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是关乎国家未来、民族复兴的关键工程,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各地深入开展思政教育实践提出了新要求。其中,“大思政课”是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创新载体,是思政课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如何让思政教育更加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社会生活、贴近时代发展,切实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构筑“大思政课”品牌建设理念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答记者问中,提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打造一批‘大思政课’品牌”。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基于多年来的思政教育探索和思政课教学改革基础,打造了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育品牌,注重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融合,致力于将思政课真正建设成为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入脑入心的“金课”。

树立协同理念,整合多元教育主体力量。多部门协同合作是打造“大思政课”品牌的重要保障。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育品牌是由呼和浩特市教工委、市教育局牵头,联合市自然资源局、市科技局、市民委、市农牧局、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市体育局、市气象局、市少工委、内蒙古农业大学等10余家部门及单位共同参与打造。在推进实践教育的过程中,各部门发挥各自优势,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例如,文化旅游广电局提供文化场馆资源,体育局协调体育设施与活动指导,内蒙古农业大学则在劳动教育、农业科技等方面贡献专业力量,共同为学生打造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政教育实践平台。

树立系统思维,构建多维度课程体系。呼和浩特市将思政教育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规划“行走的思政课”课程体系,结合地域特色和学生成长需求,精心设计涵盖红色教育、民族团结、生态文明、体育精神、艺术教育、科学技术、劳动教育、高新产业等八大主题的实践教育线路,明确每条线路的目标、内容、实施步骤及评价方式,形成多维度课程体系。

树立时代意识,创新思政教育模式。“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育品牌强调突破传统思政教育的固有模式,通过创新教育形式、整合多元资源,将思政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例如,结合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自治区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针对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推出“生态文明”路线,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生态安全对于国家稳定、人民幸福的重大意义;针对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推出“民族团结”路线,教育引导各族师生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正确的“五观”,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同时,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发展,推出“科学技术”路线和“高新产业”路线,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前沿科技,培养其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探索特色线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为此,“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育品牌,旨在突破传统思政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深化对思政理论的理解与感悟,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红色教育润心。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刊发的重要文章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为了让学生走出校园,“行走的思政课”把具有当地特色的乌兰夫纪念馆、大青山红色文化公园等列为主要实践地。例如,借助乌兰夫纪念馆这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学生得以深入了解乌兰夫同志为民族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的卓越贡献,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坚定信念和崇高风范,深刻领悟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的内涵,抒发爱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深化民族团结情感。

以民族团结教育铸魂。“行走的思政课”以内蒙古博物院、昭君博物院和内蒙古大学校史馆为主要基地,让学生感受民族团结精神的一脉相承。内蒙古博物院极具代表性的文物,记录着北疆大地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彼此促进的漫长历程。昭君博物院则巧妙地以昭君出塞这一民族团结故事,让学生深刻领悟到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对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内蒙古大学校史馆全面呈现出学校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领域所收获的丰硕成果,促使学生清晰认识到在教育这一重要阵地上民族团结的重要地位与重大使命。

以生态文明教育促和谐。“行走的思政课”将蒙草种业中心和敕勒林海自然学校作为主要基地,让学生在了解生态安全的重要性中树立守护国家和未来的意识。例如,在敕勒林海自然学校,通过举办候鸟迁徙知识等相关讲座,以及制作昆虫旅馆、为小鸟建造房子等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关注和保护动物栖息地的知识储备与能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态责任感,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理解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关系。

以体育精神强信念。利用体育资源筑牢立德树人的身心健康基础。借助内蒙古体育馆,组织学生参与篮球比赛、拔河比赛等团队运动项目,培养其团队精神。同时,邀请运动员分享拼搏故事,讲述训练中的艰辛与坚持,让学生从中领悟奋斗精神的真谛。学生在这些挑战自我的实践中,锻炼心理素质,养成了勇于挑战、永不言败的精神。

以艺术教育启智慧。将艺术教育实践融入思政教育,有助于以思想启迪和价值观熏陶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依托呼和浩特雕塑馆和呼和浩特市美术馆各类主题展览,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现形式,提高艺术鉴赏力和审美感悟力。例如,版画课程等的艺术创作体验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也能增强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使其潜移默化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科学技术促创新。将科技创新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具有重要的价值,有利于多角度引导学生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借助“和林格尔新区人才创新谷”的智能制造产业园等多个高科技展示区域,“行走的思政课”引导学生参观先进的科技设备,了解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前沿科技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体验人工智能机器人互动、无人机模拟飞行等项目,亲身感受科技的魅力。同时,科技企业专家的科普讲座,生动讲述了科技创新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也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科技报国的理想信念,努力成长为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以劳动教育铸品质。“行走的思政课”将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和科技园区纳入实践场所,使思政教育更加贴近实际,通过劳动教育的政治性、思想性、社会性和实践性,提高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例如,陶艺实训室、金属工艺实训室等为学生提供了亲身体验传统技艺制作的机会。在非遗传承人及大学生助教的指导下,学生动手制作陶艺、皮画等手工艺品,学习金属工艺技巧,不仅能够提高动手能力,还能提升耐心和专注度,在体验中充分理解劳动在传承文化、创造美好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劳动意识和为乡村振兴、文化传承贡献力量的使命感。

以高新产业发展拓视野。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呼和浩特市将“行走的思政课”与当地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相结合,让学生从小了解创新对推动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借助呼和浩特市中环产业园、金山高新区指挥调度中心和北斗应用产业园等,了解高新产业发展历程、区域内的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在日常生活和国家战略中的广泛应用,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榜样,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落实思政育人保障机制

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融合,涉及学校课程与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坚实的运行保障是其持续稳健开展的关键所在。

建强师资队伍。品牌项目组建了由思政课教师、学科教师、研学导师组成的专业师资队伍。思政课教师负责挖掘实践活动中的思政课元素,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学科教师结合学科知识,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讲解和指导;研学导师则来自各实践基地,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负责现场教学和活动组织。同时,定期开展师资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确保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能够给予学生准确、深入的指导。

制定安全预案。实践教育开展前,针对每一条实践线路的特点,提前评估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活动中,为每一个实践团队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活动过程中的安全监督和应急处理。同时,相关部门和单位密切合作,确保实践活动场所的安全设施完备,交通、餐饮等方面的安全保障到位,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可靠的实践环境。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综合考虑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表现、收获等多方面因素,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衡量实践教育成效。过程性评价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观察记录、小组讨论表现、实践操作能力等;终结性评价包括学生的实践报告、心得体会、成果展示等。同时,引入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基地评价等多方评价主体,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全面、公正,并通过及时反馈评价结果,为学生提供学习和提升的方向,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也为实践教育品牌提供改进参考,以期提高实践效果。

下一步,呼和浩特市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持续深耕“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育品牌建设。一方面,不断拓展“行走”的边界,挖掘更多蕴含思政教育价值的场所与资源。另一方面,进一步创新教学模式,融合AR、VR等前沿技术,让学生更身临其境地感悟思政课魅力。同时,加强与家庭、社会的协同合作,构建全方位育人网络,让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课程实践中,真正将思政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投身于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伟大实践,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赵志敏、王涵系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教育局干部,赵柏暄系中国教育报特约通讯员)

责任编辑:李景

作者:赵志敏 王涵 赵柏暄