经验做法被《中国社会报》刊发,“小暖融邻”智慧社区创新模式向全市推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强区拾级而上,培养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1人、省市专家型校长和学科带头人555人。绿园小学升级九年一贯制学校,博元和西湖崇德学校主体封顶。高水平承办全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现场会、省首届大学生广场演出季。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暖封闭。三甲医院实现“零”的突破。区医院、区中医院获评国家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建设单位,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合心院区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专家诊疗服务。开展文化活动70余场,区图书馆获评全国一级图书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承办全市大型商业综合体应急演练现场会。推进“八五”普法,深化府院联动,强力打击犯罪,刑事警情下降15.6%。“保交楼”任务清零。6400套房屋产权初始备案登记。欠薪投诉及金额减少51%、98.9%,追回劳动报酬1370余万元。

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坚决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严肃整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行链长制、片长制、包保制、专班制,促进政府工作提质增效。高质高效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2件、政协委员提案47件,主动接受审计监督、统计监督。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全力防范金融风险。机关事务、妇女儿童、地方志、红十字、侨务外事、气象等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

这一年,绿园区步履铿锵。振兴发展路上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每一处变化无不凝聚着全区干部群众的心血与汗水。正是一个个平凡岗位汇聚成磅礴力量,拼出了绿园区发展的加速度,干出了百姓幸福的好日子,奋斗出了城区美好的未来。

来源:绿园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